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嬰媽媽不言棄,哪怕孩子從來沒有開口叫過她一聲“媽媽”

饒梅香是江西德興人,今年55歲。表面上看,她和其他農村婦女並沒有什麼兩樣,但是她有一個非常不一樣的身份:棄嬰媽媽。

在過去的20多年裡,饒梅香共收養了80多個棄嬰,其中大部分為殘障兒童。如今,大多數孩子都已經被人領養,先後從家裡離開,留在她身邊的,只剩下四個重度殘疾的孩子。


這些都是她的孩子,她永遠不會放棄他們,哪怕他們從來沒有開口叫過她一聲“媽媽”……


棄嬰媽媽不言棄,哪怕孩子從來沒有開口叫過她一聲“媽媽”

正在照顧孩子的饒梅香。


01

“我雖然窮,但好歹有口飯吃,先救下這條命再說。”


1996年冬天的一個清晨,饒梅香打開家門,發現門口放著一個襁褓,裡面的嬰兒小臉已凍成了暗紅。來不及多想,她趕緊把寶寶抱進屋。


“多好的娃啊,做父母的怎麼這麼狠心。”看著虛弱的孩子,饒梅香既心痛又著急。她找到當地的計生部門,工作人員見饒梅香這麼有愛心,就提議把小孩寄養在她家,每月給予150元的生活補助費。饒梅香一直都很喜歡孩子,便答應了。


這名棄嬰名叫海田,患有小兒麻痺和腦積水,剛到家時雙腿無法站立。鄰居們見了都勸饒梅香:這孩子連路都走不了,一看就是個包袱,你就別自討苦吃了。但饒梅香卻說:“

顧不了這麼多了,我雖然窮,但好歹有口飯吃,先救下這條命再說。”


沒想到這個決定,讓她的命運從此和棄嬰緊緊連在了一起。


02


“孩子本來就夠可憐了,我不照顧他們,他們只有等死”


饒梅香的丈夫起初並不支持她收養海田,他們是地道的鄉下農民,靠種田為生,兩個兒子正在上小學,家裡的生活本來就比較艱苦。為了補貼家用,饒的丈夫還經常騎自行車到縣城拾荒、打零工,即便如此,全家依然入不敷出。

後來,他見妻子對海田就像對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始終如一地愛護有加,不知不覺中他慢慢和妻子站到一起,牴觸情緒也逐漸消失了。


為了養活這個棄嬰,夫妻倆決定每天只吃兩頓飯,把省出來的錢給孩子買奶粉和尿片。最困難的時候,夫妻倆每天只能到菜市場撿些摘剩下的菜,應付著煮些菜粥來喝


棄嬰媽媽不言棄,哪怕孩子從來沒有開口叫過她一聲“媽媽”

饒梅香的丈夫和收養的孩子情同父子。


漸漸地,饒梅香家專門收留棄嬰的事在當地傳開了,於是不時有人把不要的嬰兒丟在她家門口。看著這些小小的生命在襁褓裡奄奄一息,饒梅香總是義無反顧地把他們抱回家收養,她成了遠近聞名的饒媽媽。

就這樣,20多年來,饒媽媽共收養了80多個棄嬰。最多的時候,家裡有15個孩子需要照顧。饒媽媽每天從早到晚都是圍著這些孩子轉,洗衣做飯、把屎把尿……常常累得腰都直不起來。實在忙不過來的時候,丈夫也只能留在家裡幫忙。


有人說她傻,為了一幫他們自己的父母都不要的“傻孩子”累死累活,做牛做馬,但饒媽媽總是說:“這些孩子本來就夠可憐了,生下來就有病,還沒有親媽疼,我不照顧他們,他們就只有等死了。把這些孩子好好養大,是我一輩子的心願。


03

為了照顧患病的孩子,她累倒住院卻不捨得花錢買床位


饒媽媽收養的孩子很多都患有先天性疾病,有的患有智障,有的患有腦癱,因此孩子生病住院是常有的事,也是最艱難的事。只要娃兒一生病,夫妻倆就“如臨大敵”。“三更半夜孩子得了急病,就要立刻背起趕路。”


從家裡到醫院,有七里多的路程,這條路,饒媽媽夫婦不知道奔波了多少趟。為了給孩子治病,原本就不殷實的家境更是捉襟見肘。

棄嬰媽媽不言棄,哪怕孩子從來沒有開口叫過她一聲“媽媽”

