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模連載】(三)侯三

【勞模連載】(三)侯三

【勞模連載】(三)侯三

前言

新中國建立70多年來,清水河縣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項事業都取得了輝煌成就,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回首過去,全縣各族人民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同舟共濟艱苦奮鬥,尤其是不同時期不同行業的勞動模範,勇立潮頭無私奉獻,奏響了一曲曲建設美好家園的勞動讚歌。

孫虎原老師收集整理並執筆撰寫了建國以來清水河縣省部級以上20個勞模事蹟。宣傳勞模事蹟,目的是繼承和發揚偉大的“勞模精神”,激發廣大幹部群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進取埋頭苦幹,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活力清水河“公眾號【勞模連載】專欄將於每週三、週六更新,敬請關注。


【勞動模範事蹟連載】(三)


劉少奇接見過的後勤工

——記城關鎮第一小學侯三(1928—2002)

【勞模連載】(三)侯三

侯三,出生於1928年,城關鎮人,中共黨員。曾在清水河縣完全小學(城關鎮第一小學)從事後勤工作。

1949年6月,清水河縣解放。當時的完全小學有師生200多名,翻身做了主人的社會各界人士對子女上學的願望很強烈,學生迅速增加。學校廢除舊的思想體系,管理逐步走向正規。1952年,學校根據發展需要,計劃配備一名專職後勤工,校長多方瞭解,選準了年僅24歲的侯三。

侯三在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38年,直到退休。

那時的後勤工,負責打掃校園、辦公室、廁所的環境,上下課打鐘,給老師燒開水,冬天劈柴卸炭,燒所有辦公室的火爐,採購教育教學日常用品……總之,學校雜七碎八的營生,幾乎都在他一個人身上擔著。

侯三是個勤勤懇懇、愛校如家的人。每天,第一個到校的是他,最後離校的還是他。課餘時間,他總是巡視在校園裡,及時解決學生之間的糾紛以及其它意外事情。碰到學生丟失的東西趕緊撿起來,再想方設法物歸原主。低年級學生偶爾生病,他經常揹著到醫院就診,或者揹著送回家。

冬天,輪流值日燒火爐的學生要冒黑到校,挨凍又不安全;而且多數孩子弄不了柴火,搞得滿教室煙塵,嗆得直咳嗽。侯三索性把全部教室燒爐子的事攬過來。他頭天放學後把爐灰倒淨,擱好燃柴,第二天五點就來到學校,一個教室一個教室地點著。等學生到校,教室已經暖烘烘的了。

【勞模連載】(三)侯三

校舍房頂漏水、牆壁泥皮脫落、學生課桌破損、地面補修等等,凡是他能做的,不要校長吩咐,他利用星期天或寒暑假及時完成。實在做不了的,才彙報學校請匠人。就此,每年給學校節省一大筆開支。大家看他披星戴月地操勞,提議學校給點補貼,他從沒要過。

侯三天生勤快,性格開朗,樂於助人。老師們有個拉煤、抬土豆、修房子之類的體力活兒,只要喊一聲,他有求必應。慢慢地,老師們都把他當兄弟看待,有什麼想法也願意跟他交流。

不管在校院還是垃圾堆裡,侯三隻要碰到稍長一點的粉筆頭就撿起來,年復一年積攢起好幾箱。有一年市場上買不到粉筆,老師們拿白泥寫字。是他的粉筆頭解決了燃眉之急。

一次夜晚下著細雨,他例行檢查完學校各處安全後摸黑回家,不慎掉進路旁的山藥窨子,一條腿受傷,疼得難以邁步。但他沒請一天假,拄著根棍子一瘸一拐到學校上班。

侯三沒念過書,他覺得成天和老師學生打交道,認不得字不稱職,於是利用空檔時間自學,經常坐進教室裡跟班聽課。遇到不會的,摸著老師和學生就問。就這樣他從一字不識到後來能閱讀報紙和小說。

【勞模連載】(三)侯三

(圖中二排右二為侯三)

當時當地,無論是在家長中還是社會上,只要提到侯三的名字,無不交口稱讚他平易近人、克勤克儉、大公無私、樂善助人的老黃牛精神。侯三同志工作期間,曾多次出席烏蘭察布盟和自治區表彰大會。1960年,他被評為全國文教系統勞動模範,在北京開會受到劉少奇主席的親切接見。


【勞模連載】(三)侯三

孫虎原,清水河縣教育局退休教師,愛好文學藝術,撰寫了大量反映清水河地方人文的作品。已出版散文集《年輪上的綠葉》。


審核:劉志強

【勞模連載】(三)侯三

【勞模連載】(三)侯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