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呻吟語》言意精徹古今罕見

《呻吟語》是明代晚期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呂坤的代表作。是一部探討人生,關乎治國修身,處事應物,含義深遂,哲理精徹的語錄體、箴言體文集。被觀代學者譽稱“古今罕見的修身持家,治國平天下的指南性書籍”。

《呻吟語》言意精徹古今罕見


呂坤(1536一1618)。《呻吟語》是呂坤積三十年心血寫成的著述,該書立足儒學,言簡意賅,涉獵廣泛,行文靈活,體悟性強。包容吸納了道家、法家、墨家等諸子百家的思想精華,針對明朝後期由盛轉衰出現的各種社會弊病,提出習興利除弊、勵精圖治的積極主張,從而對人生、國家、社會以及天地宇宙的各種現象,闡釋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認知,特別是修身養性方面,更加“簡重真切”、洞徹精微。申涵光說;“不可不常看”。

《呻吟語》一共六卷,前三卷為內篇,後三卷為外篇。內篇分為:性命、存心、倫理、談道、修身、問學、應務、養生;外篇分為天地、世運、聖賢、品藻、治道、人情、物理、廣喻、詞章等十七篇。《呻吟語》集寓言性、文學性、趣味性、哲理性一體,兼採眾慧,亦莊亦諧,文語長短,形隨意移。反映出作者對社會、政治、世情的體驗,對真理不懈的求索。清代著名學者尹會一稱其“推堪人情物理,研辯內外公私,痛切之至,令人當下猛省,奚啻砭骨之神針,苦口之良劑”。

"心要如天平,稱物時,物忙而衡不忙;物去時,即懸空在此。只恁靜虛中正,何等自在!

收放心,休要如追放豚,既人笠了,便要使他從容閒暢,無拘迫懊儂之狀。若恨他難收,一向束縛在此,與放失同,何者?同歸於無得也。故再放便奔逸不可收拾。君子之心,如習鷹馴雉,搏擊飛騰,主人略不防閒,及上臂歸庭,卻恁忘機得,略不驚畏。”~出自《呻吟語》

[譯釋]我們們心靈就像天平一樣,在稱量物體時,天平上的物體忙來忙去,而稱杆卻一點也不忙亂。沒有物體時,自然懸空,處於清靜空了之中,無擾無驚多麼自在。

人的心情也需要靜寂下來,不能像野外的豬兒追逐亂跑。君子的心靈,就要像教練雄鷹和訓導野雉一樣,位憑它們博擊飛騰,主人沒有防範和阻擋的行為。等它們飛回臂膀上或落在庭院的時候,顯得悠閒自在,飛騰時的艱險和圈套都已放下了。

《呻吟語》言意精徹古今罕見

(作者呂坤畫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