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痛點解難點 鼓幹勁強信心

冬去春來,萬物復甦。2個多月的戰“疫”,我們已經看到勝利的曙光。而今,隨著各地疫情逐步解封,復工復產的腳步逐步加速邁進。因疫情逝去的損失如何彌補?一項項政策紅利的釋放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趕早 抓早 拼早

本報記者 公保安加

由東而西,各地春耕備播有序展開,海東市83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復工,海西208個項目助力全省復工復產大局……從瀚海戈壁到千里牧野,從三江源頭到河湟谷地,來自企業車間、項目工地、田間地頭和廣闊草原的沖天幹勁在全省各地激發著分秒必爭開工復產的無窮活力,映出一幅趕早、抓早、拼早的新景象。

找痛点解难点 鼓干劲强信心

德令哈市柯魯柯鎮各種備耕物資儲備充足,為確保春耕備播如期進行,促進農牧民增產增收奠定堅實的基礎。本報記者 蘇烽 攝

找痛点解难点 鼓干劲强信心

海晏縣紅河灣工業園區的青海華特瀝青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把SBS改性劑(改良瀝青性能的原材料)卸至廠區。 本報記者 尹耀增 攝

找痛点解难点 鼓干劲强信心

海東市83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 本報記者 李興發 攝

政策紅利 為復工復產增信心

“疫情發生後,產品無法正常發運,庫存積壓。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響,緩解資金壓力,及時消減庫存,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開發區管委會積極幫扶協調,對接下游青海比亞迪、青海時代新能源兩家公司消化庫存,消解了我們的壓力,同時也提振了全體員工的信心,確保了穩定生產。”3月19日,在西寧市復工復產政策兌現會場,青海諾德新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的話語讓在場的每一位與會者都對今後的前景又增加了幾分信心。

自復工復產“快捷鍵”摁下,全省各地企業開足馬力,儘自身最大的努力,擺脫疫情影響,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穩步向前。而為了讓企業能夠安心復產復工,加油鼓勁,在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出臺的政策措施的同時,全省各級政府也積極出政策,想對策,為企業提供堅實有力的保障。

西寧市分級分類制定支持政策,制定22條《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和推動重大項目開復工的政策措施》,進一步細化分解成74條具體措施,明確辦事流程,確保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疫情可防可控、復工有標準可依;同時結合西寧市實際,下發減免疫情期間房屋租賃費用、進一步強化要素保障等通知,助力企業輕裝上陣,有序推進企業商業開工開業和重大項目開復工。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在全州組織開展企業間、行業間,尤其是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間的上下游對接工作,鼓勵企業在保證質量和同質同價的情況下,優先採購州內產品。協調天然氣、電力及各金融機構出臺各項措施,在特殊時期加大對全州企業的氣、電和資金等生產要素的保障力度,保障企業穩定高效生產。

海東市印發《關於做好疫情防控幫助工業企業儘快復工復產的通知》《關於對全市重點工商企業開工開業及重大項目開復工情況進行督導的通知》等文件,全力推動企業和重點項目開工復工、各類商貿業有序開業。同時,建立了信息報送機制,及時報送項目推進情況,並由市級領導帶隊,對各縣區開復工情況進行督導,確保了開復工各項政策的落實。

……

各地一項項具體幫扶措施的出臺,解除了企業的後顧之憂,增強了企業的信心和底氣。全省各地在短時間內迅速掀起復工復產浪潮,形成了復工復產指數高居全國第一的良好局面。

服務前移 給復工復產添動力

受到疫情影響,企業復工復產遭遇重重困難。及時幫助企業紓困解難,是穩定企業生產,保持經濟社會發展穩步向前的定心丸。

這幾日,青海濮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6萬噸電熔鎂2臺電熔爐已經恢復正常生產,原料供應基本能夠滿足生產所需。“原料供應還真要感謝政府從中協調。”公司總經理彭文生回想起復工復產的過程,不由得發出些許感嘆。

