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課堂”上熱搜了!多年前異度早已做到了這些!

近日,教育部發布關於“三個課堂”

建設的指導意見引起社會關注,以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是“三個課堂”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以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均衡是異度雲教育深耕多年的優勢領域,是公司戰略發展的核心模塊,多年來異度雲教育踐行與全國各省份學校聯合打造“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同步課堂”的思路,與教育部現行推出的“三個課堂”指導意見高度吻合,在該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異度平臺及系統穩定性、流暢性經得起實踐的檢驗,異度獨有的小蜜蜂運維模式,最大程度上為師生提供教學支持。異度在全國各地眾多成功案例,為後續學校推進

“三個課堂”提供多種成功模式借鑑。


一、“專遞課堂”


“專遞課堂”強調專門性,主要針對農村薄弱學校和教學點缺少師資、開不出開不足開不好國家規定課程的問題,採用網上專門開課或同步上課、利用互聯網按照教學進度推送適切的優質教育資源等形式,幫助其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促進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


典型案例:廣西柳州市融安長安鎮中心校打造“專遞+走教”新模式

“三個課堂”上熱搜了!多年前異度早已做到了這些!

來自泗朗教學點的英語老師岑老師,由他打響了長安鎮中心小學“專遞課堂”的第一課。岑老師在一間沒有學生的教室裡,獨自講課。而他面對的,並不是中心小學的學生,而是距離長安鎮中心小學20多公里外的兩所學校:泗朗、瑤送教學點三年級的同學們。“專遞課堂”其實是指利用網絡授課的方式,就像“特快專遞”一樣,讓鎮中心小學的老師在惡劣天氣也可以不用走教到,通過專遞主講就能給村小的學生一對一的上課,合理解決農村村小、教學點的“開不齊課,開不足課、開不好課”等問題。


二、“名師課堂”


“名師課堂”強調共享性,主要針對教師教學能力不強、專業發展水平不高的問題,通過組建網絡研修共同體等方式,發揮名師名課示範效應,探索網絡環境下教研活動的新形態,以優秀教師帶動普通教師水平提升,使名師資源得到更大範圍共享,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典型案例:廣西柳州市各校常態化網絡教研實例


“信息化同步互動課堂”項目是柳州市政府主導,市教育局牽頭,成立專項項目指揮部,異度雲教育提供整體技術支撐服務和應用服務,柳州市10大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2018-2019年五縣柳江區已建設實施48個鄉鎮、570多所學校(含教學點),4474間信息化互動教室。市區已建設實施23個集團校或中學,1516多間信息化互動教室,截止目前,整體已覆蓋超過6000多個班級,2020年將全面覆蓋柳州市義務教育學段、高中學段學校。柳州模式是柳州市政府攜手異度雲教育傾力打造的教育示範基地,其成功經驗多次受到主流媒體的競相報道,引起了積極的社會影響。在柳州模式打造的過程中,柳州城鄉學校已通過信息化同步互動課堂形成了良好的教研、磨課之風,名師、新師通過網絡教研落實為常態化教學工作。

“三個課堂”上熱搜了!多年前異度早已做到了這些!


2019廣西課程建設暨信息化同步互動課堂特色展示活動中,廣西電教館館長肖榮亮等專家對信息化同步課堂示範課程進行互動研討。異度雲教育為本次活動提供平臺、設備及技術支撐,中國電信提供全程網絡服務和保障。

“三個課堂”上熱搜了!多年前異度早已做到了這些!

“三個課堂”上熱搜了!多年前異度早已做到了這些!

為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打造高效信息化同步互動課堂,促進教師教學診斷能力和自主發展能力的提升,推進陳進和黎益名師工作室所在縣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式改革和教學質量提升,12月23日至27日,柳州市農村中小學名師工作室(陳進和黎益工作室)聯合開展的2019年柳州市信息化同步互動課堂小學數學城鄉聯合“三階遞進式”的教研現場會與遠程培訓活動由柳州市教科所,柳城縣教研室、柳城縣實驗小學,融安縣教研室、融安縣第二實驗小學三方聯合開展。


異度雲教育為本次活動提供平臺、設備及技術支撐,中國電信提供全程網絡服務和保障。

“三個課堂”上熱搜了!多年前異度早已做到了這些!

“三個課堂”上熱搜了!多年前異度早已做到了這些!

2019年10月16日上午,柳城縣太平中心小學與柳城縣大埔鎮洛崖小學,在太平中心小學本部校區開展了“信息化同步互動課堂”校際教研交流活動。兩個學校的52位老師參加此次活動,通過名師示範教研,分享寶貴的教學經驗。


三、“名校網絡課堂”


“名校網絡課堂”強調開放性,主要針對有效縮小區域、城鄉、校際之間教育質量差距的迫切需求,以優質學校為主體,通過網絡學校、網絡課程等形式,系統性、全方位地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在區域或全國範圍內共享,滿足學生對個性化發展和高質量教育的需求。


典型案例:異度智慧校園平臺集中展示優秀課例

“三個課堂”上熱搜了!多年前異度早已做到了這些!

異度智慧校園平臺設有公開課、優課、名師空間等模塊,集中展示名師優質課程及其他優秀課例,以優質學校為主體,通過網絡學校、網絡課程等形式,系統性、全方位地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在區域間、校際共享,滿足學生對個性化發展和高質量教育的需求。


柳州模式的成功,證明了異度平臺、設備及服務對“三個課堂”建設與實施的運維實力,異度願攜成功經驗服務更多學校,支持更多區域打造屬於自己特有的教育信息化及均衡化發展模式,與各方共同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