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 昆明楊先生全家5人失業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數據顯示:本次疫情將導致中國經濟損失超過1.97萬億元,加入其他未量化損失總額預計超過2萬億元,超過2019年全年GDP的2%。

這次疫情影響之大毋庸多說,小公司倒閉、大公司資金週轉困難,個人連續2個月沒有收入……

疫情之下 昆明楊先生全家5人失業

在昆明工作的楊先生介紹,疫情導致他一家5口全部待業。楊先生在五華體育館一家夜場當銷售負責人,妻子則是在一家商場影院做營銷崗,小孩小學3年級,全部被迫宅在家中。父母年邁,已經退休在家。


每月面臨5000多的房貸,3000多的車貸,還有每月最低3000的生活開支。

除了楊先生,許多人至今仍未復工,甚至不斷虧錢。


真實案例

· 年前剛剛盤了一家店準備做餐飲的劉總,裝修好了遲遲不得開業;

· 在銀行上班的普經理,年前準備裝修家裡房子,付了5萬定金,但疫情之下裝修隊不能進小區,光房租損失就一萬多;

· 做航空雜誌的李總,航空線路取消大半,2個多月沒有客戶上單。

意外來臨,很多人都成了不堪一擊的那個。生活中守著一畝三分田,固定收入固定支出,看似小康,一旦有場突如其來的變故,一夜回到解放前。

本次疫情迫使著我們重新對自己的職業、生活進行規劃。

1.是否過度的消費,透支金錢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追求上了“精緻窮”,如此消費觀下,導致大量“負翁”產生。

疫情之下 昆明楊先生全家5人失業

花唄、白條、360借貸,有些人還款賬單已經排到2022年。經濟繁榮時,可以做到收支平衡。可當遇到新冠這樣的“黑天鵝”事件,負債就像是繩子套住了你的脖子。


2.沒有做成部門核心,邊緣人不被重視

最近復工,公司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裁無用之人,二是招有才之士。

疫情之下 昆明楊先生全家5人失業

經濟向好的時候,沒有提升自己專業水平,成為一個核心,渾渾噩噩工作,那麼你更容易感受到經濟給人帶來的“寒流”。

經濟下行,企業必然會過緊日子,裁員減薪幾乎成了企業一致的選擇,招人的崗位卻輪不到自己。


3. 娛樂至死,不愛學習

抖音、快手、微博、小紅書,王者、吃雞、鬥地主。如今娛樂APP數不勝數,隨便打開一個就能吸引你刷屏傻笑半天,關掉手機卻什麼都沒學到。

疫情之下 昆明楊先生全家5人失業

疫情期間,有的人在家連續刷了10多天短視頻,享受娛樂至死。但疫情過後復工當天,就收到了公司的裁員通知。


這個時代是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新想法、新創意、新思路層出不窮,跟不上別人步伐就有可能成為墊底。


因此,得有一份自救指南。

1. 努力投資自己

永遠相信厚積薄發,平時養成看書習慣,花錢報一門網課,不用達到“1萬小時定律”,在某一刻你所學的東西就能爆發出能量。

2. 減少慾望,減少負資產

買買買之前,永遠不要忘記這次疫情給你帶來的窘境,減少那些額外透支的金錢,適當的留一些結餘,來應對未來可能的新一輪衝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