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正生、姚世澤:美國信用債違約:歷史、現狀與未來

鍾正生、姚世澤:美國信用債違約:歷史、現狀與未來 | 國際

文/財新智庫莫尼塔研究鍾正生、姚世澤

近期伴隨著美國疫情的蔓延和美股的下跌,美國信用債市場的風險問題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國信用債市場的違約風險現狀、以及歷史上的違約經驗,得到的結論包括:從評級看,高收益債與類高收益債的違約風險是最高的;從行業看,能源、金融、可選消費是最危險的三個行業。近期美聯儲採取了諸多操作來緩解信用市場的風險,比如:通過CPFF操作購買企業發行的商業票據、通過PMCCF操作在一級市場上購買公司債、通過SMCCF操作在二級市場上購買公司債和債券ETF,這些操作都可以直接向問題企業注資,緩解其債務風險問題。如果將美聯儲的操作考慮在內,美債最終發生大規模違約的可能性仍然需要慎重看待。

從評級看目前的違約風險

分評級來看,高收益債(標普評級BB+及以下)與類高收益債(標普評級為BBB+、BBB和BBB-)是風險最為集中的地方。截至2020年3月28日,美國高收益債的未償還金額為2.18萬億美元,佔全部信用債的比例為21.22%;類高收益債的未償還金額為3.22萬億美元,佔全部信用債的比例為31.37%(圖表1)。

圖1:美國各類債券的未償還金額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高收益債

可從兩個角度來看目前高收益債的違約風險:首先是到期量。根據數據,未來幾年是高收益債到期的高峰期,每月到期金額平均在60-70億美元左右(圖表3)。儘管2020年的到期量沒有2021年和2022年高,但是考慮到美債中存在較多的交叉違約條款或者利息違約的現象,提前違約的現象並不少見。比如,“太平洋天然氣與電力公司”2004年3月所發行的一隻30年期高收益債,到期時間為2034年3月,但是其在2019年1月29日便出現了違約,因此實際上2020年的違約壓力並不小。其次是信用利差。從2020年1月底開始至今,AAA級信用債的利差從0.57%上升至1.58%,而高收益債的利差從3.83%上升到了10.11%,達到2009年以來的最高值,表明高收益債的信用違約壓力在增加(圖表2)。

圖2:美國高收益債的月度到期金額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類高收益債

類高收益債可定義為標普評級為BBB+、BBB和BBB-的信用債,這類債券面臨著比較嚴重的評級下調問題。若評級被下調到BB+及以下,那麼將會被歸類為高收益債。由於許多金融產品合同中規定不能投資高收益債,因此如果這類債券評級被下調,那麼將會面臨著非常大的拋售壓力。近期評級下調的現象並不少見,比如3月25日,標普將達美航空的投資級別從BBB-下調2級至BB,穆迪也表示已經在考慮將達美航空的信用評級降低至垃圾級。同樣,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目前類高收益債的違約風險:首先是到期量。與高收益債類似,未來幾年也是類高收益債到期的高峰期,且到期規模要更大(圖表3);其次是信用利差。從2020年1月底開始至今,AAA級信用債的利差從0.57%上升至1.58%,類高收益債的利差從1.33%上升到了4.24%,同樣表明類高收益債的信用違約壓力在增加(圖表4)。

圖3:美圖類高收益債的月度到期金額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圖4:美國類高收益債的期權調整利差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從行業看目前的違約風險

能源、金融、可選消費是最危險的三個行業,可以從目前形勢、存量規模、信用利差、財務狀況4個角度來進行分析。

目前形勢

目前,布倫特原油價格已經下跌至24.93美元/桶的低位,比2008年和2016年都要低;標普500指數從高點最大下跌了35%,抹去了特朗普上任以來的全部漲幅(圖表5);3月26日公佈的美國當週申請失業金人數達到了328.3萬人,是歷史上第一次超過100萬人,聖路易斯聯儲主席詹姆斯·布拉德甚至預測美國失業率將會飆升至30%,比大蕭條時期還要高,這會對消費、尤其是可選消費帶來巨大沖擊(圖表6)。因此,就目前形勢看,能源、金融、可選消費確實是違約風險最高的三個行業。

