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文曆法著作《月令》原譯文(春)


古代天文曆法著作《月令》原譯文(春)

春(生)

孟春之月,日在營室,昏參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蟲鱗。其音角,律中大蔟。其數八。其味酸,其臭羶。其祀戶,祭先脾。

譯文:孟春正月:太陽運行的位置在營室;黃昏時,參星位於南天正中;拂曉時,尾星位於南天正中。春季的吉日是甲乙,於五行屬木。尊崇的帝是以木德王的太眸,敬奉的神是木官句芒。動物中與木相配的是鱗蟲。五聲中與木相配的是角聲,與此月相應的是十二律中的太簇。與木相配的成數是八。與木相配的五味是酸,五臭是擅。本月要祭祀戶神,祭品中以脾臟為尊。

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獺祭魚,鴻雁來。天子居青陽左個。乘鸞路,駕倉龍,載青旗,衣青衣,服倉玉,食麥與羊,其器疏以達。

譯文:春風吹起,冰雪解凍,蟄伏土中的動物開始甦醒活動。魚兒從深水處向上游到冰層下。水獺將捕到的魚陳放在岸邊,像祭祀一般。鴻雁從南方飛來。這個月,天子居住在東向明堂的左側室,乘坐飾有用青鳳命名的響鈴的車子,車前駕著青色的高馬,車上插著繪有青龍的旗子,穿著青色的衣服,佩戴青色的飾玉,吃的是麥與羊,使用的器物紋理粗疏而通達。

是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大史謁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齊。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郊。還反,賞公卿、諸侯、大夫於朝。命相佈德和令,行慶施惠,下及兆民。慶賜遂行,毋有不當。乃命大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離不貸,毋失經紀,以初為常。

譯文:這月的節氣,是立春。在立春前三天,太史向天子察告說:“某日立春,木德當令。”天子於是齋戒,準備迎春。立春的那天,天子親自率領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東郊去舉行迎春的祭祀。祭畢回朝,在朝中賞賜公卿、諸侯、大夫。並命令三公發佈德教,宣佈禁令,實行褒獎,施與恩惠,下及所有百姓。褒獎賞賜之事,甲一落到實處,沒有不當。於是命令太史遵守六典,奉行“八法”負責推算日月星辰的運行,太陽所在的位置,月亮所經的地方,都要計算得絲毫不差,不得背離法度,要遵循舊章而不變。

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於上帝。乃擇元辰,天子親載耒耜,措之參保介之御間,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反,執爵於大寢,三公、九卿、諸侯、大夫皆御,命曰:勞酒。

譯文:在這個月裡,天子於第一個辛日祭祀上帝,祈求五穀豐登。又於此後的第一個亥日,天子親自把來相搬到自己的車上,放在穿甲衣的駿乘和駕車人之間,並率領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親自耕種藉田。其做法是把來粗推入土裡,天子推三下,公推五下,卿和諸侯推九下。,禮畢返回,天子在路寢舉杯宴飲,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全部參加陪侍,這次宴飲稱為“勞酒”。

是月也,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和同,草木萌動。王命布農事,命田舍東郊,皆修封疆,審端經術。善相丘陵阪險原隰土地所宜,五穀所殖,以教道民,必躬親之。田事既飭,先定準直,農乃不惑。

譯文:在這個月裡,天氣往下降,地氣往上升,天地之氣和合混同,於是草木開始萌芽生長。天子下令佈置春耕之事,命令田峻住在東郊,監督農夫都來整治疆界,審察和修整田間的小路和水溝。認真地考察丘陵、坡地、原矚各種土地所適宜種植的作物,什麼谷’物應在什麼地方種植,將這些教導給農民。田峻一定要親自做這些事。田事都已整飭妥當,是由於事先做好了封疆徑遂的端正平直工作,農民才沒有疑惑。

是月也,命樂正入學習舞。乃修祭典。命祀山林川澤,犧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殺孩蟲、胎、夭、飛鳥。毋麑,毋。毋聚大眾,毋置城郭。掩骼埋胔。

