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應不應該過萬聖節?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萬聖節也被我們過成了狂歡購物節,現實地看,節日商業化有不少好處,促進消費利於經濟就是最實在的。此外,也為加班無盡、節日匱乏的中國都市人群,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放鬆機會。

事情難免好壞之分,在萬聖節這個問題上,目前就有一種甚囂塵上的負面評價。這種觀點認為,中國人過萬聖節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現,甚至有人危言聳聽,說西方節日是對中國文化的隱形入侵。

其實類似論調也不是第一次出現,也不只是針對萬聖節。對此,筆者只想說兩個字,呵呵。

中國人應不應該過萬聖節?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先說文化入侵。觀點想要成立,必須首先滿足一個基本條件,即它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節日造成直接的破壞作用。

能成立嗎?顯然不能。我們並沒有因為過了洋節就不過中國節了,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仍然深廣受中國人喜愛,在這些節日裡,商業氛圍照樣火熱,國人對傳統節日的熱情只增不減。

節日都建立在人們一定的集體記憶和文化心理基礎之上,比如中國的這些傳統節日表達的就是對家庭、親情的重視,而這是人最基本的情感需求,所以它們可以長盛不衰,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再說過洋節就是文化不自信。看法背後預設了一些很狹隘的東西,文化不自信與過洋節之間存在很強的邏輯關係,甚至互為充分條件。文化不自信就會過洋節,那麼反過來,過洋節也可以推出群體文化不自信。真的存在這種道理嗎?是不是隻有中國人才這麼不自信,老是要過洋節,而不是隻過自己的節日?

一個真正自信的文化不僅不會排斥外來文化,而是會開放、包容、接納、吸收。”

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以春節在德國和法國受到的待遇進行一個對比。在法國,隨著中法人員和文化交流的深入,春節習俗已經成為法國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這裡說的春節就是我們這個春節。

據媒體報道,每到春節前夕,法國的大街小巷都會裝飾一新,彩旗飛揚,並且,很重要的是,這種變化不只是出現在華人社區,法國人喜歡跟當地的中國人一起過年。

在德國,青年人對春節熱情很高,每逢春節,年輕人之間會互送中國式賀卡以表祝福。中國春節還進入了德國的小學教材,小學生們對中國的十二生肖很感興趣,很多人都希望知道自己的屬相。

德國青年人的做法是否令我們似曾相識,我們也會在聖誕節互送禮物表示祝福,而源於西方的星座文化更是風靡年輕群體。

中國人應不應該過萬聖節?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西方文化的根基在歐洲,法德又是歐洲古老而強盛的國家,擁有純而又純的西方文化。如果按照以上所謂文化自信邏輯,既然他們也在熱衷過“華節”,因此德法兩國人民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文化不自信。

顯然不能這樣牽強,應該修正的是對於何為文化自信的定義,法德兩國熱情地過中國的春節,其中體現的不僅不是文化不自信,反而倒是真正的自信。一個真正自信的文化不僅不會排斥外來文化,而是會開放、包容、接納、吸收。

實際上,中國傳統文化兼容幷包的特點,稍有一些文化的人都是知道的。傳統文化如何保護是個重要的問題,但對外來的東西一概拒斥明顯不理性。

保護傳統文化也不能陷入博物館式的窠臼,只有傳統文化的精神、價值理念被活在當下的人繼承,讓其存活在當下人的身心上,才是最穩固的保護。這就涉及到傳統文化的擇取問題,所謂傳統也是一個不斷更新的過程。在人類的歷史進程中,一個群體會不斷創造出新的文化內容,並沉澱為新的文化傳統。

中國人應不應該過萬聖節?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就中國文化而言,也是不斷更新,不斷積累的過程,在人道思想方面,上古殷商文化崇尚人祭人殉,大量使用活人祭祀;周朝則修正天命的宗教思想,重視人的生命;再到孔子提出有教無類,開始人性平等的思想萌芽。

在君權思想上,漢儒強調君命不可違,宋儒則提出對愚忠的反思,明清之際的中國思想家更是對君權思想作出徹底的反思,而五四新文化運動則直接將中國人的政治思想推進到人民主權論的高度。

從這些意義上說,周孔人道思想是優秀傳統,百年以前的五四新文化也已經成為不可磨滅的歷史傳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