圖5:油價與美股出現了大幅下跌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圖6:美圖3月26日當週申請失業金人數達到歷史最高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存量規模

無論是全部信用債的口徑、還是高收益債和類高收益債的口徑,能源、金融、可選消費這三個行業的存量規模均比較大(圖表7、圖表8、圖表9)。正如上文指出,提前違約的現象在美國信用債市場並不少見,因此,這些存量債券隨時存在違約的可能。

圖7:美國全部信用債的存量規模(分行業)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圖8:美國高收益債的存量規模(分行業)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圖9:美國類高收益債的存量規模(分行業)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信用利差

觀察各個行業的信用利差,可以發現:能源行業高收益債的信用利差已經超過了2002年、2008年、2016年的高點,現在處於歷史上的最高位置;金融行業高收益債的信用利差超過了2002年和2016年,但是和2008年的歷史高點還有一定距離,這也表明目前美國的金融體系要比2008年更加穩健(圖表10);可選消費高收益債的信用利差由於缺少歷史數據,無法和2008年進行比較,但也已經明顯超過了2016年(圖表11);而其他各個行業高收益債的信用利差,目前大部分均比2016年要低一些(圖表12)。因此,從信用利差的角度,能源、金融、可選消費的違約壓力也是最大的。

圖10:美國能源與金融行業高收益債的利差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圖11:美國可選消費行業高收益債的利差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圖12:其他行業高收益債的利差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財務狀況

我們選用標普500指數(相較於羅素3000、羅素2000等指數,標普500指數財務數據的時間區間更長),對各行業的財務情況進行對比,選用的財務指標包括:總債務/企業價值、資產負債率、EPS預期值、彭博違約概率。可以發現,美國能源行業的總債務/企業價值已經達到歷史最高位,金融行業的總債務/企業價值已經接近歷史最高位,可選消費的資產負債率也達到了歷史最高位。同時,2020年以來,能源、可選消費、金融的盈利預測均下調較多,彭博計算的違約概率也都比較高(圖表13、14、15、16、17、18、19、20)。

圖13:美國能源行業的負債/EV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圖14:美國金融與可選消費行業的負債/EV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圖15:美國能源行業的資產負債率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圖16:美國金融與可選消費行業的資產負債率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圖17:美國能源、金融與可選消費的EPS 預期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圖18:美國高收益債的彭博3 個月違約概率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圖19:美國高收益債的彭博5 年違約概率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圖20:美國標普500 各行業EPS 預測下調幅度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美國信用債違約的歷史經驗

以上兩個部分我們分析了美國信用債違約的現狀,本部分來回顧歷史上美國信用債違約的情況。根據數據,截至到2020年3月28日,美國共有8244只信用債出現了違約。我們對能源、金融、可選消費這三個行業的歷史違約情況進行了分析。

能源行業的歷史違約

從歷史數據來看,美國能源行業的違約多發生在油價偏低的時候,比如2002年、2008年、2016年,均出現了比較明顯的違約現象(圖表21)。我們進一步分析了2014年頁岩油大規模開發之後,油價與能源債違約之間的關係,主要從兩個角度:一是,違約概率。可以發現油價越低,能源行業違約概率基本越高。當布倫特油價低於40美元/桶時,能源行業信用債的違約概率甚至為100%(圖表22);二是,平均每月違約個數。可以發現油價越低,能源行業平均每月的違約個數也越高(圖表23)。

圖21:美國能源行業信用債的歷史違約情況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圖22:美國能源行業信用債月度違約概率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圖23:美國能源行業信用債月度違約概率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金融行業的歷史違約