譯文:在這個月裡,命令樂正到太學教練舞蹈,同時修正祭祀的法典。下令祭祀山林川澤,但不准許用母畜作祭品。禁止砍伐樹木。不許搗毀鳥巢。不許殺害幼蟲、已懷胎的母畜、剛出生的小獸、正學飛的小鳥,不許捕捉小獸和掏取鳥卵。不得聚集民眾,不得修建城郭。要掩埋枯骨屍骸。

是月也,不可以稱兵,稱兵必天殃。兵戎不起,不可從我始。毋變天之道,毋絕地之理,毋亂人之紀。

譯文:在這個月裡,不可以舉兵,舉兵必定遭到天災。要解甲休兵,更不可由我方發動戰爭。發令行事,不可使陰陽相犯,不可使剛柔相犯,不可使仁義違時。

孟春行夏令,則雨水不時,草木蚤落,國時有恐。行秋令則其民大疫,猋風暴雨總至,藜莠蓬蒿並興。行冬令則水潦為敗,雪霜大摯,首種不入。

譯文:孟春如果施行夏季的政令,就會導致雨水不時,草木過早地凋零,國都中常有叫人驚恐的事發生。孟春如果施行秋季的政令,就會導致在百姓中流行瘟疫,暴風暴雨突然來到,羨黎、芳草、蓬篙等野草都很茂盛。孟春如果施行冬季的政令,就會導致水澇成災,雪霜大至,稠無法下種。

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蟲鱗。其音角,律中夾鍾。其數八。其味酸,其臭羶,其祀戶,祭先脾。始雨水,桃始華,倉庚鳴,鷹化為鳩。天子居青陽大廟,乘鸞路,駕倉龍,載青旗,衣青衣,服倉玉,食麥與羊,其器疏以達。

譯文:仲春二月:太陽運行的位置在奎宿;黃昏時,弧星位於南天正中;拂曉時,建星位於南天正中。春季的吉日是甲乙,於五行屬木。尊崇的帝是以木德王的太眸,敬奉的神是木官句芒。動物中與木相配的是鱗蟲。五聲中與木相配的是角聲,與此月相應的音律是夾鍾。與木相配的成數是八。與木相配的五味是酸,五臭是擅。本月要祭祀戶神,祭品中以脾臟為貴。這個月開始下雨,桃樹開始開花,黃鵬開始鳴叫,老鷹變成了布穀鳥。這個月,天子居住在東向明堂的正室,乘坐有鶯鈴的車子,車前駕著青色的高馬,車上插著繪有青龍的旗子,穿著青色的衣服,佩戴著青色的飾玉,吃的是麥與羊,使用的器物紋理粗疏而通達。

是月也,安萌芽,養幼少,存諸孤。擇元日,命民社。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止獄訟。是月也,玄鳥至。至之日,以大牢祠於高禖。天子親往,后妃帥九嬪御。乃禮天子所御,帶以弓韣,授以弓矢,於高禖之前。

譯文:在這個月裡,要保護植物的萌芽,養育幼兒和少年,撫卹孤兒。要選擇吉日,讓老百姓祭祀土神。要命令有關官吏減少監獄中關狎的囚犯,去掉腳鐐和手銬,對死囚處決後不要再陳屍示眾,不要拷打犯人,要調解糾紛,儘量減少打官司。這個月,燕子來到。在燕子來到的那天,用牛羊永三牲祭祀高謀之神。天子親自前往,后妃率領後宮所有女眷陪同。在高謀神前,為懷孕的繽妃舉行典禮,給她帶上弓套,授給她弓箭,祈求高謀保佑生男。

是月也,日夜分。雷乃發聲,始電,蟄蟲鹹動,啟戶始出。先雷三日,奮木鐸以令兆民曰:雷將發聲,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備,必有兇災。日夜分,則同度量,鈞衡石,角鬥甬,正權概。是月也,耕者少舍。乃修闔扇,寢廟畢備。毋作大事,以妨農之事。

