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度拯救企業危機,堪稱企業的“活菩薩”,大方給員工發房

在1956年河北省深澤縣,宋志平出生了,他從小就很好學,後來考上了河北大學化學系,畢業後被直接分配到了國家建材局直屬的北京新型建築材料試驗廠岩棉車間,從技術員開始幹。

在企業裡的時候工作就很出色,1980年5月,宋志平被競選到了出國的名額,當時去了瑞典,南斯拉夫等地去深造學習。讓他深感震驚的是,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如此先進的技術。

幾度拯救企業危機,堪稱企業的“活菩薩”,大方給員工發房

在沃爾沃公司,他看到了自動化的體系,開放式的大辦公室,並且每個辦公桌上都配一臺電腦,立體備件倉庫都用電腦控制。這在中國的80年代幾乎沒有如此先進的技術。

於是當時的北新建材引進了國外先進的設備,但當時的石膏板,岩棉都沒有例如國家的計劃,所以必須自己去找市場,造成了產品賣不掉,大量庫存。1983年宋志平被任命為推銷員,當時聽說岩棉保溫產品在石化企業和造船廠能用到,就去那裡推銷了。

這一干就是10年,最後直接做到了副廠長,專門管理銷售部門。在他上任後,在深圳,上海還有後來的全國30多的城市成了了聯營公司,為了進一步的將石膏板和岩棉的業務拓展到全球。

他與各地的個體,國有,外資企業合作,從而形成了一張銷售網絡,就這樣慢慢的將企業越做越大,1983年的深圳還如同一座小縣城,但是大力發展基礎建設,到處都是工地,於是北新建材把石膏板等等新興建材,從北京依次運往了深圳,廣州,廈門等這些市場需求量比較大的城市。

幾度拯救企業危機,堪稱企業的“活菩薩”,大方給員工發房

在宋志平領導下,銷售額度全是很不錯,但是生產卻跟不上了,按當時的計劃,石膏板的生產線一年可以產出2000萬平方米,但實際只產出了600多萬平方米,當時的宋志平一度以為是德國的機器有問題,後來才發現不是機器問題,是員工的積極性出現了問題,於是宋志平著手開始整治。

1993年初,宋志平有副廠長提拔為了廠長,但是這時的北新建材已經歷經風雪,廠裡的機器老化,資金匱乏,人心渙散,春節假期後上班的第一天,宋志平就親自在廠門口數遲到人數,結果整整300人,這讓他氣不打一處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整治,遲到人數變成了零。

後來的北新建材遇到了財務危機,北新建材繼續資金運轉,而當時的國企已經實施了“撥改貸”,都是通過銀行以貸款方式來得到流動資金,但是北新建材的信用等級不夠達標,當時的銀行拒絕了北新建材的貸款請求,這讓宋志平一度陷入了困難。

但是面對困難,他沒有放棄,組織員工一起集資,結果短短的幾個月就集資了400萬元,這才購買了原材料,企業也得以恢復了運轉,當年就生產了1300萬平方米的石膏板,一年後便將所有的債務還清。

1997年北新建材成功上市,募集了2.57億元,但是雖然吸引了很多的資金但是,剛上市的一段時間便面臨了困難,石膏板市場競爭力逐漸變大,很多新廠冒出,這使得石膏板價格從每平方米12.28元一直降到6塊多錢,股價下跌。

但是的上市企業一度陷入了困境,但是最後北新建材憑藉著出色的質量打敗了同行,北新建材的石膏板強度很高,而其他企業的石膏闆闆芯不實,握釘力不強,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市場,北新建材由此擴大了優勢。

2001年宋志平被北京表彰為優秀企業家,獎勵了宋志平一套萬柳的優惠價房子,總共200平方米,宋志平為了激勵員工,於是將房子改成了兩個100平方米的房子,在廠裡選出兩名對企業功勞比較大的員工,把兩套北京的房子獎勵給了這兩位員工,這大大增加了宋志平的威望。

2002年初,宋志平臨危受命,出任北新建材的母公司中國新型建材集團總經理。當時中新集團年銷售收入20億元,負債32億元。當時想要拯救中建那就必須做水泥,之後收了幾家水泥廠。

2006年3月,中國建材股份公司在香港H股上市。2006年7月,中國建材收購了徐州海螺水泥。隨著陸陸續續的一系列收購,到了2011年成為了全球水泥行業的龍頭企業。

幾度拯救企業危機,堪稱企業的“活菩薩”,大方給員工發房

到了2018年,中國建材的營收達到了3480億元,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位列203位。2019年11月,到了退休年齡的宋志平,卸任了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但是他領導一家小企業成了世界500的故事卻一直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