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藥】辛夷,期待那一場花事

  • 若有人兮山之阿,
  • 被薜荔兮帶女蘿。
  • 既含睇兮又宜笑,
  • 子慕予兮善窈窕。
  • 乘赤豹兮從文狸,
  • 辛夷車兮結桂旗。
  • 被石蘭兮帶杜衡,
  • 折芳馨兮遺所思。

春意撩人。

下班後特意去旁邊的公園欣賞蠢蠢欲動的春意。

柳樹已隱隱的露出些許鵝黃,地上的小草也煥發出綠意融融的生機;迎春花已經招招搖搖的吐著黃色的花蕊,早開的桃花也滿眼的春意;連翹的花苞正孕育著綻放的時機,未落的果實仍舊風骨錚錚;

【走近中藥】辛夷,期待那一場花事

迎春花花苞

【走近中藥】辛夷,期待那一場花事

連翹果實


而我,此番卻是刻意去尋了辛夷。

辛夷,是一味常用中藥,因其呈長卵形,似毛筆頭,又名木筆花。或許辛夷這個中藥名字有點“陽春白雪”,但是,如果一提她開放後即或紫或白的玉蘭花,恐怕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玉蘭早已經成為城市中常見的觀賞樹種。

辛夷來源於木蘭科植物望春花、玉蘭或武當玉蘭的乾燥花蕾,在冬末春初花未開放時採收。

辛夷能散風寒、通鼻竅,用於風寒頭痛、鼻塞流涕、鼻淵等,是臨床常用的一味中藥。

【走近中藥】辛夷,期待那一場花事

中藥飲片辛夷

【走近中藥】辛夷,期待那一場花事

因為通體有毛,所以入煎劑時要包煎。

辛夷用藥歷史悠久,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謂其:主五臟身體寒熱,風頭腦痛面皯。久服下氣,輕身明目,增年耐老。《名醫別錄》謂其能溫中解肌,利九竅,通鼻塞,涕出,治面腫引齒痛,眩冒,身兀兀如在車船之上者。生鬚髮,去白蟲。

《藥性論》言明其能治面皯。面脂用,主光華。


【走近中藥】辛夷,期待那一場花事

紫玉蘭

學至此,我深知,《神農本草經》是集中當時或者更早勞動人民的集體智慧,經過求醫問藥親手體驗斟酌挑選的365種中藥編著而成。每一味藥物及其功用都不會是空穴來風!

在今天的臨床中,辛夷的“散風寒、通鼻竅”的臨床治療用途是不是狹隘了?其治療“面皯(面部有斑)、眩暈”等用途是否可以被臨床大夫傳承創新?傳承路上,任重而道遠亦!

望春玉蘭和武當玉蘭的花都是玫瑰的紫紅色,煞是豔麗喜人!其花蕾----辛夷,在《本草綱目》釋名曰:夷者,荑也。其苞初生如荑(草木始生之芽)而味辛也。《本草拾遺》雲:辛夷花未發時,苞小如桃子,有毛,故名侯桃。初發如筆狀,北人呼為木筆。其花最早,南人呼為迎春。

【走近中藥】辛夷,期待那一場花事

起初我一直以為玉蘭是南方樹種,主產地在南方如雲貴等,學習後方知原來

河南省的南召縣是辛夷的主產地。

【走近中藥】辛夷,期待那一場花事

紫房日照胭脂拆,

素豔風吹膩粉開。

怪得獨饒脂粉態,

木蘭曾作女郎來。

白居易曾做《戲題木蘭花》言玉蘭花之美,其芳香淡雅,風情萬種,搖曳生姿,見之令人忘俗。

而在屈原的《離騷 》中,辛夷多次被提及,只是其詩歌中被提及的多種藥用植物中的一種。讀《詩經》及詩詞,發現中藥已經滲透進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而且密不可分。如“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化裁於《詩經》“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葛、艾早已經是當時普通百姓須臾不離的物品。這樣的詩句俯拾皆是。

在我不斷的學習中醫藥知識及文學作品過程中,為草木精靈謳歌的心日益強烈。且讓我慢慢學習,慢慢品味中醫藥與傳統文化的美好,並願意用自己的筆去唱誦她們。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

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極喜歡這首《減字木蘭花》,不知道李清照的這枝“春欲放”是不是望春的玉蘭?在我的心底深處,暗想那花是這樣又美又好的玉蘭!

也願,在這個款款而至的春天,讓我們與美好相遇相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