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痛風,尿酸鹽是在關節鏡下切開排出還是從腎臟排出好?


嚴重痛風,尿酸鹽是在關節鏡下切開排出還是從腎臟排出好?

痛風是現在常見的一種代謝性疾病,主要是蛋白質的二級代謝產物,嘌呤的代謝障礙,導致血液中尿酸升高,多餘的尿酸會在體內很多地方滲出,在關節內滲出會導致關節疼痛,關節內痛風石形成,皮下滲出沉積,形成痛風結節,在腎內也會形成痛風石,阻塞腎小管,導致腎功能衰竭。痛風的治療目前主要是內科治療,分為急性期、慢性期治療,急性期治療主要是消炎止痛治療,慢性期嚴重疼痛消退後,可以口服排尿酸和降尿酸的藥物,早期痛風內科治療是有效的,但仍然有一部分人,嚴格控制飲食仍然由於嘌呤代謝過程中一種酶的缺乏而病情持續發展。

嚴重晚期的痛風病人全身多關節形成巨大的痛風結節,腎臟也因為大量的痛風石沉積而腎功能受損,反過來進一步影響尿酸的排出。這時候關節會嚴重疼痛和變形,甚至影響行走,人一旦不能行走會導致代謝進一步紊亂, 這時候維持內科治療無效,大量的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內、皮下,藥物的作用不能將其消除,只能通過關節鏡手術或切開手術來清除尿酸鹽病灶,緩解疼痛和改善功能的作用很明顯。

痛風的關節鏡下處理主要是清理滑膜,儘管有尿酸鹽附著在滑膜上,但是還是很容易清除,同時也將再次分泌尿酸的時間大大推後了,但尿酸鹽黏在軟骨上則極難清除,無論是關節鏡下還是切開,尿酸鹽緊緊地粘在軟骨上,要想清除只能將其下方的軟骨損傷,但有意思的是,痛風的病人軟骨退化很輕,似乎有一層尿酸鹽的保護, 關節退變會延長,但實際上的原因在條件切開痛風病灶後我找到了原因。

痛風的病灶切開的目的為了清理,也不是解決外觀,多數是為了解決功能和疼痛。這些年切開很多病灶,發現痛風的病灶周圍主要是充血。周圍皮下及皮下組織血供十分豐富,所以痛風病灶的潰破很多人會認為感染,實際上僅僅是尿酸鹽的排出,而我和風溼科醫生的探討,從切口中排出遠比再從腎臟排出好,對於已經有痛風腎的病人,其切開排出尿酸鹽對於其腎臟肯定有減輕負擔。由於痛風局部充血的病理,其切開感染和不癒合的概率很小。一旦病灶清除後,病人疼痛消失,行走功能恢復,這時候再返回內科治療,調節飲食,增加運動,改善代謝,一般預後會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