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振華:建議為武漢中小企業免稅3年,為武漢居民每人發放消費券

毛振華:建議為武漢中小企業免稅3年,為武漢居民每人發放消費券

毛振華:建議為武漢中小企業免稅3年,為武漢居民每人發放消費券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中誠信集團董事長 毛振華
稿源 |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
作者 | 毛振華
編輯 | 胡萌我談一點我自己這段時間參與疫情防控的一些感受。在疫情期間,我跟疫情防控中央指導組、國家衛健委和湖北指揮部都保持了聯繫,也和湖北省相關領導開了視頻座談會,提了一些文字建議,和武漢疫區也一直保持聯繫。我講的可能更實感一點,因為我是湖北人,也參與了一部分救援方面、經濟恢復方面的工作並起到了一些作用。對疫情之下經濟走勢的看法,我不太贊同經濟很快就恢復的可能性,我們不妨更悲觀一點,再悲觀一點。在這種背景下,我有這麼幾個建議:第一,適當調整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政策目標的適時調整有助於社會各界能夠以更加堅定、淡定的心態來應對疫情,保持社會的穩定,也避免了相關工作人員在壓力之下層層造假導致統計數據失真。第二,在指導思想上,要堅持防控疫情、發展經濟“雙底線”思維。我們喜歡講底線思維,而我則強調雙底線,但以前主要是講穩增長、防風險的雙底線思維。在疫情之下,現在這個“雙底線”可以調整為兩個方面:防控疫情是一個底線,發展經濟是另一個底線。中國這麼大,一個省市相當於一個國家,一個縣都相當於其他國家的一個大城市。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授權省一級根據情況分類指導,有的地區以防控疫情為主,有的地區以發展經濟為主。但對疫情不可以放鬆,兩個底線都要保住。第三,實施精準救助,加大對企業重點扶持力度。疫情衝擊之下,中小企業面臨很大的困難,大量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出現破產。本來有些中小企業差不多就在破產的邊緣地帶,這次在疫情衝擊之下,有些老闆就說這次我們關門也不算丟人,就算了。政策尤其需要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但簡單地搞財政補助還不行,可能會導致財政支出加大、腐敗等問題。我建議,對願意開工復工的中小企業要加大扶持力度,見苗澆水,對武漢區域的中小企業可以宣佈免稅三年,還可以鼓勵創業。第四,在武漢建設國家公共衛生戰略儲備基地。一是武漢是國內此次疫情中心,在武漢建設國家公共衛生戰略儲備基地,也是一個紀念;二是武漢是交通運輸樞紐中心,交通運輸極為便利;三是體現了中央對武漢的支持,基地的建設短期來看可以帶來就業,長期來看會推動湖北地區成為醫療物資重要的生產基地,具有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長效作用。第五,對武漢疫情期間居家的居民發放消費券,助力消費恢復與經濟恢復。可以仿照香港、美國等區域的經驗,向疫情期間居家的居民每人發放1萬元的消費券。以武漢市居家人口來考慮,發放消費券從財政支出壓力的角度來看並不大,根據我們國家的實力可以承擔。第六,建立發達省份對湖北恢復生產的對口支援機制。對口支援不僅短期內有助於湖北發展生產和經濟的快速恢復,長期來看也有助於湖北學習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社會治理經驗,形成雙方面的良性互動,有助於湖北經濟和社會的長遠發展。與此同時,也應建議中央各部委制定對湖北的幫扶政策,幫助湖北解決實際困難和具體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