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戰疫|樊巧玲:我不僅是一名護士,更是“先頭部隊”戰士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湖北告急。為響應“全國一盤棋”的號召,從1月24日起,浙江省先後派出17批次共2018人組成支援湖北醫療隊,奔赴湖北省武漢、荊門、荊州三地救治患者。

面對疫情大考,我校元培學院07級校友、浙江省首批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緊急醫療隊隊員、紹興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監護室主管護師樊巧玲和05級校友、浙江省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紹興市中醫院神經內科主管護師陳宴有召必戰,衝鋒陷陣,勇挑重擔,出色完成了武漢市第四醫院(普愛醫院)古田院區和黃陂方艙醫院、蔡甸區醫院馳援使命,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

樊巧玲:我不僅是一名護士,更是一名“先頭部隊”的戰士

“護士長,我能去嗎?我想報名!”1月24日,農曆大年三十,剛結束前夜班正準備趕往嵊州老家過年的護士樊巧玲,在看到醫院發佈的馳援武漢的通知後,又一次毅然放棄了這個渴望多年舉家團圓的日子。請戰、簽名、摁手印,宣誓,培訓,送別,瞞著父母的她,再次換上戰袍,與141名戰士一起火速出征,趕赴荊楚,扛起了浙江省醫療隊馳援武漢以來最艱難的時光。

“選擇無畏!”談起報名初心,有著多年從事重症醫學和H7N9禽流感救治工作經驗的樊巧玲告訴記者,早在集結號吹響前,自己就已主動加入了單位組建的抗冠先鋒隊,同時時刻關注著從武漢協和醫院朋友那傳遞而來的最新疫情戰況;緊急戰報一拉響,自己便第一時間無條件加入了戰鬥。身為醫務人員,於她而言,這既是責任和使命,也是本分和擔當。

身边的战疫|樊巧玲:我不仅是一名护士,更是“先头部队”战士

在病區戰鬥的樊巧玲

乘抵武漢,已是正月初一凌晨,武漢飄起了細雨,寂靜的街道冷清又暗藏危險,防疫氛圍格外濃烈。“疫情很嚴重,武漢的實際情況也比我們想象中的更為複雜和嚴峻,晚上睡覺時,我們還能聽到酒店樓下小區裡傳來的一陣陣哭聲和一遍又一遍‘武漢加油’的吶喊聲。”樊巧玲動情地描述初到武漢時的情況。

武漢市第四醫院(普愛醫院)古田院區是武漢市政府部署的七家定點收治發熱患者的醫院之一,收治的主要是輕重症患者,其中重症偏多。在重症隔離病房,樊巧玲既要熟悉新的電腦系統、新的工作流程和病患情況,又要扮演消毒員、護工、患者家屬、搬運工的角色。每天除落實治療任務外,還要為患者清潔、喂藥、翻身、擦大便等,甚至往返將六七十斤的氧氣罐從一樓搬至十八樓。防護服幹了溼,溼了又幹。

每天戰鬥,面對的是不一樣的故事。上班第二個晚上,樊巧玲團隊就經歷了一次失敗的搶救,一度令她灰心和無奈。“當時那位患者阿姨一直哀求我們救她,希望能轉到金銀潭醫院,想要活下去,可是無法轉院,病情危重,再加上病房環境有限,醫療條件跟不上,只能無奈地看著她走,明知道她回不來了,可大家還是極力在搶救。”說到這,樊巧玲嘆了口氣。

身边的战疫|樊巧玲:我不仅是一名护士,更是“先头部队”战士

在病區與戰友合影(樊巧玲:圖右)

又有一天交班時,樊巧玲被告知,16床阿姨的愛人在其他醫院離世了。自收到噩耗起,這位阿姨就在床上靜坐了許久,不說話、不睡覺、不吃也不喝,靠著安眠藥勉強維持著睡眠。走進病房的時候,樊巧玲沒敢打擾她,輕輕幫她蓋好了被子。分飯時,樊巧玲忍不住安慰她:“阿姨,飯可口嗎?不吃飯肯定不行,真不想吃飯,我就給你拿牛奶。你的愛人雖然離開了,但他肯定希望你能康復出院,你的孩子也還在等你,想哭就哭出來。”

反覆勸說下,阿姨終於哭出了聲。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剛開始少量進食,阿姨的痔瘡又發作了,血流不止,強烈的刺痛感讓她坐立不安,心細的樊巧玲反覆詢問後看出了端倪,特意從十八樓跑到藥房領用痔瘡膏,從開藥到用藥,短短几分鐘時間,阿姨又是哭又是笑,對這份家人般的關心和呵護感動不已。

身边的战疫|樊巧玲:我不仅是一名护士,更是“先头部队”战士

在古田院區門口,紹興市人民醫院馳援武漢醫療團隊合影(樊巧玲:左二)

截至3月18日,武漢市第四醫院(普愛醫院)隔離病房全部清空關閉。浙江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累計收治患者293人,其中重症156人,危重症64人,治癒出院231人。收治住院患者比例達浙江省所有支援湖北醫療隊的26%,診療重症、危重症患者比例分別達29.5%和29%,治癒出院患者達42%。人數不足十分之一的隊員,完成了近30%的工作量,受到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讚賞。

