“直播帶貨”陷阱多 37.3%受訪消費者遭遇消費問題


“直播帶貨”陷阱多 37.3%受訪消費者遭遇消費問題

3月31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了《直播電商購物消費者滿意度在線調查報告》。

該報告內容顯示,直播購物中,“商品質量沒有保障”和“售後問題”成為消費者的主要擔憂;主播誇大和虛假宣傳、有不能說明商品特性的鏈接在直播間售賣等讓消費者最煩感;直播電商消費中,消費者衝動消費較嚴重,風險意識相對薄弱。

從消費者的維權認知與經歷來看,有37.3%的受訪消費者在直播購物中遇到過消費問題,但僅有13.6%的消費者遇到問題後進行投訴。

此前,江蘇省消保委統計發佈的投訴數據顯示,2019年全省涉及直播購物問題的投訴達到986件,成為新型投訴熱點。

財經網留意到,有消費者在網上稱自己通過直播平臺購買了鵝絨被,商家宣傳稱該鵝絨被為100%鵝絨填充,面料是全棉防雨布,消費者收貨後卻發現這床被子的填充物是垃圾棉,面料是100%化纖布。

除了“誇大其詞”、假貨太多”等問題,直播平臺還存在著欺詐等行為。據媒體資料顯示,某視頻平臺當紅戶外主播祁天道與妻子因涉嫌詐騙而被逮捕。

原因是其在某直播軟件直播時,為所謂的“介紹兼職”團隊招募兼職工,除了支付廣告費用外,還收取其高額的服務費,提成每位用戶入會費用的60%。但實際上,這個組織是發展下線騙取入會費的詐騙團伙。

互聯網分析人士指出,直播電商經過過去幾年,已經實現跨越式發展,作為以兼顧內容與性價比的電商模式,或將成為未來購物方式的必然選擇之一。目前市面上不少直播軟件都已經面向廣大商戶開放入駐,這意味著會有更多人將在這些平臺上進行“商品變現”。

不過,正如中消協報告內容所示,當下消費者消費者風險意識相對薄弱。調查結果表明, 58.1%的消費者認為直播購物風險一般,可能性或者損失不會太大,佔比超過一半;28.0%的消費者認為直播購物風險較小,可能性或損失小;僅有8.6%的消費者認為風險較大,可能性或損失較大。

對此,中消協指出,要強化監管職責,引導直播電商行業健康有序發展;要明確直播電商各類經營者特別是直播電商平臺經營者責任義務,自覺強化誠信規範經營;要聚焦關鍵節點,加強對主播群體的規範管理;要鼓勵消費者參與,大力推進消費教育和維權宣傳。

上述分析人士亦認為,目前直播購物環境良莠不齊,消費者在購物時除了要選擇可信的平臺之外,在交易過程中也要主要保留必要的憑證,以便維權時有理可依。與此同時,也要遵守相關操作規範並能自覺、主動監督、舉報相關違規違法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