譯文:這個月,日夜平分,開始打雷,閃電。蟄伏的動物都動了起來,開始鑽出洞穴,回到地面。打雷的前三天,們發出教令說:“如果有誰敢在打雷時進行房事搖動木鐸向百姓生下的孩子必有先天殘疾,自己也會遭到災禍。”因為日夜平分,所以要統一和校正各種度量衡的器具。這個月,農夫們暫時有點空閒,就趁此機會整修門戶。和住室的門戶都要整修停當。不要興兵和興起大規模的勞役免妨害農事。

是月也,毋竭川澤,毋漉陂池,毋焚山林。天子乃鮮羔開冰,先薦寢廟。上丁,命樂正習舞,釋菜。天子乃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親往視之。仲丁,又命樂正入學習舞。是月也,祀不用犧牲,用圭璧,更皮幣。

譯文:這個月,不要把川澤的水用光,不要使池塘乾涸,不要焚燒山林。天子於是用羊羔祭祀司寒之神,然後開窖取冰,先獻給廟中的祖先。在上旬的丁日,命樂正教練舞蹈,舉行釋菜禮。天子率領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親自到太學去觀看。中旬的丁日,又命樂正到太學去教練音樂。這個月,一般不用牲畜作祭品,而是用圭璧皮帛來代替。

仲春行秋令,則其國大水,寒氣總至,寇戎來徵。行冬令,則陽氣不勝,麥乃不熟,民多相掠。行夏令,則國乃大旱,暖氣早來,蟲螟為害。

譯文:仲春二月如果施行秋季的政令,國家就會發生大水,寒氣就會突然降臨,敵寇就會前來侵犯。此月如果施行冬季的政令,就會導致陽氣經受不住,麥子不能成熟,百姓中頻繁發生劫掠之事。此月如果實行夏季的政令,就會導致國家大旱,炎熱的天氣提前到來,蟲螟危害莊稼。

季春之月,日在胃,昏七星中,旦牽牛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蟲鱗。其音角,律中姑洗。其數八。其味酸,其臭羶。其祀戶,祭先脾。桐始華,田鼠化為鴽,虹始見,萍始生。天子居青陽右個,乘鸞路,駕倉龍,載青旗,衣青衣,服倉玉。食麥與羊,其器疏以達。

譯文:季春三月,太陽運行的位置在胃宿;黃昏時,星宿位於南天正中;拂曉時,牽牛星位於南天正中。春季的吉日是甲乙,於五行屬木。尊崇的帝是以木德王的太埠,敬奉的神是木官句芒。動物中與木相配的是鱗蟲。五聲中與木相配的是角聲,與此月相應的音律是姑洗。與木相配的成數是八。與木相配的五味是酸,五臭是擅。本月要祭祀戶神,祭品中以脾臟為尊。悟桐開始開花,田鼠變化為鶴鶉一類的小鳥,天空開始出現虹,水中開始生浮萍。天子居住在東向明堂的右側室,乘坐有鶯鈴的車子,車前駕著青色的高馬,車上插著繪有青龍的旗子,穿著青色的衣服,佩戴青色的飾玉,吃的是麥與羊,使用的器物紋理粗疏而通達。

是月也,天子乃薦鞠衣於先帝。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備具於天子焉,天子始乘舟。薦鮪於寢廟,乃為麥祈實。

譯文:這個月,天子向太眸等先代帝王進獻桑黃色的禮服,以祈求蠶事豐收。命令主管船隻的官員將船翻個底朝上,檢查有無漏洞,這樣翻來覆去地檢查五遍,才向天子報告說舟船準備停當。天子這才開始乘舟,向宗廟進獻鰓魚,以祈求麥子顆粒飽滿。

