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 立德人物|叔本華著名悲觀主義者,開創非理性主義哲學先河


LEAD 立德人物|叔本華著名悲觀主義者,開創非理性主義哲學先河


亞瑟·叔本華,德國著名哲學家。是哲學史上第一個公開反對理性主義哲學的人並開創了非理性主義哲學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論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認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運作的力量。叔本華出生於德國但澤的一個銀行家家庭,自幼性情孤僻。


LEAD 立德人物|叔本華著名悲觀主義者,開創非理性主義哲學先河


父親海因裡希·弗洛里斯·叔本華是非常成功的商人,後因發瘋,投水自殺身亡。母親約翰娜·叔本華是當時頗有名氣的作家,與歌德等文豪有所交往。他和母親的關係一直不好,隔閡非常深,最後關係破裂。叔本華繼承了父親的財產,一生過著富裕的生活,後來因肺炎惡化,他決定將所有財產死後捐獻給慈善事業。

LEAD 立德人物|叔本華著名悲觀主義者,開創非理性主義哲學先河

大學受挫


叔本華早年在英國和法國接受教育,他能夠流利使用英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等多種歐洲語言和拉丁語等古代語言。最初被迫選擇經商以繼承父業,在父親死後他才得以進入大學。1809年,他進入哥廷根大學攻讀醫學,但是把興趣轉移到了哲學,並在1811年於柏林學習一段時間。在那裡他對費希特和施萊艾爾馬赫產生了濃厚興趣。


LEAD 立德人物|叔本華著名悲觀主義者,開創非理性主義哲學先河


他以《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獲得博士學位。歌德對此文很讚賞,同時發現了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傾向,告誡他說:如果你愛自己的價值,那就給世界更多的價值吧。1814年—1819年間,在理智的孤獨中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品《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LEAD 立德人物|叔本華著名悲觀主義者,開創非理性主義哲學先河

寂寞孤獨的一生


1833年,在大學裡受挫之後,他移居法蘭克福,並在那兒度過了最後寂寞的27年。1837年,他首個指出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第一版和第二版之間的重大差異。之後他出版了多種著述。接著,他出版《論意志的自由》和《論道德的基礎》兩篇論文的合集,這兩篇是為不同科學院而作的有獎徵文,第一篇獲得了挪威皇家科學院的褒獎,第二篇沒有獲得丹麥皇家科學院的褒獎,之後他一再對丹麥科學院冷嘲熱諷,在他成名後,丹麥科學院也成了一時間的笑柄。但這本書幾乎無人問津。1844年,在他堅持之下,《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第二版。第一版此時已絕版,且未能引起評論家和學術界絲毫興趣,第二版的購者結果也是寥寥無幾。


LEAD 立德人物|叔本華著名悲觀主義者,開創非理性主義哲學先河


1851年,他完成了對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補充與說明,結果就是這篇以格言體寫成的《附錄與補遺》使他獲得了聲譽,使他瞬間成了名人。有人寫了《叔本華大辭典》和《叔本華全集》,有人評論說他是十分具有世界意義的思想家。1859年,《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三版引起轟動,叔本華稱“全歐洲都知道這本書”,在第三版序言中寫道:“當這本書第一版問世時,我才30歲,看到第三版時卻不能早於72歲。總算我在彼德拉克的名句中找到了安慰:誰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那也該滿足了。”在最後的十年叔本華終於得到了聲望,但他仍然過著孤獨的日子。陪伴他的只有一條稱作“世界靈魂”的捲毛狗爾。

LEAD 立德人物|叔本華著名悲觀主義者,開創非理性主義哲學先河

哲學希冀


1860年,叔本華因肺炎惡化去世。他在遺言中說:希望愛好他哲學的人,能不偏不倚地,獨立自主地理解他的哲學。作為一個著名的悲觀主義者,他的生活卻並不是完全隱遁,並且有些被常人所認為的自私。他也談過戀愛,也曾被稱讚為一個詼諧且能侃侃而談的人。1860年9月21日,他起床洗完冷水浴之後,像往常一樣獨自坐著吃早餐,一切都是好好的。一小時之後,當管家再次進來時,發現他已經依靠在沙發的一角,永遠地睡著了。叔本華影響了尼采、薩特等諸多哲學家,開啟了非理性主義哲學。叔本華是少數維特根斯坦閱讀並欣賞的哲學家之一。同時尼采也十分欣賞他的作品,曾作《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作為紀念。


LEAD 立德人物|叔本華著名悲觀主義者,開創非理性主義哲學先河


瓦格納把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獻給叔本華。莫泊桑稱他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夢想破壞者”。國學大師王國維的思想亦深受叔本華的影響,在其著作《人間詞話》中以叔本華的理論評宋詞;還曾藉助其理論發展了紅學,成就頗高。LEAD人物君想說,叔本華在其著作當中反覆強調了孤獨這一品質,他說:“青年人最先需要上的一課,就是要學會承受孤獨,因為孤獨是幸福、安樂的源泉。”作為青年人,我們要潛心修煉硬本領,耐得住寂寞,與自己和解。總之,叔本華是人類發展中閃耀的恆星,他的理念永遠值得我們青年人去深深思索、細細研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