“返浙第一天,我認真看了下視頻中的爸爸,他的頭髮又白了很多。媽媽說,今晚爸爸終於可以睡個好覺了,女兒回來了他心裡的石頭也就落地了。”說到這,樊巧玲哽咽了,“本以為考上醫護專業,就可以更好孝敬父母,沒想到陪伴始終缺席,還是父母體貼我的更多。”目前,樊巧玲和隊友們已凱旋返浙,正在湖州安吉進行集中隔離療養。

陳宴:征戰方艙,迎接勝利的曙光

到武漢整整40天了。每天繁忙的護理工作結束後,深夜回到酒店用手機看一段烹製小龍蝦的視頻,再吃上一頓飯,哪怕只是一碗泡麵,就是陳宴一天當中最幸福最輕鬆的時刻了。

疫情就是衝鋒號。2月9日凌晨3點,剛許下“馳援武漢”生日願望的陳宴,如願接到紹興市中醫院院領導的集結詔令。她二話沒說聞令而動,匆忙準備行李物資,與浙江省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一道火線出征,緊急趕赴湖北武漢疫情防控一線。她笑著告訴記者,這是她人生中實現得最快的生日願望。

身边的战疫|樊巧玲:我不仅是一名护士,更是“先头部队”战士

出征

經過全面的崗前培訓,在抵達武漢黃陂的第二天,陳宴所在的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立即在黃陂第一中學體育館內籌建方艙醫院——黃陂方艙醫院。這裡收治的均為輕症、普通型患者,均由來自浙江省各個地區的醫療隊接管。陳宴和隊友們負責的部分病區以觀察治療為主,每天在交接班後,開始巡視病房,瞭解患者病情、情緒狀態和生活需求等,然後測量生命體徵,處理醫囑。從換上戰袍到走出方艙,每天平均10個小時下來,耳朵、鼻尖和鼻樑就被壓的腫痛,中途還不能進食不能上廁所,只為更好護理病人。

身边的战疫|樊巧玲:我不仅是一名护士,更是“先头部队”战士

做好水膠體防護措施

方艙醫院的患者多為各地分散隔離的和正規醫院重症治療症狀轉輕的,除藥物治療和精細護理外,醫護人員給予患者更多的是人文主義的心理支持和防護。休息間隙,艙內時常會有各類互動的娛樂表演。“阿姨們,我教大家一套中醫養生拍手操,我們一起活動活動!”吃完飯,陳宴教起了拍手操,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高難度的動作,大家在互動中齊喊口號,緩解焦慮,眼睛裡多了一份笑容和自信,身心也放鬆了許多,整個方艙擰成一股繩,湧動著一股團結一致對抗病魔的信心和力量。

告別黃陂,橫渡長江。2月19日晚,陳宴所在的醫療隊接到了新的命令:轉戰第二戰場——蔡甸區醫院。突如其來的消息讓隊員們有點措手不及,沒有過多的思考和詢問,大家立即整理裝備,以戰地式醫院的雷神之速,投入更大的戰鬥。

在武漢奮鬥的日子,陳宴和隊友們每天都浸泡在“中藥味”裡,還時常為病患趕製中藥足包,甚至為節約醫療物資,利用休息天將隔離衣裡面的無紡布包布縫製成靴套,雖然苦,但陳宴說,大家都不願意輕易說出那個字,每個隊員都很積極樂觀面對,因為大家堅信,待到櫻花盛開時,越過黑暗逆光而來的,都是美好和驚喜。

身边的战疫|樊巧玲:我不仅是一名护士,更是“先头部队”战士

3月7日,一覺醒來的陳宴收到黃陂方艙醫院工作人員的喜訊——黃陂即將閉艙!3月8日,又傳來捷報,黃陂告捷!3月10日,武漢各家方艙醫院全面閉艙,完成歷史使命。3月19日,隨著湖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好轉,浙江醫療隊首批迴撤隊員,踏上返程。然而對於親友們的關心,陳宴卻說,還不是鬆勁的時候,還將繼續堅守使命,迎接最後勝利曙光的到來。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來自家人、醫院和各界強大的後援團送來的“暖心禮物”,讓陳宴感到分外溫暖。最近,陳宴所在的浙江省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先進集體榮譽稱號,連軸轉了幾天的她終於可以鬆口氣,好好欣賞春天的武漢。“疫情結束之後,我想好好回家陪陪家人。來年,我們再一起欣賞武漢的櫻花。”陳宴說。

採訪恰值元培學院建院二十週年之際,陳宴回顧了在母校的青春記憶,表達了對母校的感激之情:“母校給了我最燦爛的青春、最美好的憧憬、最浪漫的情懷、最美好的回憶……母校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所給予我們的是無法衡量的價值。無論是專業知識,還是品德和行為,在校期間都得到了不斷提升和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的每一點進步,都得益於老師們的責任心和她們為人處事的感染力,感謝母校!”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褪下溫柔,換上戰衣,他們以無畏勇氣和大愛仁心,為蒙受傷痛的荊楚大地和身陷傷痛的人們點亮了希望和光明,青春的臉龐,留下了“天使的印痕”。致敬這些“新時代最可愛的人”!致敬“最美的天使”、“真正的英雄”!

——來自浙江日報起航號“紹興文理學院”頻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