是月也,生氣方盛,陽氣發洩,句者畢出,萌者盡達。不可以內。天子佈德行惠,命有司發倉廩,賜貧窮,振乏絕,開府庫,出幣帛,周天下。勉諸侯,聘名士,禮賢者。

譯文:這個月,生氣正旺盛,陽氣在發散,拳曲的芽都長了出來,直立的芽也都破土而出。在此陽氣發散的月份,不可收納財貨。天子要施德行惠,命令主管官吏打開糧倉,無償地分給貧困無依靠的人,救濟缺錢少吃的人;打開府庫,拿出其中所藏的布帛,賙濟天下。鼓勵諸侯聘用名士,對賢人以禮相待。

是月也,命司空曰:時雨將降,下水上騰,循行國邑,周視原野,修利堤防,道達溝瀆,開通道路,毋有障塞。田獵罝罘、羅網、畢翳、餧獸之藥,毋出九門。

譯文:這個月,天子命令司空說:應時的雨水將要降落,地下水也將向上翻湧。要巡視國都和城邑,普遍地視察原野,整修堤防,疏通溝渠,開通道路,不許有障礙奎塞。打獵所用的捕獸的網、捕鳥的網、長柄小網、隱蔽自身的工具、為野獸準備的毒藥,一概不準帶出城門。

是月也,命野虞毋伐桑柘。鳴鳩拂其羽,戴勝降於桑。具曲植籧筐。后妃齊戒,親東鄉躬桑。禁婦女毋觀,省婦使以勸蠶事。蠶事既登,分繭稱絲效功,以共郊廟之服,無有敢惰。

譯文:這個月,命令主管田野山林的官員禁止人們砍伐桑樹拓樹。斑雞振翅高飛,戴勝落在桑間,人們準備好蠶箔、蠶箔架、圓的方的採桑筐。后妃們齋戒,親自到東郊採桑,禁止婦女裝飾打扮,減少她們的其他雜務,以鼓勵她們有更多時間投入養蠶。養蠶的事結束,把蠶繭分給婦女讓她們綴絲,然後稱量每人縹絲的輕重,以考查各人的成績。蠶絲是用來供給制作祭天祭祖的祭服的,誰也不敢偷懶怠慢。

是月也,命工師令百工審五庫之量:金鐵,皮革筋,角齒,羽箭幹,脂膠丹漆,毋或不良。百工鹹理,監工日號;毋悖於時,毋或作為淫巧以蕩上心。

譯文:這個月,指令工師下令百工仔細檢查五庫物資的質量:即銅鐵庫、皮革牛筋庫、獸角象牙庫、羽毛箭桿庫、油脂粘膠硃砂油漆庫,不得混入次品。各種工匠都在幹活,監工的人每天都要發出警告:“幹活不要違背時令節氣,不要製造過分奇巧的產品,以至於使天子產生講奢侈圖享受的念頭。”

是月之末,擇吉日,大合樂,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親往視之。是月也,乃合累牛騰馬,遊牝於牧。犧牲駒犢,舉,書其數。命國難,九門磔攘,以畢春氣。

譯文:這個月的月底,選擇吉日,舉行大規模的音樂舞蹈聯合演出,天子率領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親臨觀看。這個月,使公牛公馬與母牛母馬在放牧中進行交配。把選作祭祀用的牲畜、小馬小牛的數目都記錄在案。命令國都的居民舉行驅逐疫鬼的儀式,在每個城門分裂牲體消除邪惡,以除淨春時的不正之氣。

季春行冬令,則寒氣時發,草木皆肅,國有大恐。行夏令,則民多疾疫,時雨不降,山林不收。行秋令,則天多沉陰,淫雨蚤降,兵革並起。

譯文:季春三月如果施行冬季的政令,就會導致寒流時時出現,草木枯萎,國都發生大的騷亂。此月如果施行夏季的政令,就會導致百姓多染時疫,該下的雨不下,山陵上的莊稼不收。此月如果施行秋季的政令,就會導致陰沉的天氣增多,秋雨連綿的現象提前來到,戰亂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