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美文:阳春三月,总是梦见母亲喊我回家吃艾粑

乡愁美文:阳春三月,总是梦见母亲喊我回家吃艾粑

●李根萍

  艾恋家,喜欢这方水,喜欢这里的山,喜欢这里的人,村里的年青人闯世界去了,它依然凝神静气,岿然不动,如村里倚着土墙晒太阳看孩子唠嗑的老人,是村庄执著的留守者,一生没走出村庄方圆几里地。村里的老人也如这一棵棵平凡质朴低调的艾,没有过多的奢求,只要有阳光照耀,有雨水滋润,有庄稼丰收,有四季轮回,就知足了,已经够了。

  故乡藏在赣西的山褶子里,村里四处可看见一片片一团团一簇簇的艾。艾,草本植物,酷似艾草,但艾草个高,只能入药,叶子不能吃,有苦味,而倍受乡亲们喜欢的艾,高15公分左右,既可食用,也可理气血祛风驱湿。阳春三月,春姑娘的纤纤玉手轻抚大地,艾便猴急急地醒过来了,不等春雷从村庄上空滚过,不等莺飞起舞,不等百虫喧闹,独自在田野,在山地,在河岸,在路旁,抖擞着精神,披着绿色时尚的外衣跳跃着,奔跑着,所经之处,一片勃勃生机,一片春意盎然。

  记忆中,我是在三月的风中邂逅艾的。那天母亲让我去山脚下的晒坪晒腌菜,四周的田野静悄悄的,山坡上依然萧瑟枯黄,唯独晒坪旁边的地里冒出了绿油油的草,我认识它,这是艾。晒坪是白色的,而艾是绿色的,这绿白相间出现在二月的村里,犹如来了个城里的姑娘,散发清香,打扮时尚,赏心悦目,魅力无穷。艾,不畏寒冷,不怕坎坷,早早来到村里,想必初衷不仅仅是美好山村,美化生活,而是给乡亲们跑来报春的,传递春天的喜讯。

乡愁美文:阳春三月,总是梦见母亲喊我回家吃艾粑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晒好腌菜,我坐在晒坪旁的田埂上,欣赏这一簇簇的艾,真像给晒坪围了条翠绿的围脖,透着几分暖,更有几分的帅气,令我都有些嫉妒。真想拾起这条魅力无穷的围脖,给自己试试,暖暖身子,暖暖人生,那该是多么幸福惬意的事情啊!

  大自然挥起大手,慈爱地给村庄撒下的每粒种子都是有目的的,总是有这个或那个用途,或当粮食充饥,或成林当栋梁,或平凡成灶间柴火,或纯粹美化山村……可是在我眼里,村里的万物皆是宝,这艾就是如此,有许多的价值,或许这是造物主没有想到的。

  艾长出来了,我开心地拔了几棵带回家,兴奋地告诉母亲。母亲将艾放在鼻子下闻闻,笑着说,莫急,莫急,它刚露个头呢,还要等上一阵子浇透春雨,吸足阳光,壮了筋骨才能摘,太小摘了可惜。我有些急了,想吃母亲做的艾粑了,恨不得艾一夜之间就能达到了母亲采摘的标准。

  阳春三月,燕子归来,春风和煦,万物绽绿。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母亲提个竹篮,握把镰子,匆匆出门了,不用猜,她这是去摘艾了。此际,满村都是绿,其中就有绿得晃眼的艾,绿得油淋淋的艾。

乡愁美文:阳春三月,总是梦见母亲喊我回家吃艾粑

  艾摘回来后,洗净泥沙,放在锅里煮熟,再与米粉和糯米粉拌在一起,做成一个个圆扁的艾粑,放在垫着芭蕉叶的锅里蒸熟,便是上等的美食了。蒸熟后的艾粑呈青绿色,油光发亮,散发出诱人的艾香,让人味蕾翻滚,迫不及待的咬上一口,瞬间唇齿生香,软糯糯的,是一道深受乡亲们喜爱的传统小吃。

  艾曾成了乡亲应急的粮食,更是村里的功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每年三四月间家家断粮,为填饱肚子,大人小孩出动摘艾。救命要紧,那时只要艾一露头,就会摘回来煮着吃了,根本等不及长高。当年正是艾救了乡亲们的命,度过了饥荒。

  赣西每个山村,是不能没有艾的,有了艾就多一份生气,多了一种味道,多了一种念想,多了几分乡愁。

乡愁美文:阳春三月,总是梦见母亲喊我回家吃艾粑

  个性是什么?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人的精神面貌或心理面貌,有的是与生俱来,有的需要后天培养。一个村庄鲜明的个性特点,同样有的是与生俱来,有的需要后天打造。生我养育我的村庄,如村里的汉子,个性质朴,善良忠厚,如泥土般平凡,如草木般低调,世世代代在此和谐相处,万物生灵在此繁衍生息。

  艾是村庄的个性,大地的个性,从不张扬,默不做声。乡亲们需要它时,它无条件付出,哪怕粉身碎骨,也毫无怨言。来年春风荡起,又会迅猛燎原,葳蕤丛生,遍及村庄的角角落落。

  常常想,如果我有支神奇的画笔,会沾着细如牛毛的春雨,画出我的村庄,美化我的村庄,山坳口,池塘边,田埂上,院子里,全点上浓浓养眼的绿,流淌的绿,勾起乡愁的绿,让人念念不忘的绿。而充满生气灵气的艾,会在牛毛细雨里睁开大眼睛,调皮地搅动一村的绿,播下满世界的绿,牵扯我乡愁的绿。

乡愁美文:阳春三月,总是梦见母亲喊我回家吃艾粑

  每年的二三月间,寄居在异乡的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梦见艾,梦见回到村里,梦见母亲提着竹篮在田埂山坡摘艾,老屋厨房里的柴灶上,袅袅升腾起一阵阵清香扑鼻的艾粑香,家里的阿黄在灶旁跳跃摇尾。

  这时,母亲会站在门口高大的柿子树下,大声呼唤我的乳名:三儿,回家吃艾粑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