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是騙局?加拿大華裔博士提質疑,外國網友把他懟上天

“鄭和下西洋”是騙局?加拿大華裔博士提質疑,外國網友把他懟上天

歌德在很早之前就說過:“辯證法是一種辯駁的精神文化,人類有了辯證法就能學會覺察出事物之間的差別。”

歷史從來不缺乏評判,與之所並存的,無論是讚美亦或者是批判,對於我們來說都可以讓我們更加理性地看待歷史。可若有人否定這一段歷史,那我們應該怎麼去捍衛呢?

鄭和下西洋備受紀念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這七次“下西洋”,不僅加強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也為中國輸入了更多其他國家新的東西,開拓了中國的海外貿易。

在歷史上存在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史冊記載到,自和後,凡將命海表者,莫不盛稱和以誇外番,故俗傳三保太監下西洋,為明初盛事雲。

“鄭和下西洋”是騙局?加拿大華裔博士提質疑,外國網友把他懟上天

孫中山先生讚歎說:“乃鄭和竟能於十四個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載運二萬八千人巡遊南洋,示威海外,為中國超前軼後之奇舉。至今南洋土人猶有懷想當年三保之雄風遺烈者,可謂壯矣!”

為了紀念鄭和下西洋,在明代羅懋登還創作了《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一書;政府在1947年、1983年以明成祖、明宣宗兩位下西洋發起者的年號,以及這次下西洋參與者的姓名來命名南海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島礁。

比如南沙群島有鄭和群礁、尹慶群礁;西沙群島有永樂群島、宣德群島。此外,我國還發行了紀念鄭和下西洋580年紀念郵票;且2005年7月11日被命名為“鄭和下西洋600週年紀念日”。

自然,這中間免不了對鄭和下西洋的反對之聲,然而不可改變的還是鄭和下西洋的確是一次壯舉,它對中國的歷史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鄭和下西洋的非凡意義可見一斑。現在,如果有人告訴你,鄭和下西洋其實是一場騙局。你會相信嗎?

“鄭和下西洋”是騙局?加拿大華裔博士提質疑,外國網友把他懟上天

加拿大華裔博士:鄭和下西洋是編的

林炎平是一位加拿大華裔博士。作為一個工科博士,他發現了關於這場活動中與“事實”相違背的地方,考慮到當時的生產力,實在難以相信明朝可以做到如此規模的舉動。

在他所著的文獻中,從工科角度出發,他提到,按照明朝時期的生產技術,寶船是無法滿足下西洋的條件的。他的理由有如下幾個:首先,按照史書,“

鄭和下西洋”規模極大,參加的人眾多,但是為什麼詳細記載了此次下西洋舉動的可靠的史書卻並無多少呢?

縱觀所以文獻,現在可以參考的居然僅僅有小說《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一本小說,我們怎麼能夠完全確定它的歷史意義以及記錄的史實性呢?畢竟,《三國演義》的也有很多與事實相違背的地方。

其次,在《明史》中,記載鄭和下西洋時所乘坐的船鄭和寶船約為長140米、寬57米,如此,它的排水量大概有3萬噸、總噸位應該達到了一千四百萬噸。3萬噸排水量,已經夠得上“巨輪”的稱號了。

“鄭和下西洋”是騙局?加拿大華裔博士提質疑,外國網友把他懟上天

中國海軍的總噸位不過四百萬噸、美國海軍也只是八百萬噸,鄭和寶船是怎麼做到現代海軍船十多倍的噸位的?想做到這種效果,必須是鋼造的船才有可能;對於僅依靠木頭造船的明朝,能夠造出如此大的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難以讓人信服。

如果鄭和下西洋是真的,那麼這種船的生產顯然是與事實相悖的,因為我們都知道,古代生產水平遠不如現在發達,造出大物件也不可能比得上現代。

況且,遠洋航行必須用尖底船,這是由現在航海證實過的航海知識,而經過考古證實,南京明代造船遺址在那裡造的船全是平底船,沒有尖底船的說法。駕駛平底船,鄭和船隊恐怕難以抵擋海峽上的風浪,怎麼可能遠航呢?

最後,明成祖朱棣殘忍暴躁、殺人如麻,誰能想到他為什麼會派鄭和作為和平使者下西洋呢?所以基於此,林炎平的結論是,事實的真相為鄭和下西洋本身為一個騙局,是明代皇帝為了彰顯國力、滿足自己作為天朝大國的虛榮心而編造出的一段歷史。

“鄭和下西洋”是騙局?加拿大華裔博士提質疑,外國網友把他懟上天

國外網民推翻華裔博士猜測,言論一針見血

對於這番質疑,在網絡上吵翻了天。不少人站出來反駁這位一語驚人的博士。出乎意料的是不少外國網民也站出來推翻林炎平博士的言論,言論“一針見血”。

有外國網民“現身說法”。在澳大利亞北方熱帶地區長大的澳大利亞網友說他知道許多證明這件事情真實性的證據。他提到:“900年前,中國和非洲的硬幣被發現在中國北部海岸的一個島嶼上的一艘沉船上。在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發現的證據顯示,在歐洲人來到澳大利亞之前,中國船隻上已經有澳大利亞土著船員。並且在澳大利亞土著人的石刻上,有中國的帆船。”

三寶壟位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住在三寶壟的網友說到,在他們當地有一個“三公廟”,之所以建造這個寺廟,就是就是為了紀念鄭和的到來。住在東非島嶼的居民拋下重磅,他們宣稱他們的祖先就來自與鄭和下西洋時候的船隊。

“鄭和下西洋”是騙局?加拿大華裔博士提質疑,外國網友把他懟上天

此外,許多網友還提出了不少現存證據。有網友留言:“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發現了中國大型沉船和許多沉入泥灘的文物。現在所鑑定的碳14的木材是1400年後才有的。”

在相關書籍中,也提及:“中國帆船的船舶採用了分體結構,通過加大箱形截面來增加強度。”關於船隻噸位的問題,也有網友也給出了合理的解釋:“1962年在南京明朝龍江造船廠遺址發現的巨大尾舵或多或少地證實了這艘船的大小。它的舵葉至少100平方米的舵葉,大到足以操縱130至190米的船。”

鄭和下西洋已經過去了幾百年,很多的資料和記載已經找不到了蹤跡。《殊域周咨錄》記載道,鄭和下西洋時候的檔案 《鄭和出使水程》 原本一直由兵部保管。

“鄭和下西洋”是騙局?加拿大華裔博士提質疑,外國網友把他懟上天

但是在明憲宗成化年間,皇上想要查看這份檔案,於是派兵部尚書項忠前去兵部尋找,然而車駕郎中劉大夏卻事先把它藏起來。劉大夏對此解釋道:"三保下西洋,費錢幾十萬,軍民死者萬計,就算取得珍寶有什麼益處?舊檔案即使還在,也當銷燬,怎麼還來追問?。"

《鄭和出使水程》是研究鄭和下西洋的重要材料,它的丟失對後人的研究產生了巨大的障礙。但是隨著研究深入,相信總有一天,我們可以找到事情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