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善待每位严厉的老师:14岁女儿写给妈妈12条“要求”值得深思!


请善待每位严厉的老师:14岁女儿写给妈妈12条“要求”值得深思!

开学在即:请善待每位严厉的老师,别逼老师放弃你的孩子!

疫情当前,孩子在家上网课,家庭变成了小课堂,教育就发生在家里,“家长”“老师”两种角色一肩挑。

老师电话不断,微信不停,甚至有的家长已经把老师的微信拉入了黑名单。累了老师,苦了家长,让不少家校联系苦不堪言。

其实,老师也有些话想对家长说,也希望您明白其中的道理。

接纳你孩子的老师,就是在爱你自己的孩子,时刻与您保持联系,询问孩子学习近况,就是在关心你孩子的学习情况。老师也不希望你的孩子因疫情而落后于他人,而更希望在这种特殊的时刻,弯道超车。

读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唐僧没有紧箍咒,孙悟空一辈子都是泼猴。”

这就相当于如果老师放任孩子调皮捣蛋,不闻不问,不管不教。你倒是轻松了,但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不难想象。

戴在老师身上的镣铐,终究会锁住孩子的前程。所以请善待每位教师,特别是那些为您孩子好,对您孩子严厉的老师。老师越严厉,为孩子着想的心就越真诚。

请善待每位严厉的老师:14岁女儿写给妈妈12条“要求”值得深思!

01

家长赢了老师

很可能会输了孩子

问过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会不会因为家长的原因改变对孩子的态度?

这位老师笑着说:“你是想问如果家长跟我关系好,我会不会对他孩子更上心;如果家长为难我,我会不会不喜欢他孩子?”

“没错,就这个意思!”

他沉默了很久才回答:“肯定会的。”

老师也是人,也有感情,与其亲近那些诋毁他、羞辱他、瞧不起他的家长和孩子,他更愿意看重那些信任他、配合他、接纳他的家长和孩子。

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并不仅仅取决于孩子,甚至可以说,受家长的影响大一些。

见过很多家长,不管老师做什么,安排什么,老是在质疑、刁难,仿佛天生就跟老师敌对似的。

在这种对峙下,孩子的教育一般都是失败的。

家长只有和老师沟通好,配合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一起把孩子的教育做到最好。

亲爱的家长们,别再逼老师放弃你的孩子了。

02

对不起

老师不可能太温柔

有人问鹰:“你为什么到高空去教育你的孩子?”

鹰回答说:“如果我贴着地面去教育他们,那他们长大了,哪有勇气去接近太阳呢?”

老师或许就跟鹰一样,会有点凶,会很严厉,会严格要求孩子,甚至让孩子有点害怕。

可老师的严厉,正是对孩子的期待。

如果老师不严厉,完全不管孩子的学习,也不在意孩子上课不听课,回家不写作业,那么孩子只会越学越差。

教育本就是一项严肃的事业,身为老师必须对孩子严格,这是我们的责任。

正因为相信孩子能做到,老师才会严格要求,不断提高标准,为的就是让孩子做得更好。

老师的严厉,本质上是爱孩子的表达。

03

老师严厉背后

都藏着最深的爱

还记得电影《老师·好》中,那个严厉到苛刻的苗老师吗?

他动手抹去女同学的口红,他罚抽烟的男同学站一整天,他没收了“武侠迷”的所有小说,他把“小混混”赶出了课堂......

请善待每位严厉的老师:14岁女儿写给妈妈12条“要求”值得深思!


换做今天,这个老师可能早就被投诉,被处罚了。

可就是这样一位不近人情,严肃古板的老师,却让很多人红了眼眶。

其实这部电影很值得每位家长和孩子一看。

老师在教授孩子知识的同时,也在教导他们做人的道理,因此,老师本应更有权力管教孩子。

有一位严厉的老师站在孩子身边,那是一件幸事,因为孩子行差踏错的每一步,都尚有往回走的机会。

好老师的关键不仅在于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把孩子塑造成为更好的人。

老师未必完美,但想让孩子上进,为孩子着想的心,一定是最真诚的。


04

有远见的老师

都带点绝情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说过这么一段话:

如今的教育对孩子不断让步,给他们更多快乐,更多游戏时间。可天底下哪有这样的教育?

