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物学家的自然观察笔记》有感

其实是勉强自己读完的,感觉如果打开一本书,就一定要读完它,否则对不起作者,尤其这本书中作者浓浓的真诚不可否认。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充满了强烈的学术味道,用写论文的笔法仔细描述各种鸟类的外貌、神态,尤其是歌喉,事无巨细,将在普通人耳中差不多的鸟叫写出那么多的区别和风格,没有充分的热爱是写不出来的。

春暖花开的季节,也是白鸟春回的季节,森林中除了植物带来的勃勃生机,更需要充满灵动的生物带来的生气盎然,比如鸟类。在普通人眼中,鸟儿的区分就是大鸟或者小鸟,是灰色的鸟还是颜色鲜艳的鸟,基本叫不出看到的鸟儿的学名,也分不出鸟儿的叫声,只能从这种飞来飞去叽叽喳喳的生灵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但在博物学家的眼中,每一只鸟儿彷佛仿佛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外形、嘴巴、爪子、羽毛、鸣叫都各不相同。

同一个东西在不同专业程度掌握者的眼中,区别很大的,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专业知识掌握不到位的人觉得所有这类东西都差不多,而专业知识拥有者就能知道这类东西的微小区别,加以点评排位等。所以博物学家写下来的观察笔记,对于普通人而言,阅读难度会加大,正如虽然书本中每个文字都认识,但将这些文字组织成上下文理解起来就很有难度了,尤其是只能通过文字不能看到实际物体的情况下。

本书成文的时代虽然和现代有一定的时间距离,但不管在那个时代,作为人类面对大自然所产生的无力感和依赖感是相同的。博物学家对自然进行观察的时候需要深入深林,在没有太多人类活动轨迹的森林中穿梭很困难,而且很容易迷路。大自然的小动物最开始没接触过人类时,对人类都没有太多的戒心,很容易被人类抓住,而当动物被抓的行为发生了几次后动物便学会了躲避,知道人类成为了新的天敌。

在现代社会,即便是体力强健且对森林生存有过学习的人进入森林中也是一个十分危险的行为。在gps全球定位系统,有简易的打火取水设备,有轻便的帐篷等各种工具的帮助下,穿越森林的艰苦程度也是有目共睹的,很多娱乐节目中都有真实的记录,不论中外此类综艺节目都有。同时在节目中看到,深山老林中很难看到各种动物,说明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动物知道人类是一种不讲道理的天敌,所以一旦闻到了人类的味道马上就躲避也是很正常的。

书中还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博物学家在看到一种新的鸟类后,第一反应是开枪将鸟打下来,然后做成标本,心中十分高兴自己能多一种鸟类的收藏,并且为这种类型的鸟类很多同行没有收藏而沾沾自喜。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内心是不解的,为何在发现一种新的物种后,即便是博物学家的第一反应也是要拥有它,即便拥有的是没有生命的生物。我们教育小朋友的时候经常说看到鲜花不要摘,摘了就只能看到花开十来分钟,而不摘就能看到花开好几天。

可能在博物学家生活的年代,对于生物的生存没有太多的担忧,还没有考虑过物种灭绝的事情,所以在地理大发现时代,各种不同的动植物都成了珍稀物品,因而一朵简单的郁金香能让荷兰这个国家天翻地覆。当时郁金香其实是生病的球茎所开的花朵,而且越是感染了不知名的病菌郁金香所开的花朵越是奇特,于是郁金香泡沫成功的席卷了整个荷兰,带走了这个国家很多的财富。

开卷有益,即便是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是自己不喜欢的文字风格,但逼着自己看一些不熟悉的内容,新鲜的刺激总是能激发一些新鲜的想法,也是不错的。

读《博物学家的自然观察笔记》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