針對硅鐵企業因焦炭原料供應受阻影響到企業復工復產的問題,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及時向焦炭供應地區協調對接焦炭正常供應、焦炭運輸線通暢等事宜,確保硅鐵企業焦炭充足供應。

制定出的政策措施不能只是白紙黑字,必須精準對接,讓企業明明白白,並充分融入到生產經營之中,成為企業復工復產的助推器。

西寧市成立的幫扶工作組持續深入各縣區、各園區,就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和推動重大項目開復工的省級27條措施和市級22條措施等政策措施落實情況予以指導,現場辦公解決困難問題。每日收集彙總涉及重點項目推進、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建築施工開復工、農業生產、限上商貿流通復業、金融機構服務等保障情況和熱點問題,為企業紓困解難。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對企業開工準備、原輔材料供應、外地務工人員到位、防疫物資籌備等進行逐一摸排, 針對假期結束企業員工陸續返崗的實際,加快暢通人員和物資流通。抽調相關部門骨幹力量組成34個工作組,入駐34家重點企業開展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幫扶工作;安排32個州級領導聯點102家企業現場辦公,督促幫助企業儘快開復工。同時,全州各市、縣、行委也派出幫扶工作組,採用“一企一策”“一事一議”的方式,全面協調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各類問題,為企業穩產復工提供要素保障。

海東市及時開通了復工復產服務熱線、網站、微信群和交通運輸保障專線,組建了分撥中心和復產復工工作信息微信群,全市各縣區和市政府各部門協同聯動,形成合力,有效解決了企業在復工復產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全省各地政府抓住企業的痛點難點,主動對接,主動幫扶,主動解決,當好企業的“孃家人”,讓企業安心生產經營。

因地制宜 促復工發展奪雙贏

企業所處地區的不同,意味著政府幫扶需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制定適合本地區發展需求的舉措。

海西州作為全省發展循環經濟的主戰場,全省工業經濟的“壓艙石”,在全力抓好工業經濟穩定發展的同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提升政務服務“一站式”功能,增強了企業發展信心,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從政策扶持、簡政放權、創優發展環境、降低企業成本等方面,加大對企業生產要素保障的優惠支持力度,全方位為企業“鬆綁”,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而西寧市作為全省消費的中心區域,需要通過第三產業的恢復經營,來釋放因疫情被抑制的消費,從而為第一、二產業提供消化產能的渠道。

因此,西寧市落實商貿企業專項補助資金1294萬元,積極對接省商務廳對送餐企業、電商平臺等39家企業給予資金補貼;對28家批發市場、重點商超等企業給予50%的物流費用補貼;對62家批發企業、重點商超、農貿市場等企業給予50%的房租補貼或資金獎勵;對399家在疫情期間堅持經營的限額以上企業給予每家1—2萬元的防護消毒用品補貼。同時,開展“2020年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等網上招聘活動和“10+N”就業服務系列專項活動,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保單位執行免徵、減半和補貼等優惠措施。

如今,全國海東籍拉麵店共17860家,從業人員177647人。在關注本地企業復工復產的同時,外出打拼的拉麵人同樣得到了來自家鄉的支持。

海東市積極研究制定了支持拉麵產業發展“十條措施”,積極引導返青拉麵務工人員儘快返程,有序組織拉麵店開業運營。與海東建設銀行達成“疫情後貸款扶持、貸款展期緩息執行、大數據平臺線上‘拉麵貸’試點、聯合培訓、簽訂合作協議”五方面意向,為青海拉麵高質量發展提供金融助力。在疫情期間,各拉麵駐外辦事處和相關單位積極幫助拉麵從業人員就近到輸入地的快遞公司、商場等其他地方就業,同時積極與當地民宗部門協調為拉麵店減免房租。

找準定位,因地施策。全省各地政府均根據自身發展需要,給予所在地企業精準幫扶,這不僅讓企業有了歸屬感,同樣也進一步為當地發展提供了助力,實現了企業復產復工,當地經濟社會穩步向前的雙贏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