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關三疊》指的是什麼?為什麼叫《陽關三疊》?

秋葉丹楓


《陽關三疊》---五百年前的古琴曲,中國十大古琴曲之一,根據唐朝著名詩人王維的送別詩《送元二使安西》譜寫而成,又名《渭城曲》、《陽關曲》。

在古代,交通不便利,交通工具也僅限於騎馬、坐轎還有步行,王維的好友元二奉命即將出使安西,也就是現在的新疆,路途遙遠艱難,一經別離可能就是很多年,甚至是永遠。不像現在互聯網快捷,交通四通八達,古代人聯繫困難,哪怕鴻雁傳書,也是時間比較長的。歷來別離都是讓人依依不捨的,更何況是至交好友的遠別。

詩詞原句為: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古代詩和音樂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古琴為“琴棋書畫”首位,其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被視作高雅的代表,亦為古代文人常用於配以詩文吟唱時的伴奏樂器。

擅長寫詩的王維,也精通音律,寫的那些具有音樂美的詩,在唐朝當時被改寫成歌詞的很多,其中的這首《陽關曲》譜上樂曲後,就成為朋友送別時所唱的送別歌,這首琴歌的音調純樸而富於激情,連續反覆的呈述,情意真切,激動而沉鬱。

所謂“三疊”,並不是指演唱方法,因為這首詩為七言絕句,只有四句,每一句的字數都相同,唱起來未免有些單調和時間短促,不能盡情的表達出詩中的意境。《陽關曲》譜入琴曲後,分為三大段,樂工們又增添了一些詞句,疊唱(反覆唱三遍),加強了惜別的情調,因此有了“陽關三疊”的名稱,以琴歌的形式流傳至今。

優雅古樸的古琴音裡,渭城清晨的微雨,濡溼了輕揚的塵土,驛站外的青青柳枝輕拂,詩人與朋友攜手,捧酒話別難捨難分。


䔷曄


應"悟空小秘書"邀答!

《陽關三疊》指的是什麼?為什麼叫《陽關三疊》?

小時候跟父母走親戚,吃過晚飯後回家,親戚總是跟父母邊聊邊送,只記得他們再三推讓:別送了,你回去吧!送君千里終有一別、親戚迴轉了,父母親還要回送幾步,又聽親戚說:快回去吧,不能張郎送李郎,一直送到大天亮。


漸漸長大了,看到了《陽關三疊》這幾個字,就不加思想想到了小時候的送客,不就是張郎送李郎嗎!以後漸大了,讀到了唐朝王維的這首詩: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詩句清新

這是王維以清新景色襯托,送好友元二出關服兵役的,難捨難分送了一程又一程為題材寫下的一首絕句,後流傳為情歌,又譜成了三段式古琴曲,閔惠芬大師又改編為二胡曲《陽關三疊》。

《陽關三疊》指的送別一程又一程、譜成古琴曲後,為了逐段加深曲子的情感,又增加一定長度,分三段式,凡會奏此曲的人都知道這首詩的典故以及曲子分三段,由此就習慣了叫《陽關三疊》





謝謝你的閱讀🙏!


許科雲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感謝。我是靚姐兒聊絲路,一個喜歡讀書思考、行走在浩瀚天地間的美女旅行者。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陽關三疊》是一首廣為流傳的古琴曲,已廣為流傳的唐代大詩人王維的詩《送元二使安西》為唱詞。關於這首曲子的來源,有的資料上介紹源自明代,也有說法是更早一些。這首曲子可唱可奏,也就是說可以作為古琴獨奏曲存在的。

彈奏這首《陽關三疊》的時需要緊五絃,彈出的曲調悠揚綿長。高潮部分反覆彈奏吟唱三次,更能體現出送別友人之時依依不捨之情。以“清和節當春”起,至“歷苦辛、歷苦辛、歷歷苦辛宜自珍”反覆彈奏三次,使依依惜別的感情層層疊進,更襯托了人們的不捨。以“噫,從今一別,兩地相思入夢頻,聞雁來賓”結尾,體會遙遠的相似之意,令人回味悠長!

陽關和玉門關遙相呼應,在河西走廊最西邊。從漢代以來,一直是中原通向西域的重要通道。到了盛唐時期內地與西域往來頻繁,當時陽關以西還是荒蕪一片,風土人情與中原地區大不相同。友人“西出陽關”,會經歷艱苦的長途的跋涉,因此,“勸君更盡一杯酒”,除了依依惜別的情誼,更有對友人處境、心情的深情關心,以及殷勤祝願,勸對方“更盡一杯酒”,希望友人能多停留一陣時間。“西出陽關無故人”雖有千言萬語一時不知從何說起.....

