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有沒有錢讓孩子上蒙臺梭利幼兒園,都應該瞭解它的育兒方法

近幾年,有這樣一組又熟悉又陌生的詞語闖入人們的世界裡。‘蒙臺梭利’‘蒙臺梭利幼兒園’‘蒙氏教具’,

作為孩子的家長,真的很想知道蒙臺梭利育兒方法到底是什麼。

“蒙臺梭利幼兒園”他的性質是私立的,目前在國內的一線城市和小部分二線城市設立,收費比其他幼兒園要貴。8000-10000w/月,硬件配備和軟件設施比較好,師生比例也是相對比較高的,總之就是我們口中的“貴族學校”。

但是,國內現在的蒙臺梭利幼兒園並不是在實施真正意義上的蒙臺梭利教育,大部分的教育目標還是傳統的教育目標,比如比如到5歲能中英文讀寫,能算加減乘除,能自主讀書等。

大部分家長都想給孩子好的教育條件,看過這樣的幼兒園的教育方式,也屬實想讓孩子入學,但是,進入蒙臺梭利幼兒園上學真的那麼重要嗎?


不管有沒有錢讓孩子上蒙臺梭利幼兒園,都應該瞭解它的育兒方法


其實,要不要給孩子上蒙氏幼兒園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們要了解蒙氏真正的育兒思想,然後落實到日常的家庭教育中,這才是最主要的。不管有沒有錢讓孩子上蒙臺梭利幼兒園,都應該瞭解它的育兒方法

蒙臺梭利教育發展簡史

蒙臺梭利女士(以下簡稱蒙)於1870年8月31日出生於意大利安科納(Ancona)地區的基亞拉瓦萊(Chiaravalle),她的父親是貴族後裔,也是一名軍人,性格平和,友好。母親博學多識、虔誠、善良、是一個即嚴謹又開明的母親。

作為獨生女的蒙深得父母的寵愛,因此也接受了非常好的家庭教育。


不管有沒有錢讓孩子上蒙臺梭利幼兒園,都應該瞭解它的育兒方法

二戰以前,女性是不接受學校教育的,但是蒙不但要接受教育,還要上大學,還要讀醫學博士。

學校有不錄取女生的要求,她就跑去跟教育部部長死磕,放下面子的這波操作依然沒有達到能夠讓她入學的結果。

後來,經過教皇出面說情才得以有了入學資格,經過她的這麼一番折騰,連蒙的爸爸都受不了,爸爸給她切斷經濟支持,於是,她就拿獎學金,做私教,絲毫沒有難倒她。

1896年26歲拿到羅馬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成為全意大利有史以來第一個女醫生和女博士。


不管有沒有錢讓孩子上蒙臺梭利幼兒園,都應該瞭解它的育兒方法

在她那個年代,對女性的歧視是非常嚴重的,對於女性做“出格”的事情也是被人瞧不起,但是,該做的不該做的,她都做了。

不僅要求破格入學,還讀醫,讀博士,還未婚生子。

未婚生子在現在很多家庭來說都是不能接受的,更何況在那個年代。

幸好當時蒙媽一直默默的在背後支持她,孩子都幫她帶,才有了後面的成就:

  • 1907年,蒙在羅馬成立了第一家“兒童之家”(CasaDei Bambini),二戰期間被法西斯禁止後轉戰西班牙,西班牙內戰又轉戰荷蘭,出書演講無數,愛迪生也對其讚賞有加,三次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 1952年逝世時,“連鎖品牌”已遍佈世界各地。

反正蒙本人,是集智力,執行力,意志力於一身的天才。


不管有沒有錢讓孩子上蒙臺梭利幼兒園,都應該瞭解它的育兒方法

看了上面蒙的經歷,我們迴歸到我們本來的話題,我們想讓孩子上好的學校,無非就是接受好的思想教育,能為以後孩子的人生做鋪墊。

我們先來看一下蒙臺梭利的育兒思想

蒙臺梭利的育兒思想

關於蒙氏教育,很多人比較熟悉的無非就是‘敏感期’‘不打擾孩子’‘讓孩子自由發展’

等之類的概念,這些都是作為蒙氏教育的理論支撐,它的育兒法總結下來可以用兩句話來形容。

Mom, help me do it myself!

媽媽,幫我,讓我能自己做!

Never help a child with a task at which hefeels he can succeed.

