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不見孩子變得髒兮兮?並非不愛乾淨,而是“本體覺”在作怪

寶寶非常容易把自己弄的很髒,出門玩了返家後全身髒兮兮地,成了常態,是孩子不夠愛乾淨嗎?

半天不見孩子變得髒兮兮?並非不愛乾淨,而是“本體覺”在作怪

寶媽藍藍在帶娃的過程中也發現,自己的孩子經常回復家後全身髒兮兮的,剛換上的衣服鞋子,一出門就髒了。

此外,她還注意到,當孩子同夥伴們玩耍時,碰撞到身邊物體的概率會更高,儘管孩子堅強,不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哭著找媽媽,可是這些問題的存在,讓藍藍一點兒都不敢大意。

最重要的是,藍藍稍不留神,孩子就摔進泥地裡了,走路的時候摔倒、動作緩慢難以躲避障礙物等,這些小意外構成了藍藍帶娃的日常。

一次,孩子滿身灰塵的回到家,臉上是灰,鞋子裡、衣服上都是汙垢,藍藍乍一看還以為孩子被人欺負了,但是詢問過孩子才知道,原來小夥伴們去到了花壇附近的一個沙坑,是因為孩子玩遊戲、走路的時候總是跌倒,才弄的如此狼狽。

半天不見孩子變得髒兮兮?並非不愛乾淨,而是“本體覺”在作怪

相信生活中的我們,也會遇到同樣的情況:稍不留意孩子就滿身汙濁。這是因為孩子不聽話,還是我們教的不好?都不是,孩子全身髒兮兮,是“本體覺”出現了問題。我們常會認為,幼兒從出生時能力和感知都是統一的,其實不然。

一、什麼是“本體覺”

什麼是本體覺呢?本體覺又稱深感覺,身體地圖,是指來自肌、腱、關節等的位置覺、運動覺和震動覺。簡單來說,就是通過身體各組織進行感知的一個過程。

當此傳導路受損時,個體便不能確定其相應部位的位置、姿勢和運動的方向,震動覺消失,同時精細觸覺也喪失。

簡言之,所謂“本體覺失調”,就是指幼兒在行為感知中變得笨拙,不靈敏,導致的行為遲鈍等情況。

半天不見孩子變得髒兮兮?並非不愛乾淨,而是“本體覺”在作怪

所以,當孩子髒兮兮的回到家裡時,可能並不是因為孩子太沒有衛生常識,不知道怎麼愛乾淨,而是因為孩子的本體覺失調了,他們經常會因為站不穩而磕碰到,在走路的時候容易摔跤,在行動的時候容易剮蹭等。

二、孩子的“本體覺”失調,有什麼影響?

1、 害怕旋轉

由於本體覺的失調,幼兒的平衡能力會比較弱,這是因為孩子很難正確處理自身動作和地心引力的關係,導致幼兒再怎麼努力,也會在旋轉的時候迷失自己,無法穩定站立。

當我們看到一些孩子磕磕跘跘,經常性摔倒的時候,也與平衡能力有關。

半天不見孩子變得髒兮兮?並非不愛乾淨,而是“本體覺”在作怪

2、 肢體協調能力不夠好

有的小朋友不擅長玩捉迷藏等遊戲,這是因為他們在位置的感知上,是不夠靈敏的。

而一些孩子在轉圈、跑步、彈跳等方面,同樣會出現一定的問題,這是因為本體覺的失調導致了個體在肢體協調能力上的缺陷。

3、 總是磕磕碰碰,做事不夠仔細

經常陪伴孩子玩遊戲的父母就對此會有非常明顯的體會,因為本體覺的失調,孩子們在行事的時候缺乏條理性,導致行為沒有規律,孩子做事容易毛毛糙糙的,稍微難一點的動手遊戲他們就做不了,而且容易煩躁。

與此同時,那些回到家全身髒兮兮小朋友也不是故意讓媽媽麻煩,而是因為他們的平衡感不夠強,容易撞到身體的物體。這些都是因為孩子的本體覺失調了。

半天不見孩子變得髒兮兮?並非不愛乾淨,而是“本體覺”在作怪

三、家長如何訓練孩子的“本體覺”

1、 利用遊戲鍛鍊幼兒的“本體覺”

摸一摸,試一試:出於在位置感知上能力的欠缺,所以本體覺失調的孩子經常會找不到方向,所以孩子在閉眼的時候尤其害怕行動,不敢轉圈,不知道怎麼在看不見的情況下移動。

家長們可以在家裡的時候利用身邊的小物件來幫助孩子提高感知,家長說摸什麼,孩子就去摸一摸,多嘗試,多行動。

跳一跳,跑一跑:跑、跳這樣的行為在本體覺失調的孩子眼裡,是比較高難度的動作,因為他們很難把握身體的平衡與協調,稍微不注意就容易跌倒,所以家長們可以借用孩子的恐懼來做“脫敏”訓練,改善本體覺失調的情況。

轉一轉,看一看:既然孩子的方向感不好、容易出錯,那麼家長們不妨在生活中多注意鍛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在幼兒3-6歲期間,對於方位的學習最為有效,家長們可以利用孩子的學習敏感期,加強其訓練程度。

半天不見孩子變得髒兮兮?並非不愛乾淨,而是“本體覺”在作怪

2、 鼓勵孩子多行動

孩子知道自己某些方面不行,自然而然的會覺得自己是異類,感到自卑,內心充滿著不自信,開始害怕和朋友們在一塊兒玩。

所以家長們在發現孩子本體覺失調時,應該多鼓勵孩子,在充滿信心的情況下去改善,要比孩子不敢、害怕、不想這種排斥心理去改善,要容易的多。

3、 強化幼兒的安排、管理能力

除了在行為上有明顯的不協調,在孩子行事的時候也容易出現類似的情況,比如孩子搭積木總是會失敗,沒有經歷幾次孩子就撒手說自己不想玩了,這其實也與本體覺的失調有關。

在吃飯的時候讓孩子自己放碗筷,自己拿水杯並放置好……簡單事情的完成既能給孩子信心,也可以幫助孩子提高管理、安排的能力。

半天不見孩子變得髒兮兮?並非不愛乾淨,而是“本體覺”在作怪

4、 家長減少對幼兒的過度保護

家長們總是會擔心孩子在玩耍的時候會跌倒,會受傷;在拿東西放東西的時候容易出錯或者傷害自己,所以乾脆不讓孩子做,乖乖的待著就好了。

實際上,正是家長這種過度保護的習慣使得幼兒行動力差,進而本體覺失調。所以,家長減少對幼兒的過度保護,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直接幫助孩子提高行動能力,改善本體覺的失調情況。

不少家長感嘆,半天不見,孩子就變得髒兮兮。其實,這並非是孩子不愛乾淨,而是“本體覺”在作怪,對此家長們務必重視,改善幼兒本體覺失調情況。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