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逼的華語電影,是在一個小黑屋寫出來的


最牛逼的華語電影,是在一個小黑屋寫出來的

1990年,接連演了幾部戲的姜文演不動了,或者說,不想演了,在這個行當上玩膩了,他想當導演,想獲得對一部電影更全面的掌控。

實際上,他之前演了那麼多戲,或多或少已經幹過導演的活兒了。周圍的人,也一直在攛掇他。姜文說他幹很多事,都是被別人攛掇的。當演員,英達和一眾同學攛掇過他。當導演,謝飛、田壯壯、張藝謀攛掇過他。

姜文看電影時老有一種感覺:「我看有些電影的時候老覺著,這也是好嗎?這不好啊。你瞅著,我將來拍一個,比這好。」

在家窩了兩年,沒接任何戲,姜文就一個人在家看書、看錄像帶。同時他開始著手找題材,遍尋好小說。

最牛逼的華語電影,是在一個小黑屋寫出來的

那段時間,姜文和王朔玩得多,見面也多。他倆家就隔著一條三環路,經常串門,晚上在一起看錄像帶。有一天,王朔發現姜文正在爭蘇童小說《紅粉》的影視改編權,就上去遞了一本《收穫》,上邊發了一個他新寫的小說,叫《動物兇猛》。

姜文帶著雜誌回了家,半夜兩三點,翻出來開始看。他一看,立馬覺得這就是一部電影,畫面感、流動感十足,激動地睡不著。他看書慢,一直看到天亮。他看到了自己整個少年時光,他下決心,一定要把這個小說,拍成電影。

姜文想讓王朔當編劇,把小說改成劇本,但王朔不願意,他前一年連小說帶劇本剛寫了一百多萬字,寫噁心了,不想再寫了,還有一個原因是王朔痛恨給有追求的導演寫劇本,慘痛經歷不堪回首。王朔答應姜文幫他推薦一個人來改。又過了一段時間,姜文去問,王朔乾脆說,我也別推薦別人了,我就推薦你吧,你自己改。

最牛逼的華語電影,是在一個小黑屋寫出來的

1992年勞動節那天,姜文在西壩河北三環路邊一間小屋裡,開始動筆寫自己第一個電影劇本。強行開筆的姜文沒想到自己會寫得這麼順,所有場面和對話都主動衝上來找他。他把BP機和電話都關了,憋在這個6平米的小屋裡,昏天黑地,一直寫,連日子都忘了。但他自己說,他不覺得累,也不覺得苦,就是願意幹這事,一點也沒努力,一點也沒強迫自己。

寫劇本的過程中,姜文一直在聽馬斯卡尼的歌劇《鄉村騎士》,意大利的旋律將他拉回青春期。6月13號,姜文寫完了。6萬字的小說被他寫成了9萬字的劇本。開頭是一段溫暖耀眼的畫外音:

故事發生在70年代初的北京,可話還得從現在說起。

那時候……一想起那時候心裡就激動,甚至誰要說「那時候」這三個字都讓人覺得興奮。那時候永遠是盛夏,大晴天。

太陽總是有空出來伴隨我們,陽光充足,太亮,使得眼前一陣陣發黑。

劇本寫完了,可投資一直沒著落,只好先撂下去幹別的。11月,姜文去了美國,開始演《北京人在紐約》。次年4月,姜文殺青回京。

回來以後,事情突然變順了,劉曉慶去找了香港製片人文雋,文雋信姜文,覺得姜文值得投,他在香港拉到一筆錢,姜文自己又談成一筆來自臺灣的投資,再加上劉曉慶之前說好的國內投資,錢很快就夠了。

1993年4月,香港港龍電影公司、臺灣協和公司和雲南一家房地產公司,共同組成投資集團,電影定名《陽光燦爛的日子》。

最牛逼的華語電影,是在一個小黑屋寫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