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最前線 責任勇擔當——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梨園醫院

美麗的東湖之濱,有一所以老年病為特色的國家衛健委委屬委管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梨園醫院,在今年冬春交替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整座武漢城之際,梨園醫院譜寫了一曲上下齊心,團結一致,奮力拼搏的讚歌。

疫情初期醫院黨政領導迅速動員部署,組建以主任彭紅星、護士長魏亮為首的感染二科。 感染二科成立的57個日夜裡,全體人員團結一心,以最堅決的態度,以必勝的信心,以不怕犧牲,不怕困難,忘我工作精神面貌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抗疫最前線  責任勇擔當——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梨園醫院

面對新冠病毒患者的爆發入院,面對單日收治33名患者的高強度工作量,面對危重患者的病情迅速變化和死亡,新組建的團隊有過害怕、彷徨及對死亡的恐懼,但最終克服了心理的恐懼,肩負起一個白衣天使的擔當。我們沒有退縮,沒有抱怨,勇往直前。在安全科學保護醫護工作人員前提下,圓滿完成醫院黨政領導的任務。


抗疫最前線  責任勇擔當——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梨園醫院


抗疫最前線  責任勇擔當——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梨園醫院


同時抗戰在疫情的第一線的“逆行者”中,有一個閃亮的名字——彭紅星,梨園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是孝感市楚澴中學804班彭靜怡的爸爸。作為呼吸內科副主任和黨支部書記,他帶頭參加發熱門診的診治工作,24小時值守。隨著疫情的發展,他又應組織需求,臨危受命,抽調到感染隔離病房負責。整個春節無休,面對高感染風險。他帶領臨時組建的包括精神科,口腔科,泌外科,創面修復科等外科系統的醫生團隊,認真學習最新診療指南,堅持深入病房查房,利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規範,有效的診治了大量新冠肺炎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為一名醫生,作為一名黨員,他是合格的。但是,作為一位丈夫,作為一位父親,他是不合格的。“整個春節我和媽媽都沒怎麼見著爸爸,家裡只有媽媽陪著我。”彭靜怡說,“想爸爸了就發個信息,拍個視頻。但是,爸爸回得一點兒也不及時,甚至是敷衍。” “希望疫情能早點結束”,這是彭靜怡和她媽媽的心願,這也是全中國人的心願。


抗疫最前線  責任勇擔當——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梨園醫院

同時還有梨園醫院感染二科護士長魏亮。她活潑可愛的兒子譚皓哲今年7歲,在武漢中山路小學讀一年級。新冠疫情的爆發,打亂了春節安排。原本計劃過年多陪陪孩子變成了匆匆奔赴戰場只留下遠去的背影。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魏亮面對任務義無反顧,顧不上家中四個老人、丈夫還有孩子,火速前往新感染科室報道,與科室人員第一時間佈置隔離病房,快速接收發熱病人。

疫情爆發以來,魏亮一直奮戰在一線。每天一進入隔離病房就堅持不輕易出來,她說這樣可以節約防護服,把搶出來的時間留給新冠患者。

抗疫最前線  責任勇擔當——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梨園醫院

時間一長魏亮的臉上刻下了深深的口罩帶痕。兒子幾次隔著手機問媽媽臉怎麼受傷了,魏亮都是對兒子開玩笑說媽媽臉上有汗沒有洗乾淨。兒子問媽媽什麼時候回來,媽媽對兒子說:“媽媽還在和病毒戰鬥,我們一定會勝利。安心等著媽媽回來,我們全家一起慶祝勝利”。

抗疫最前線  責任勇擔當——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梨園醫院

梨園醫院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很多都是 “90”後,她們是被捧在手心中長大的一代,是生機勃勃的朝陽,而老年人則是整個人群當中最脆弱,最需要照顧,撫慰的人群,是需要守護的夕陽。

抗疫最前線  責任勇擔當——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梨園醫院


責任越重,感動越深,梨園醫院還有太多太多這樣可愛的人堅持奮戰在一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堅信,在黨和國家的堅強有力的領導下,一定能夠共克艱難,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和殲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