饒梅香獲得的各種榮譽掛滿了牆上。


2002年4月,民政局的工作人員抱了一個剛出生4個多月的男嬰德明到饒媽媽家寄養。德明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特別瘦小,成天咳嗽,發高燒時體溫可達41℃,燒得小臉通紅,燒得渾身滾燙,整天整夜哭鬧不休。

夫婦倆先把德明送到市人民醫院住了半個月,沒多大效果;後來又抱到銀城鎮衛生院治療,也沒有什麼起色;接著,夫妻倆把孩子轉到市中醫院治了兩個月,還是不見好轉。


各個醫院的醫生們都束手無策,搖頭說這孩子沒得救了。夫妻倆看著飽受病痛折磨的小明抱頭痛哭。

懷著最後一線希望,夫婦倆帶著小德明到市郊看一位頗有名氣的中醫,開了十多劑中藥。服完藥後,德明的高燒終於退了。

此時,因為長時間照顧德明,勞累過度的饒媽媽自己也生病了,不得不住院半個月。為了省錢,饒媽媽選擇在醫院的地板上打地鋪。

後來,德明的手術很成功,這讓饒媽媽覺得一切的辛苦付出都很值得。就在小德明終於被養得“白白胖胖”的時候,民政部門通知他們,有人要領養德明瞭。得知這一消息,夫妻倆傷心難過了一晚上。但為了孩子有更好的歸宿,饒媽媽只能含淚目送他離開家門。


04

不捨得孩子離開,不奢求他們回報


20年來,孩子們走了又來,來了又走。貧苦的生活和孩子的疾病都沒有難倒饒媽媽,但與孩子們的離別卻把饒媽媽難倒了。

當地政府為了減輕饒媽媽的生活壓力,一直為孩子們尋找更適合長期收養他們的家庭。對饒媽媽來說,每個孩子都像她自己生的一樣,他們的離開,猶如一次次生離死別。


有時候她實在忍不住了,就偷偷跑去找,為此饒媽媽不知道流了多少淚。“每一個都是我的孩子呀,我捨不得,我捨不得……”饒媽媽一直唸叨著。

棄嬰媽媽不言棄,哪怕孩子從來沒有開口叫過她一聲“媽媽”

多年的相依相伴,饒媽媽早已和孩子們親如一家。


饒媽媽還說:“我知道從孩子離開的那一刻起我就註定被忘記,可是我就是忍不住想念他們,我親手喂他們喝奶、給他們洗澡、哄他們睡覺,他們生病了,我守著他們,一刻也不敢鬆懈。在我身邊那麼久,突然離開了,也不知道他們習不習慣,有沒有被照顧好……我不奢求回報,只想知道他們過得好不好。”


05

只要孩子活在世上一天,她都不會放棄他們


如今,身體和智力稍微好一點的孩子都被好人家領養了,只剩下四個重度殘疾的孩子繼續留在饒媽媽家。


這些孩子都有先天缺陷,智力停留在嬰兒階段,不能自理,無法交流,其中情況最好的一個也僅僅只能艱難行走和自己吃飯,其餘三個孩子都必須坐在特製的椅子上,他們的吃喝拉撒睡都要由饒媽媽夫婦照顧,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棄嬰媽媽不言棄,哪怕孩子從來沒有開口叫過她一聲“媽媽”

唯一一個能站立的孩子在努力地清掃地板。


由於先天的嚴重缺陷,沒有人知道這些孩子還能活多久。饒媽媽說,她每天都忍不住擔驚受怕,生怕哪個孩子突然就挺不過去了。但是只要孩子活在世上一天,她都不會放棄他們。這些孩子,已經融入她的生命,成為她生命最重要的部分,哪怕他們從來沒有開口叫過她一聲“媽媽”。

饒梅香和丈夫都是這個社會最樸實的農民,他們不懂什麼叫“未來”,他們所做的一切,只是想給孩子們一個“現在”,那就是讓他們好好活著。


為了支持饒梅香,建輝基金會代表廣大捐助人,於2017年2月將饒梅香列為致敬行善者的支持對象,希望善良的她收到一份來自社會的溫暖與回饋。


攝影/巖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