從歷史數據看,金融行業違約金額最高的一個月是2008年9月,彼時雷曼兄弟宣佈破產、美國銀行收購美林公司、美國政府接管AIG集團、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改組為商業銀行,正處於全球金融危機的最高峰。如果將這個月的數據剔除,可以發現,在2001年、2007年、2008年、2011年、2018年美股出現較大幅度下跌時,均有較多數量的金融行業信用債出現了違約(圖表24)。進一步地,標普500指數跌幅越大,違約概率就越高,平均每月違約的個數也越多(圖表25、圖表26)。但要注意的是,從歷史數據看,標普500指數下跌下來之後,在開始反彈的初期,金融債券違約的可能性也是比較高的。

圖24:美國金融行業信用債的歷史違約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圖25:美國金融行業信用債月度違約概率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圖26:美國金融行業信用債平均每月違約個數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可選消費行業的歷史違約

首先看可選消費行業的歷史違約情況,在美國零售銷售同比增速下滑時,可選消費信用債違約金額往往呈上升走勢(圖表27);其次看違約概率,當零售銷售同比增速為負時,違約概率為100%,每月都有違約(圖表28);最後看平均每月違約個數,當零售銷售同比增速越來越低時,平均每月違約個數也越來越多(圖表29)。

圖27:美國可選消費行業信用債的歷史違約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圖28:美國可選消費行業信用債月度違約概率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圖29:美國可選消費行業信用債平均每月違約個數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研究結論

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國信用債市場的違約風險現狀、以及歷史上的違約經驗。主要結論如下:

從評級看,高收益債與類高收益債的違約風險是最高的。可從以下幾個角度來看:1)存量規模。截至2020年3月28日,美國高收益債的未償還金額為2.18萬億美元,佔全部信用債的比例為21.22%,類高收益債的未償還金額為3.22萬億美元,佔全部信用債的比例為31.37%;2)到期規模。未來幾年是高收益債和類高收益債到期的高峰期,考慮到美債提前違約的現象並不少見,因此2020年的違約壓力並不小;3)信用利差。從2020年1月底開始至今,AAA級信用債的利差從0.57%上升至1.58%、高收益債的利差從3.83%上升到了10.11%、類高收益債的利差從1.33%上升到了4.24%,表明高收益債和類高收益債的違約壓力在增加。

從行業看,能源、金融、可選消費是最危險的三個行業。可從以下幾個角度來看:1)目前形勢。近期油價與美股均出現了大幅下跌,3月26日公佈的美國當週申請失業金人數達到了328.3萬人,是歷史上第一次超過100萬人;2)存量規模。無論是全部信用債的口徑、還是高收益債和類高收益債的口徑,能源、金融、可選消費這三個行業的存量規模均比較大;3)信用利差。能源行業的信用利差已經超過了2008年和2016年,金融、可選消費的信用利差也明顯超過了2016年,而其他各個行業的信用利差,目前大部分均比2016年要低一些;4)財務狀況。從總債務/企業價值、資產負債率、EPS預期值、彭博違約概率這四個指標來看,能源、金融、可選消費這三個行業的財務狀況也都比較差。

美國信用債違約的歷史經驗。截至到2020年3月28日,美國共有8244只信用債出現了違約。我們分析了能源、金融、可選消費三個行業的歷史違約,發現以下三個規律:1)能源、金融、可選消費的違約多發生在油價、股價、零售銷售增速下跌的時候;2)油價、股價、零售銷售增速越低,相關行業的違約概率也越高,甚至當布倫特油價低於40美元/桶時,能源行業的違約概率為100%,零售銷售同比增速為負值時,可選消費的違約概率為100%;3)油價、股價、零售銷售增速越低,相關行業的平均每月違約個數就越高。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將油價、股價、零售銷售增速當作高頻指標來觀察,用來判斷未來的違約情況。

近期美聯儲採取了諸多操作來緩解美國信用市場的風險。比如:通過CPFF操作購買企業發行的商業票據、通過PMCCF操作在一級市場上購買公司債、通過SMCCF操作在二級市場上購買公司債和債券ETF。這些操作都可以直接向問題企業注資,緩解其債務風險問題。如果將美聯儲操作考慮在內,那麼美債最終發生大規模違約的可能性仍然需要慎重看待。因此,本文的結論僅作風險提示之用。

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钟正生、姚世泽:美国信用债违约:历史、现状与未来 | 国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