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耗水+重汙染的牛仔服裝有可能“變綠”嗎?


可持續時尚 | 高耗水+重汙染的牛仔服裝有可能“變綠”嗎?

2020 年 1 月起,歐洲牛仔服裝行業環保峰會 Kingpins Transformers 正式更名為 Transformers Foundation ,逐步成為非盈利環保組織。該峰會創立於 2004 年,每年在阿姆斯特丹和紐約舉辦兩次,在中國香港和大陸舉辦一次,與會者包括來自美國、中國、意大利、印度等世界各地的牛仔布和運動服裝面料供應商、產品包裝製造商等,同時也是該行業的貿易展。

可持續時尚 | 高耗水+重汙染的牛仔服裝有可能“變綠”嗎?

在阿姆斯特丹舉辦的牛仔服裝行業峰會

在過去,參加峰會的品牌代表總是從市場營銷的角度討論可持續發展。但從 2019 年 4 月開始,論壇以“可持續發展和信息透明”作為主題,逐漸將側重點轉為環保議題,農場主和原料種植人員站到了演講臺,討論從“種植到成品”過程中的可持續問題,並開始研究什麼是真正的可持續供應鏈。

在深入瞭解牛仔服裝行業之外,任何人都會產生了兩個疑問:牛仔布的可持續發展僅僅是二次利用牛仔褲嗎?真正的可持續發展和信息透明指的是什麼,面臨哪些阻礙?

可持續時尚 | 高耗水+重汙染的牛仔服裝有可能“變綠”嗎?

在美國南方紡織業和牛仔布製造業最興盛的時期,當地人每週可以生產成千上萬條牛仔褲,質量和工藝都遠超現在。如今,大部分公司將工廠設在國外以減少人力成本,卻在營銷活動上投入大量資金,吸引消費者。

當然,有人會說本地生產勞動力成本太高,消費者不接受高價。不過這一說法已經在有機食品產業裡,遭到了反駁。

有機食品價格高,意味著質量好,現在廣受消費者喜愛,已經成為食品行業的推動力量之一,為什麼牛仔服裝行業就不行呢?

許多公司總是將新品上市速度和價格掛在嘴邊,如果在本地生產,公司就不用繳納關稅,還可以支持本國農村和城市的經濟發展,何樂而不為呢?

可持續時尚 | 高耗水+重汙染的牛仔服裝有可能“變綠”嗎?

越來越多牛仔品牌正迴歸本地化生產

還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制約著這一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有一個較少提及的是時尚公司推動下的發展過剩,尤其是在牛仔服裝行業。

每年舉辦的貿易展數不勝數,各個品牌會製造大量不同款式的樣品,這不僅在運輸過程中產生許多碳足跡,更重要的是樣品中真正賣出去的大概只有 10%。

可持續時尚 | 高耗水+重汙染的牛仔服裝有可能“變綠”嗎?

另一個我們常常忽略的挑戰來自電商,線上銷售、快遞運輸、產品包裝(紙袋和聚酯纖維塑料袋)。這些都會導致大量碳足跡。

我們十分重視日常生活中塑料瓶對環境的影響,但公司運輸過程中不可回收利用的包裝袋,最終被運到垃圾填埋場,也會給環境帶來不利影響。

這種情況下,採用由熱氧可降解添加劑技術製成的包裝材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可持續時尚 | 高耗水+重汙染的牛仔服裝有可能“變綠”嗎?

牛仔服裝行業峰會內景

許多品牌已經在使用經過認證的環保面料,如由回收塑料製成的紗線、棉花和纖維等,但使用率卻並不高,在幾百種款式中,也許只有幾個使用了這些面料。

同時,在銷售時,許多員工並沒有意識到可持續產品的重要性,而在牛仔服裝行業內卻有一種愛攀比誰是“最可持續品牌”的風氣,然而真正的可持續觀念並沒有傳遞給廣大的消費者。

如今,一些公司開始研究並使用新技術,以保證供應鏈各個環節都能實現可持續。例如,意大利化學品公司 Officina+39 研發了一種叫 Recycrom 的顏料,由磨碎為粉末狀的廢棄衣物製成,一共包括靛藍在內八種顏色,可以用作染料、印花,甚至用來繪畫。

可持續時尚 | 高耗水+重汙染的牛仔服裝有可能“變綠”嗎?

新型技術被運用於牛仔褲的製作過程以減少汙染

意大利牛仔知名品牌 Diesel 在今年 2 月下旬,推出了一個名為“創意再生”的全新系列,將既有產品、回收材料以及庫存商品,以“舊料重組”的設計手法重新制作為全新單品。這不僅有效控制了原材料的消耗、能源的使用,更減少了空氣與水汙染,以及溫室氣體排放。

開雲集團於去年起頭了《時尚公約》,旗下品牌 Gucci 也計劃於今年上市的 Off The Grid 系列中採用可持續環保牛仔面料,助力環保。

可持續時尚 | 高耗水+重汙染的牛仔服裝有可能“變綠”嗎?

Diesel “創意再生”系列

一些小眾品牌,如 R13、B Sides Denim、Williamsburg Garment Company、Fitted Underground、First Standard 和 Life After Death Denim,堅持本地生產,將面料二次利用貫徹到底,打造出熱賣產品的同時,也影響著整個牛仔服裝行業。

在牛仔面料生產方面,美國牛仔面料公司 Vidalia Denim 的創立令人鼓舞,該公司使用 100% 經認證的 E3 可持續棉,併為公司所在地路易斯安納州的農村地區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促進美國農業“棉花帶”上牛仔面料製造的復興。

Vidalia Denim 還與一家美國專用化學品公司 Lubrizol 進行了戰略性結盟,以生產一種比傳統的氨綸面料,更優良、更具彈性的新型可持續牛仔面料,並使用 Stony Creek Colors 公司生產的天然靛藍染料,這種染料由在美國本土生長的木藍植物製成,可以有效幫助當地小農產業。

可持續時尚 | 高耗水+重汙染的牛仔服裝有可能“變綠”嗎?

每年的牛仔服裝行業峰會都彙集了業內的頂尖設計與製作工藝

美國當紅的 DTC 品牌 Everlane,在創立之初就堅定地主打可持續環保面料服飾,與之合作的越南工廠 Saitex 通過了美國能源與環境設計先鋒認證。工廠內可回收 98% 的製造用水,利用空氣自然烘乾牛仔布,並將多餘的牛仔廢料製成環保建築的材料,以減少資源浪費。

除此以外,包括 Jeanologia 和 Tonello 在內的多家公司也在積極研發改進服裝印染技術,許多面料公司,如 Cone Mills、Candiani、Orta、Artistic Milliners、Isko、Arvind、Royo 和 Kurabo 等,在生產可回收纖維、可回收棉,以及染色技術方面都一直處於行業領先地位,讓牛仔布的生產過程更加綠色環保,同時也對消費者和其他品牌起到引導作用。

可持續時尚 | 高耗水+重汙染的牛仔服裝有可能“變綠”嗎?

即使如今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但“可持續”概念最常見的釋義依然是:滿足當今人們的需要,同時不損害子孫後代的利益,避免自然資源枯竭,保證生態平衡。

雖然服裝行業內還面臨著許多挑戰,但也意味著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品牌與企業應該積極反思,把握機遇,讓可持續發展不僅是紙上談兵。WWD



可持續時尚 | 高耗水+重汙染的牛仔服裝有可能“變綠”嗎?

可持續時尚 | 高耗水+重汙染的牛仔服裝有可能“變綠”嗎?

撰文 Julia Zhu

圖片來源 WW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