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留學,和以前不一樣,別混為一談,甚至標榜為先驅者

以前留學,多數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小編寫出來絕對是敏感詞的先烈們,以周爺爺為代表,真的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另外以黃大年,詹天佑為代表的科學家

現在的留學,和以前不一樣,別混為一談,甚至標榜為先驅者

雖然,在錢鍾書先生的《圍城》裡,也有一些魚目混珠的,但不是大多數

現在的小留學生,多數是為了繞開高考,走捷徑

我身邊認識的人沒有早早辦理這個業務的,但是,我在街邊的廣告上看到一些。

現在的留學,和以前不一樣,別混為一談,甚至標榜為先驅者

我想提出的一個問題是,義務教育階段出去的小孩,在國外是否能接收到足夠的愛國主義教育,如不能接受到,那不就構成了不完全履行義務或者履行義務瑕疵?

他們如果上了我國的頂尖學府,以後參加工作,去了核心部門,是否有風險?

我認識去國外上研究生的,這個我認為可以接受

我有同學上了美國的南加州大學的研究生,這個學校的世界排名不高,但是個好學校,家裡有條件,可以考慮。在國內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完整的義務教育,出國深造一下,經濟條件允許,無可厚非。

只要父母如實向組織報告經費來源和孩子出國情況,就可以接受。


現在的留學,和以前不一樣,別混為一談,甚至標榜為先驅者

現在有的同事計劃孩子高考就考外國的名校,我以前沒有遇到過,所以,我不發表意見了。不過,目前我覺得,大學不屬於義務教育階段,在教育上沒有問題。但高考年齡還未滿18歲,考慮孩子也屬於未成年,出去闖世界,也可能有點不妥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