如果孩子覺得這是他自己能完成的事情,就千萬不要幫他做。

第一句話,表達的意思很簡單:給孩子創造環境,然後讓孩子自己去做,並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協助他。

蒙臺梭利認為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應該幫助孩子去成長,而不是代替孩子去成長。

不管有沒有錢讓孩子上蒙臺梭利幼兒園,都應該瞭解它的育兒方法

嚴格來講,孩子的一生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都是八個月左右會爬,一歲左右會走,2歲左右會說話的.......並不是需要父母“教”會他們爬和走路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自然而然的就能自己學會很多東西。

父母只是提供了一個孩子適合爬行適合走路的環境,家庭環境讓他們有安全感,知道愛和信任,讓他們自己探索,幫助他們把內在的潛能發揮出來而已。

孩子是通過自己和環境的互動而成長起來的,絕不是父母一把手一把手教出來的。

那些擔心孩子爬受傷,不讓孩子爬行,怕孩子自己吃飯卡喉嚨,食物嚼碎了給孩子喂到嘴裡的行為都是在違背孩子的成長規律,只會造成孩子過度依賴父母,獨立能力降低,對孩子沒有絲毫的好處。

不管有沒有錢讓孩子上蒙臺梭利幼兒園,都應該瞭解它的育兒方法

同樣的,第二句話也是要求父母要善於觀察,只有發現孩子真正做不了需要幫忙的時候才插手。

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孩子的很多行為能力的逐漸完善,很多事情我們家長完全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如若我們一直不捨得放手,我們就是孩子成長路上的最大的障礙物,因為我們剝奪了孩子的學習的機會,剝奪了孩子自己建立自信的過程。

每個人的技能和自信,都是通過一次次的練習得來的,需要持續不斷提高難度去挑戰自我,從而變得更好更強,這樣自信心也會隨之增加。


不管有沒有錢讓孩子上蒙臺梭利幼兒園,都應該瞭解它的育兒方法

如果什麼都幫孩子規劃好甚至做好,就是家長一種自私自利的行為,因為他剝奪了孩子學會獨立和自信的機會。

父母提供環境,協助孩子去發展自己的潛能,並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幫助他,這就是蒙氏育兒法的基本主張。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落實蒙氏理念

首先,我們要明白,蒙氏教育注重的是哪方面的能力。


不管有沒有錢讓孩子上蒙臺梭利幼兒園,都應該瞭解它的育兒方法


獨立性,自我驅動性是蒙氏教育過程中最重要的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有重點的從這兩方面下手。

比如,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和能力,在家裡給孩子安排一些可以拆卸,可以摺疊,鑲嵌之類的玩具,有這些玩具,孩子就會因為好奇去玩弄,在玩弄的過程中,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獨立探索研究的能力,玩的時候,也要給孩子養成固定的時間段玩的習慣,不能想什麼時間玩,就什麼時間玩。

孩子玩玩具的過程,就是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發現事物的過程,比如益智拼圖,只有將契合的拼圖放在一起,才能夠將拼圖變得完整。

不管有沒有錢讓孩子上蒙臺梭利幼兒園,都應該瞭解它的育兒方法


這種靠“自己發現”的概念能形成深刻記憶,一生不忘,而如果是別人灌輸的,別人教的就會很容易忘了,這也是“啟 蒙”和“教 授”之間的區別。

自己得出來的結論往往更容易被記憶和使用。


不管有沒有錢讓孩子上蒙臺梭利幼兒園,都應該瞭解它的育兒方法

這套蒙氏早教益智拼圖是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套玩具,也是蒙臺梭利幼兒園引導孩子獨立性,研究探索能力使用的輔助工具之一,我們家長可以給孩子安排上一套,畢竟一套才七十多塊錢,爸爸少買條煙就有了。


並不是對孩子使用人家使用的玩具就足以了,我們家長也要扮演好學校里老師的角色,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多和孩子進行啟發性的對話,多問孩子為什麼,不要直接告訴孩子答案,多引導孩子去思考,有意識的去培養孩子的思辨能力。

有思考過程得出來的結論才能得到珍惜,所以,在記憶上也就牢固一些。

我們家長在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的時候還要注意一點,蒙氏也非常強調這一點,孩子是有獨立思想的個體,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願,在孩子的能力範圍內儘量給予他最大限度的嘗試,總之一句話:不要成為孩子路上的阻礙,要成為他生命中的協助者。


不管有沒有錢讓孩子上蒙臺梭利幼兒園,都應該瞭解它的育兒方法

《蒙臺梭利的教育》書中作者觀點鮮明,言簡意賅,對於什麼事情應該從哪些維度去思考問題非常的明確。

包括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自己的教育思想都穿插在其中,根據孩子的能力和所處階段給與合適的引導和分析。

不管有沒有錢讓孩子上蒙臺梭利幼兒園,都應該瞭解它的育兒方法

《斯托夫人的教育》是一位母親嘔心瀝血的經典之作,影響了世界億萬母親教子的偉大讀物,在教育界,這就是教育聖經,是每個媽媽的必讀之書。

書中都是斯托夫人一生的教子案例,以及案例總結出來的經驗,對於孩子的某些習性和習慣的培養都給予了明確的參考意見。

斯托夫人還有一個著名的法則,叫做“自然法則”,對於育兒方面也有很高的評價。

不管有沒有錢讓孩子上蒙臺梭利幼兒園,都應該瞭解它的育兒方法

這套書包括兩本,一共50塊錢,我們不能只要求孩子進步,也要和孩子共同進步,這才是合格的家長陪伴孩子應該做的。

不管有沒有錢讓孩子上蒙臺梭利幼兒園,都應該瞭解它的育兒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