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兒子和女同學獨自在家,監控拍下這畫面,爸爸看後左右為難

孩子的世界裡充滿童真,沒有太多的顧慮,更不會去胡亂猜測,男女同學的友誼也是純粹的,但是正因為毫無戒備,男女之間無界限的交際很可能引發一些問題,錯誤的觀念得不到及時的制止很容易引發嚴重的後果。

01

11歲兒子和女同學獨自在家,監控拍下這畫面,爸爸看後左右為難


11歲兒子和女同學獨自在家裡,監控拍下這畫面,爸爸看後卻左右為難

趙先生的兒子振振11歲了,一向很獨立,因此並不需要父母過於操心。這天,趙先生和妻子都因公被迫加班,留下兒子獨自在家

夫妻倆臨出門前振振說想約同班同學妍妍來家裡一起做作業,趙先生覺得兩個小夥伴一向關係比較好,雙方家長也熟悉,他們正好互相監督學習,沒準效率更高,兒子呆在家也不會感到悶,沒多想就答應了。

在單位忙活了一上午,準備到飯點了,11歲兒子和女同學獨自在家相處,趙先生也不放心。閒暇時他就隨手點開了家裡的監控視頻,想看看兒子到底在做什麼。一看嚇一跳,只見兒子和妍妍雙雙躺在沙發上,振振還被女孩後擁著,兩個人一起看手機,表情愉悅。

說實話,看到孩子這樣的舉動後,趙先生這個老父親左右為難,內心焦躁不安很是擔心。就怕倆孩子出現什麼更親暱的舉動,自己和女孩子的家長也不好解釋。和妻子商量後,兩人決定先回家問問兒子具體什麼情況,然後再伺機教育。

聽了兒子的一番描述感覺並未有什麼不端傾向,只是和女同學一起打遊戲,趙先生覺得可能是自己小題大做,但是性教育避免不了,這不僅僅是保護他人,也是對自己負責。

02

11歲兒子和女同學獨自在家,監控拍下這畫面,爸爸看後左右為難


青春期的男女,行為舉動都有所異動,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做?

1.有理在先

孩子有錯,家長往往難以使自己的心情處在一個平靜的狀態,衝動之下可能不分青紅皂白,對孩子就是一頓打罵,企圖用這樣激烈的反應讓孩子長記性,但是這樣去處理問題,有時候可能會誤會了孩子的本意,加劇親自之間的矛盾。凡事理在先,家長不妨給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管教,孩子才能心安理得的接受。

2.限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

很多孩子喜歡玩電子產品,瀏覽的信息也是五花八門,他們很快被新奇、極具噱頭的內容吸引,沒有時間的概念,缺乏對信息基本的辨別能力,好的壞的照單全收,甚至盲目學習網上的一些不良風氣。作為家長,要進行正確的引導,手機只能作為適當的娛樂工具,不應滿足孩子的慾望放手讓他們隨意玩。

11歲兒子和女同學獨自在家,監控拍下這畫面,爸爸看後左右為難


3.和孩子一起觀看性教育片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會萌生對異性的好感,喜歡在穿著打扮和個人行為上吸引異性的注意力。早戀著情侶會學著大人的模樣談戀愛,擁抱、親吻、撫摸,在公共場合肆意妄為,顯得沒有公德的同時也反映出家教的不嚴。作為家長要及時進行干預,可以在家播放相應的性教育片子,由爸爸陪同兒子、媽媽陪同女兒觀看,以案例說明,教育子女和異性進行健康的交往,保持界限,保護他人。

針對11歲兒子和女同學獨自家裡打遊戲,卻沒有界限的相處這件事情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