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俊怀:两次入狱的内蒙古“乳业教父”,蒙牛创始人曾是其手下

郑俊怀:两次入狱的内蒙古“乳业教父”,蒙牛创始人曾是其手下

01

1950年,郑俊怀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1974 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

他曾想当记者,因为酷爱写作,他读书时就发表过作品。他还想当律师,因为他哥哥就是受人迫害含冤离去的,他想替老百姓伸张正义。

但1975年,他却在农场干了4年,养猪养鸡打井修路挖渠,全部家当只有一对木箱、一堆炭、一堆烧火柴。他的两个梦想都没有实现,但要么不做,认准的事,豁出命都要做,已经成了他骨子里的东西。

之后,郑俊怀当了招待所所长,白天采购、洗菜、当服务员,深夜点钱算完当天的账才能回家。以3个月不见家人的代价,他换回了招待所的红火,得到了“他是个干事的人”的评价。

1983年,他开始担任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厂厂长(伊利前身)。这个固定资产40多万元、职工80多人,年利税不足5万元的小厂,后来发展成为全国大型乳业集团。1996年伊利上市,成为乳品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此前,郑俊怀对伊利进行的多重改革,被广为传颂,他也被称为“中国乳业教父”。

郑俊怀:两次入狱的内蒙古“乳业教父”,蒙牛创始人曾是其手下

伊利

企业发展初期,郑俊怀是卑微的。有一次,他在满洲里参加内蒙古全区的乳品会议,会上有一项安排是参观边境的国门。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有机会参加,组织方只为一些大企业安排了参观,郑俊怀和一些小企业领导没有被列进去。

得知这一消息,郑俊怀他们不甘心,一起到会务组,也要求参观。组织方已经没有车辆,只能勉强找了辆拉煤的卡车把他们送过去。

1998年,郑俊怀又去了一次满洲里。这次,满洲里市市长用自己的丰田4500接待了他。

他多年来出差一直坐经济舱,和自己的秘书住一个标准间,为的是“省钱”。伊利的人都知道他是个“节俭”的人,出国常吃个比萨,在国内出差常常以一碗面打发一顿饭。

郑俊怀和牛根生几乎是前后脚进入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厂。只不过两者地位悬殊,前者作为企业最高决策者坐在主席台上,而后者是车间里的洗瓶工。

郑俊怀:两次入狱的内蒙古“乳业教父”,蒙牛创始人曾是其手下

牛根生

日后,他们成就了一段伯乐与千里马的佳话。郑俊怀发现并提拔了牛根生,给牛提供了施展的舞台。直到有一天,郑俊怀隐隐觉得牛根生的存在危及自身的地位。

1998年底,郑俊怀安排牛根生去北大学习,用天天240元的高价租金安排他的住宿。这其实是逼他出局。郑给牛带话,如不去学习,就要收回车和手机。

此前,牛根生向郑俊怀递交了三次辞呈,前两次被郑“劝回”。第三次,郑俊怀说:“我并没有这个意思啊!”牛根生说:“那我收回这个辞呈了。”他伸手去拿辞呈时,郑俊怀迅速用手紧紧摁住。他的态度终于明确了:“伊利有他没我,有我没他。”

郑俊怀曾对记者说过这样的话:“我总在折磨自己,总给自己找不是(毛病),总穷折腾,总不满意。那么多崎岖,每当过不去时,想想92岁的老娘安详地做针线,一下子就平静了。老娘在炕上轻轻地摸我的胳膊和脸,惟有这种感情是最真的。”

那一刻,他的心是淡泊的吗?

02

2004年12月11日,郑俊怀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的贵宾室里,突然看到正步入贵宾室的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两个人都十分意外。随后,牛根生从门口走到郑俊怀座位旁,郑起身,两人短暂握手寒暄。随后,郑坐回原位,牛则转过身走到相反的方向坐下。

原定参加下午活动的郑俊怀不久之后离开会场,并关闭了手机。据说他很少关机,一般24小时开机,如果有事情,手机会转到他的秘书那里。一向平和的他,当天看起来心情相当低落。

谁都没有想到,这会是郑俊怀出事前的最后一次公开露面。6天之后,媒体传出“伊利高管集体被捕”的消息。据说将郑等人带走的过程历时仅3分钟。

2005年12月31日,郑俊怀因挪用公款罪被判刑6年。服刑期间,他因表现良好,获得两次减刑机会,于2008年9月刑满释放。

2015年1月,65岁的郑俊怀再次创业,开始担任黑龙江红星集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但到2019年11月,他因故再度入狱。

郑俊怀:两次入狱的内蒙古“乳业教父”,蒙牛创始人曾是其手下

郑俊怀

当郑俊怀身陷包头看守所时,其分别在日本和法国上学的一子一女经费无着。郑妻向牛根生求助,后者与四位蒙牛高管为之筹款30万元,其中牛根生10万(有说8万)。

郑俊怀的一位朋友曾从他那里借款150万元。郑入狱以后,该朋友不再提借款的事。郑的家人多次讨要不得,只能求助法院,最后追回了50万元。

郑俊怀不止一次感叹,到了里头才知道,第一是亲情,第二是真朋友,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了。这个时候,谁是真谁是假,一目了然。

2008年,郑俊怀的母亲过世。牛根生曾派人前往吊唁并送了花圈。郑曾经对身边的人提起牛根生,说“牛不错,不枉老大哥培养过”。

但1998年底,牛根生离开伊利创办蒙牛时,连伊利欠他的年薪都没有拿到。做出离开伊利的决定,他心里相当难受。“段永平从小霸王走时老板送他一辆奔驰,而我不但没拿到我应得的年薪,还说欠企业20万,上北大的1万元也要我交。在伊利那头越寒心,在蒙牛这头做事的动力就越强。”他这样写道。

牛根生曾和郑俊怀到新疆参加乳品会议。返程到机场时,牛坐了客户派的车,而郑却打车前往。事实上,客户派了两辆车,由于郑先动身,没有接上。这辆车一直追到了机场。因为这件事,郑俊怀觉得牛根生眼中没有自己。他可以打车,可以出差坐经济舱吃方便面,但必须是出于自愿,这是一个权威所必须的。

这里是“独角兽小报”,如果觉得内容对您有价值,可以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