這首古曲適合離筵別席演唱,後來編入樂府,成為最流行、傳唱最久的十大古琴曲之一。

初聽這首曲子的時候,我在敦煌。看著漫天飛舞的黃沙,遠方的陽關古城遺址傳來這首略帶惆悵,綿延悠長。剎那間就喜歡上了古琴!回來後,輾轉幾次之後終於找到一位古琴老師。慢慢開始學習古琴,在老師的指導下彈奏這首《陽關三疊》。每次彈奏時候的心情都不一樣,這也許就是古琴能夠流傳千年經久不衰的原因所在吧。

希望這樣的回答能讓你滿意,更希望你也能喜歡古琴。


靚姐兒聊絲路


她比四疊少一疊。


用戶4192861934469


“陽關三疊”一般指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此詩是王維送朋友去西北邊疆時作的詩,後有樂人譜曲,名為“陽關三疊”。詩題又名“送元二使安西”。元二奉朝廷之命出使安西都護府,王維到渭城為之餞行,故作這首七絕。

王維的這首詩之所以被稱為“陽關三疊”,其實有好幾種說法,我個人更偏向於叫“三疊”是因為同一個曲調要反覆疊唱三次。由於這首詩語言樸實,形象生動,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別之情,在唐代便被譜成了《陽關三疊》,後來又被編入樂府,成為餞別的名曲,歷代廣為流傳。



星花木蘭


是我國一個古曲名,是唐代王維的《送二元使安西》等!


龍向輝


《陽關三疊》為中國十大古琴曲之一。也是中國古代傳統民族音樂作品中的精品,千百年來被人們廣為傳唱。這首樂曲產生於唐代,是根據著名詩人、音樂家王維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譜寫而成的。因為詩中有"渭城"、"陽關"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陽關曲》。大約到了宋代,《陽關三疊》的曲譜便已失傳了。所見的古琴曲《陽關三疊》則是一首琴歌改編而成。


周明華


《陽關三疊》是王維送友人去關外服役,與之惜別的詩作。全詩三段,反覆使用一個曲調,故為三疊。“勸君共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為膾炙人口,傳唱經久不衰的佳句。


西嶺


是一首古琴曲,又陽關曲、渭城曲,因為全曲三段基本是一個曲調變化反覆三次,故此命名。


價值管理有新知


一、關於《陽關三疊》的曲目背景

《陽關三疊》,又名《陽關曲》、《渭城曲》。其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的詩句出自唐代詩人王維(699—759)七言絕句《送元二使安西》譜寫的一首著名的藝術琴歌。王維的詩是為送友人去關外服役而作,譜入琴曲後又增添了一些詞句,加強了惜別的情調。

唐末詩人陳陶曾寫詩說“歌是《伊州》第三遍,唱著右丞征戍詞。”說明它和唐代大麴有一定的聯繫。後來又被譜入琴曲,以琴歌的形式流傳至今。

二、對《陽關三疊》中“三疊”的解讀

蘇軾論述“三疊歌法”時說“我在密州時,文勳長官到密州公幹,他說得到了古本的《陽關曲》,聲調宛轉悽斷,和先前常聽到的不同,除了第一句不疊,每句皆再唱,這才知道古本“三疊”是這樣的。到了我在黃州的時候,一次讀到白居易的《對酒詩五首》中有“相逢且募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並註明:第四聲,勸君更盡一杯酒用這個來檢驗。如果第一句再疊的話,則這一句是第五聲,現在是第四聲,那麼就可以確定第一句不疊了”。按照蘇東坡的說法,王維的詩在當時譜成曲子的時候,不是全詩反覆唱,而是後三句再唱一次。

根據清代張鶴所編《琴學入門》(1864年)傳譜,全曲分三大段,基本上用一個曲調作變化反覆,迭唱三次,故稱“三迭。”每迭又分一迭加“清和節當春”一句作為引句外,其餘均用王維原詩。後段是新增的歌詞,每迭不盡相同。從音樂角度說,後段有點類似副歌的性質。

《陽關曲》王維這首詩在唐代就曾以歌曲形式廣為流傳,並收入《伊州大麴》作為第三段。唐代詩人曾用許多詩句來形容過它,如李商隱的“紅綻櫻桃含白雪,斷腸聲裡唱陽關”等。而且有些詩人同王維生活的年代相距近一個世紀,可見這支曲子在唐代流行的盛況。

由此可見,“三疊”應該是對同一曲子反覆疊唱三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