孩子不如成年人明事理,必须受到管教和惩戒。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犯错是要付出代价的。

如果全社会都在让步,将来的孩子是很可怕的,将来的社会也是很可怕的。

请善待每位严厉的老师:14岁女儿写给妈妈12条“要求”值得深思!

老师不管,孩子就学不好;老师太温柔,孩子就不学好。

6-12岁是孩子人格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老师一定要狠心地管,孩子才能学好,才能成器。

现在对孩子狠一些,孩子可能吃一阵子苦,但享一辈子福。

现在纵容孩子,孩子就会快乐一阵子,受苦一辈子。

但凡有远见的老师,为了孩子好,都会狠心逼孩子一把。

05

没有完美的老师

也没有完美的家长

请善待每位严厉的老师:14岁女儿写给妈妈12条“要求”值得深思!

有句话是这么讲的:一流的父母做榜样,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三流的父母做保姆。

姑且不论这句话的对与错,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父母就是孩子最大的榜样。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怎么做的,孩子就会怎么做。

为了孩子,父母必须成为更优秀的父母,孩子才能成为更优秀的孩子。

其实不只是家长,老师也在不断成长。

老师需要理解和接纳家长,同样,家长也需要理解老师正在成长的路上。

家长和学校的关系,和老师的关系,对班级的关心,对教育的支持,这一切,都是给予孩子最直观的教育。

家长支持老师,就是支持孩子的成长,这就是最好的教育关系。


06

家长和老师相遇

是一场爱与信任的邂逅

请善待每位严厉的老师:14岁女儿写给妈妈12条“要求”值得深思!

老师、家长、孩子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

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棵树,那么家长就是养分,帮助小树扩张根系、向上生长,老师就是园丁,帮助小树修枝剪叶,实现社会化和自我同一性。

老师、家长和孩子,应该是世界上最和谐的合作关系。

一位植物学家的儿子请教老师一株不知名的植物,老师不知,让他回家问家长。

家长却没有回答孩子的问题,而是把答案交给老师,由老师为孩子解答。

并且告诉老师:希望这个问题能由您来解答,想来更为妥当。

正因为家长相信老师,把教育的主动权交给老师,孩子会更信服老师,老师也会更尊重家长,家长自然会更理解老师。

教育最需要的,是爱的引导。

家长与老师的相逢,本就是一场爱与信任的邂逅。

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爱是一样的,正因为互相信任,才能互相成就。


07

请善待每位严厉的老师

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明天

请善待每位严厉的老师:14岁女儿写给妈妈12条“要求”值得深思!

读过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对其中一段话记忆尤深:

盲目的鼓励和宽容,只能培育出温室的花朵。

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

好的老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

能够遇见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是孩子的幸运,因为他会拼尽全力不让孩子走错路,还会燃起孩子未来的希望。

老师的肩上,扛的一直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沉甸甸的重任。

一位资深的班主任曾说:“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

请善待每一位教师,特别是那些为了孩子好的,对孩子严格要求的老师。

教育需要静待花开,请给老师多一份信任,多一份理解。

支持你孩子的老师,就是在支持你孩子的成长;

接纳你孩子的老师,就是在爱你自己的孩子。

愿在疫情期间,家长和老师一起携手努力把孩子教育得更好。

请善待每位严厉的老师:14岁女儿写给妈妈12条“要求”值得深思!

延伸阅读:

14岁女儿写给妈妈的12条“要求”,值得每位家长深思!

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心理特点,随着孩子的成长,爸妈们要学会适当放手。

这是一位14岁女孩写给妈妈的12条“要求”,让我们从孩子的角度来读懂他们的心。

01

我需要帮助,同时也需要独立,即使您能替我做所有的事,也请您把它留给我自己做。

解读:孩子小的时候,妈妈帮着喂饭;孩子穿鞋的时候,妈妈帮着系鞋带;孩子去学校的时候,妈妈帮着收书包……

是的,我们是父母,我们要帮助孩子,但孩子也需要独立,他要学会怎么样照顾自己,怎么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这是他未来能独立生活的基本条件。

70分的妈妈才是成功的妈妈,不要为孩子包办所有的事情,别做孩子的全职保姆。

02

请容许我犯一些错误,哪怕您事先提醒了我。

解读:孩子犯错,其实是在学习,是在成长,家长不要因为怕麻烦就不允许孩子犯错!

