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艱難的時刻 夏華讓每一件隔離衣都有溫度



最艱難的時刻 夏華讓每一件隔離衣都有溫度


疫情之下,每個企業是絕處逢生還是轟然倒下?其實我們面臨的一個很大的選擇就是要不要變革,如何變革,怎樣把這次的危機變成發展過程中變革的勇氣和動力,通過時代的驅動、外在的驅動,促使我們內部的變革和革新,其實是一個歷史性的契機。

夏華女士是我多年的好朋友,她所領導的依文集團本來是一家服裝企業,在疫情下醫用物資供應非常緊張,在2月2日,她決定轉產擴能,增加抗疫的力量。2月5日,依文從一家醫藥企業手中租下10萬級無菌淨化車間,一週內調集設備人員開始試生產。2月20日新建生產線正式投產,2月23日,已經有4萬件隔離衣裝箱發到武漢,依文在最短時間內,開闢出了醫用物資的生產線。

她是如何做到的?我們透過一件事就可以看到一個團隊,變革的勇氣和變革的力量,既需要內部的感召,同時也需要外力的一些驅動。就是因為疫情之下,所有帶來的團隊的利心者的精神,向醫生、軍人學習的戰鬥精神。

她們今年公司的復工復產,相當於在19個晝夜裡,新建了一家企業,從淨化生產、潔淨壓條到密封包裝、消殺滅菌,每一個環節都是新的。大到生產車間,小到一臺機器,都是從零起步,這些都是在過去難以做到的。為什麼在這個時間能夠做到?除了夏華女士本身長期的感召力和引導力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種力量,就是變革的時代的驅動、變革的時代精神的驅動。

夏總自己說:這是25年創業經歷裡,最艱苦也最快樂的時光,沒有一個人想過放棄。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復工復產的經驗,就是一支敢打能贏的戰鬥組織。在這樣的一個時刻中,有戰無不勝的信心、決心和能量。

企業在挑戰中,比拼的是內部的感召力,同時在外部的壓力之下,能不能轉化為動力,能不能轉化成為創造力,能不能在危機下找到契機,讓一個有溫度的思想、一個有溫度的團隊,做一件有溫度的事業。

如何構建一個戰鬥型的組織,創造一個戰鬥型的文化,構建一個戰鬥型的情誼,在這個後疫時代尤為重要。所以我們需要變革,我們也必須變革,而變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做有溫度的事業,做有意義的事業,更需要一群有溫度的戰友。

在這節中,我相信你可以好好思考一下,如何在後疫時代運用外部驅動力推動公司的變革力,把過去想做沒有做、要做但沒力度去做的事情,在這個時間好好推動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