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近——樱桃红遍蔷薇绿,春归只觉心戚戚


清明近——樱桃红遍蔷薇绿,春归只觉心戚戚

父亲在疫情期间去世了,按照政府有关部门要求,骨灰一直寄存在殡仪馆。清明临近,可父亲还不能入土为安,桃花红遍,蔷薇绿满墙,这样的春天却难掩哀思绵绵。写一首《悼怀》,哭一哭我的老父亲。

惊起方知是死离,追思肠断泪决堤。

樱桃红遍蔷薇绿,春归只觉心戚戚。

嗟叹疫祸难为安,何时返乡仍迷离。

奈何天人遥相望,魂梦自此两依依。

清明近——樱桃红遍蔷薇绿,春归只觉心戚戚


纪念我的父亲

有一次我跟父亲说,你就没喜欢过我。他说,瞎说,不疼你咋长大。我绞尽脑汁想了想,想起小时候父亲带我去打草。

那时家里养猪和牛羊,每天都要到地里打草。有一天傍晚,父亲说要带着我,我便提了个小篮子跟着去了。在大埝梗下,父亲找到了一片草源,便一头扎了进去,草高到看不到他。我本来是要帮忙打草的,可是周围那些蒺藜草太可怕,把我的脚腕都划伤了。也是旁边那些野花太诱人,紫花地丁、苦菜花,还有毛毛草,我喜欢那些毛毛,一根一根揪下来,编成一只只小兔子。

回家的时候,父亲走在前面,那一箩筐的草像一座小山,把他的腰压得弯弯的,我追在后面,根本看不到他,只看见一座绿色的小山在迅速往前移动,我提着装着花草的小篮子,一颠一蹦地唱着《小草》。

印象深刻的是挨父亲的打。大概是上五六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让写家长评语,每次考试成绩我都很好,所以我开心地晃着那个小红本对父亲说,这次您想点新鲜的话写,别总写那句“望老师严加管教”父亲大概是想跟我逗着玩,拿过小红本煞有介事地说,好,我就写打爹骂妈,表里不一。那时,我是班长还是课代表,是老师同学眼里的好学生,这样写我可不干,我就恼了,去抢小红本,然后父亲也恼了,把我打了一顿,我哭得恨不得去死,妈哄我,然后,我和妈都被关在了门外。

清明近——樱桃红遍蔷薇绿,春归只觉心戚戚


类似这样的事情好像发生过好多回,小时候我总是哭,不是因为这个就是因为那个,说父亲暴躁吧,几个姐姐都没挨过打,说我任性吧,毕竟是那么小的孩子,这一点我一直对父亲有看法。也说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时的记忆,大多是左右邻居打架的事情,鸡飞狗跳的场面,那时这些时不时就来上一出。

步入社会,一直波折不断。人生际遇难料,人在翻过一座山后就会想着翻越另一座山,从小到大,我觉得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超越,总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总觉得我的人生还可能有另一种可能。33岁那年,我开始思考人生的终极目标,我猛然间发现,儿时的梦想就是我的终极目标。那一年,我开始写作,决定要圆了成为一个作家的梦想。

我开始在报刊上大量发表作品,这给我带来一线生机,仿佛找到了生命的依托。我开始乐此不疲,加班加点不舍昼夜,这些成绩对于我来说是激动人心的,对于父亲来说也是激动人心的。记得父亲拿着那本刊发了我两篇文章的《百家故事》,在目录里找我的名字,父亲窝在沙发里,戴着老花镜,读得认真。读完也没说什么,笑笑,我从他的表情上看出自豪。父亲说,说不定,以后能有发展。

后来我在学校发展得还不错,父亲似乎算是对我放心了。

可是,他却老了,病了,头发花白。他患脑梗之后就不再到外面去理发了,我买了电推子,隔三两周就为他理一次。那时,爸爸的性格就像他的白发一样柔软,他温言软语问我工作,问孩子,问我的文章。以至于每当我提起父亲脾气暴躁,孩子们都不信。经历过一些坎坷浮沉之后,我也渐渐明白父亲和父亲那样的人在生活的压力下那种暴躁的发作。

去年,爸爸已经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我们轮班伺候。工作中,我遇到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当时,我真的觉得撑不过去了,山雨欲来风满楼,乌云压城城欲摧。我什么也干不下去,吃不下饭,恐惧、忧虑、厌烦充满了我的心。

清明近——樱桃红遍蔷薇绿,春归只觉心戚戚


那天去看望父母,我躺在父亲身边,无力地看着屋顶。他问,还没解决好吗?我嗯。爸说:别怕,不要怕,越怕越不行!他躺在床上,语气就像拼尽全力在跟那个小人对峙。我想,不要怕,这是他一生的经验,在困难面前,选择无畏,无论西东。

父亲的一生是乐观的一生,即使后来瘫痪在床,他也很省事,吃喝拉撒,仅此而已。本来看着精神状态很好,却没想到疫情期间突然发病。让我们遗憾的是,在父亲最后阶段,总觉得是个拉肚子,总觉得去医院有疫情风险,没能给父亲较好的治疗。

再回到老家,深感物是人非,风风雨雨几十年,一路有父亲的陪伴。以后的路,得自己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