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空中講堂》第22集·如您所願

《社科空中講堂》第22集·如您所願

2017年8月1日,習近平同志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大會上指出:革命理想高於天,人民軍隊之所以能夠攻堅克難、戰無不勝、發展壯大,關鍵是人民軍隊有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有崇高理想信念,有為理想信念而英勇獻身的崇高追求。崇高理想信念是人民軍隊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是全軍將士心中熊熊燃燒的火炬。

從井岡山一路走來,人民軍隊走過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萬里長征,走過艱苦卓絕、浴血榮光的14年抗戰,走過“將革命進行到底”的解放戰爭,走過戍邊禦敵、投身建設改革的光輝歲月,這支軍隊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它奠定了人民共和國堅不可摧的基石,肩負起捍衛和平、服務人民的千鈞重擔。他們是堅如磐石的鋼鐵長城。

請繼續收聽由新疆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和新疆廣播電視臺聯合推出的《社科空中講堂》欄目。

《社科空中讲堂》第22集·如您所愿

2019年10月1日,天安門廣場。15型151架飛機組成12個空中梯隊振翅長空,接受統帥和人民的檢閱。領隊機梯隊拉出7道彩煙,開啟了空中梯隊的帷幕。預警指揮機梯隊、海上巡邏機梯隊、運輸機梯隊、支援保障機梯隊、轟炸機梯隊、加受油機梯隊、艦載機梯隊、殲擊機梯隊、陸航突擊梯隊依次低空飛過。教練機梯隊劃出7條綵帶,向共和國獻上生日祝福。

新疆軍區保障部強軍文化顧問劉書環撫今追昔感慨萬端:“在閱兵式上我們看到中國空軍那種強大的力量,一系列新型裝備悉數亮相,震驚國人。你知道它的源頭在哪裡嗎?就在新疆烏魯木齊市幸福路828號空軍紀念館這個地方,歐亞機場所在地,我們的空軍新中國的空軍就從這裡開始的,這是種子,是紅軍紅色的種子,新中國紅色的種子。”

回望人民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80餘載風雲,他的思緒定格在1937年,西路軍,新兵營。

自治區黨委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科研規劃處處長王棣進一步解讀,1938年初,西路軍總支隊第一期無線電訓練班學員20餘人從新兵營返回延安;1939年11月, 329名西路軍將士學成返回延安。王棣:“這400多名指戰員,從1937年5月至1940年7月,在新兵營裡,度過了三年兩個月,航空隊、獸醫班度過的時間還更長一些。他們的主要任務是進行緊張的軍事訓練、政治訓練和文化學習。新兵營等於是一個綜合性的專科學校,也可以說是共產黨直接領導下的第二個抗大。”

《社科空中讲堂》第22集·如您所愿

資料圖:學員在冰天雪地訓練

1946年6月10日,在黨中央的營救下,被盛世才投入監獄的航空隊及留守將士全部返回延安。新疆黨史研究專家王棣:“他們歷盡劫波、學成歸來,每一個人都是特戰尖兵。這些在新疆的新兵營時學習和掌握到新的軍事技術的西路軍戰士,他們中走出我軍有關技術兵種中的第一批高級將領,成為了我軍走向現代化的火種。”

這“火種”迅速成為人民軍隊各兵種骨幹力量,在抗日前線形成“燎原”之勢。新兵營作為中共最早的多兵種軍事學校,推動了八路軍從小米加步槍,到飛機加戰車的轉變,被譽為“特種兵的搖籃”。西路軍紀念館管理部主任羅慧:“在由他們帶領下,我們的航空、裝甲呀、炮兵等等這些專業兵種的部隊才能夠慢慢地建立起來,他們就像一顆種子一樣的,他們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都是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的。

新疆黨史研究專家劉向輝:“所以說新兵營是我黨我軍最早的特種技術的一個基地,為我黨我軍培養了最早的特種兵技術人才。”

回溯人民軍隊空軍史、炮兵史、裝甲兵史,國防大學教授劉波肅然起敬,2019年5月15日,他在《解放軍報》上發表《西路軍入疆部隊“新兵營”傳奇》的文章,記述這一段風雲歲月。劉波:“在這個軍校裡面,西路軍餘部的這些將士以戰鬥的姿態學習文化,以戰鬥的姿態學習機械化。他們在軍校裡面學習開飛機、學習開坦克、學習開汽車、修汽車,還有一些學軍事理論,還有學翻譯等等。這裡面後來又走出了30來個開國將領,所以說西路軍它是保存了革命的骨幹力量,西路軍新兵營書寫了一個傳奇。”

《社科空中讲堂》第22集·如您所愿

資料圖:來源新華網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朗聲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人民軍隊的坦克、裝甲車隆隆穿越天安門廣場,他們之中就有從烏魯木齊新兵營裡走出的西路軍將士。

雄鷹劃破長空,戰機接受檢閱。這是人民空軍面向世界的第一次精彩亮相。而從新兵營航空隊裡插上騰飛雙翼的開國將軍方子翼、方槐,就駕駛戰鷹飛過天安門。兩位將軍生前回憶:方子翼:“我們兩個人在新疆還是一個教官教出來的,他(方槐)在開國大典他是個指揮員。”

方槐:“所以這個開國大典這個受閱飛行隊是我搞出來的,我們開國大典的時候有飛機通過。”

一次次回看開國大典的影像,新疆軍區保障部強軍文化顧問劉書環難以抑制沸騰的血液,作為職業軍人他心潮澎湃。劉書環:“火種化為滿天星,藍天建功耀神州。1949年開國大典,毛澤東主席檢閱空中梯隊,飛越天安門上空。其中有一句名言,周總理說的:‘飛機不夠,多飛幾次’。”

七十年前滿目瘡痍,七十年後錦繡一片,這盛世如您所願!在新中國人民軍隊發展的紅色長河裡,西路軍將士凝結的戰歌軍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了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彙集成禮讚新中國、奮鬥新時代的前進洪流。劉書環:“我們應當以這種精神為激勵,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無私奉獻的勇氣,戰勝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爭做新時代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奮鬥者、追夢人!”

《社科空中讲堂》第22集·如您所愿

正聲噴薄,精神傳承——聽完有話說

網友馬雲飛留言:這盛世,如你所願,錦繡河山,國泰民安!

網友程國峰留言:從開國大典到盛世盛典,共和國的旗幟上寫滿了忠誠、犧牲和奉獻,回望來時路,方知初心和使命。

感謝收聽《社科空中講堂》,歡迎您在“新廣行風熱線”微信公眾號留言。

文稿:王璇

編輯:王瑩 監製:許紅濤 審核:雷春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