当孩子犯错时,记住,不管你多生气,多恼火,一定要努力克制住情绪,不要乱给孩子贴标签,比如“坏孩子”“惹祸精”……

等到我们和孩子都心平气和的时候,再跟孩子沟通,你会更深刻地了解孩子犯错的心路历程,完全可以借机引导孩子认识世界,引领孩子自我成长。

03

请不要强迫我按照您的模式生活。

解读:我们做父母的,习惯于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并且认为这是为孩子好,是爱他的表现。

孩子虽然会按我们说的去做,但心里往往是不情愿的,这会使亲子关系产生隔阂。随着孩子自尊心越来越强,孩子会更加强烈地反抗,慢慢地,他就会变得更加叛逆、不好管教了。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他们自己的习惯和想法,父母要给到孩子自由生长的空间。

04

请自觉保护我的自尊心和隐私权。

解读:很多家长从来都不在乎孩子的自尊和隐私,常常在大庭广众之下责骂孩子,或者把孩子的隐私当成笑话宣扬出去,让孩子毫无颜面,这样的孩子,往往会自卑并失去上进心。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他们的自尊心和隐私权,父母不要因为孩子年龄小就忽视这一点。

05

如果您想成为我的朋友,那就得放下您家长的架子。

解读:家长们常常把自己放在高孩子一等的地位,端着“权威”的架子,时刻准备发现孩子的错误,并耳提面令,让他纠正。

在这样的心态下,孩子怎么可能把你当成朋友一起分享快乐和悲伤,怎么可能告诉你他的小秘密?

放下架子,用平等的态度来和孩子交流,孩子会更喜欢的。

06

请不要拿我当您的出气筒。

解读:家长们总是会承受各种各样的压力,工作上的、生活上的,还没有办法随时向他人发泄。

这时,年幼的孩子往往会被殃及,一点小小的过失被一肚子气的家长放大,找来一顿骂甚至一顿打,孩子多无辜!

家长面对孩子的时候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工作、生活上一些不好的情绪带到家庭中。

07

请不要总拿“别人家的孩子”打击我。

解读:给孩子树立榜样是为了激励孩子进步,但如果一直强调别人家的孩子有多棒有多好,孩子会觉得自己被否定、被批评,继而容易产生愤怒、自卑的情绪,故意跟父母作对。

多鼓励孩子,多发掘孩子身上的优点,不要一直和别人对比,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

08

多一些建议,少一些命令。

解读:命令的语气会让孩子产生压迫感,也会让孩子失去主见,多给孩子建议,孩子会学会自己思考,也有利于父母子女之间的沟通。

09

请不要第101次告诉我,某件事该怎么做。

解读:“啰嗦爸爸妈妈”总是最令孩子厌烦,无论孩子做什么,他们总喜欢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但孩子往往对这种说教很反感,他们会认为爸爸妈妈不理解他们,情绪还会更加糟糕。这样的爸爸妈妈很容易会让孩子想要逃离、叛逆,严重影响亲子关系。

爸爸妈妈们,请相信孩子,给孩子独立尝试的机会。

10

我不仅会学习学校教授的知识,还会学习您身上表现出来的东西,包括您的坏习惯。

解读:这说明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孩子不仅会模仿父母所说的话,还会学习父母所表现出来的品质。

所以说,要教育好孩子,父母要先完善自己,改掉坏毛病,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11

请重视我的意见。

解读:孩子的话往往得不到父母的重视,“小孩子懂什么,别胡说八道!”孩子会很沮丧,自信心受到打击,久而久之,就不愿意说出自己的意见了。

但实际上,我们应该多期待孩子发表意见,这样的孩子才会思考,才会有想法,不会盲从他人的意见。

12

因为我是雏菊,所以请别让我在夏天开花;因为我是白杨,所以请别指望从我身上摘下松籽。

解读:孩子没办法百分百按照你想要的样子长大,我们也没有办法把孩子打造成我们想要的样子。

孩子从一生下来,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的权利,没有义务“在夏天开花”,也没有义务“摘下松籽”。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这十来年里,给他好的教育和关爱,然后目送他离我们远去,去过自己的人生。

(本文由“徐洁本真教育”徐洁老师推荐,选自“课道”、“今日教育传媒”,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请善待每位严厉的老师:14岁女儿写给妈妈12条“要求”值得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