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培養孩子的領袖氣質,家長牢記這5個“祕訣”

常青藤名校聯盟的錄取條件中,有一項特別吸引中國家長的注意:孩子是否具備領袖氣質。

不少家長誤以為是要求當過“班幹部”,實際上領袖氣質不是“當領導”,而是可以帶領團隊勇往直前、果斷堅毅、令人信賴的能力。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培養孩子的領袖氣質,3歲以前才是關鍵。這是怎麼回事?


想要培養孩子的領袖氣質,家長牢記這5個“秘訣”


3歲之前,是領袖氣質發展的關鍵期

王芬所著《領導力的早期發展》指出,領導力的培養應當從早期開始,3歲以前是領袖氣質培養的黃金時期,家庭教育在領袖氣質發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領袖氣質可以具象化為積極熱情的精神狀態、面對問題時勇敢無畏的態度、有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寬容善良有影響力的個性特徵。可以看出,這些“軟實力”都產生於兒童性格形成過程中。


想要培養孩子的領袖氣質,家長牢記這5個“秘訣”


具有領袖氣質的兒童,不一定處於團隊管理者的位置,而是能帶動他人朝著同一個目標努力,是團隊的凝聚力所在,是真正的隊伍核心。孩子在推動團隊合作的過程中獲得個人成就感,同時成就團隊中的其他人。


想要培養孩子的領袖氣質,家長牢記這5個“秘訣”


如何培養孩子的領袖氣質?

1、提供領導的機會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大部分時間都是“參與者”的形象,由家長代替自己做決策。實際上,2-3歲的孩子是有能力主導簡單的遊戲或生活小事的,家長不妨嘗試讓孩子作為領導者,為遊戲或家庭活動作出一些安排。

孩子可以在其中觀察到身為團隊領袖需要考慮的諸多問題,加強責任感和成就感


想要培養孩子的領袖氣質,家長牢記這5個“秘訣”


2、多問“假如”

“假如你是兔媽媽,你要怎樣教小白兔不要被大灰狼吃掉呢?”“假如你是小紅帽,怎樣向獵人叔叔求救?”在孩子最喜歡的講故事環節,家長可以邊講邊提問,引發孩子換位思考,發現不同角色的優缺點和長短板。

前瞻力和決斷力是領袖氣質出眾的人必備的兩項能力,簡單的一個“假如”,就能幫助孩子鍛鍊這種能力。


想要培養孩子的領袖氣質,家長牢記這5個“秘訣”


3、鼓勵孩子勇於表現

不願或不敢擔當的人,是無法取得他人信賴的。在面對問題時,家長應當鼓勵孩子勇敢嘗試、勇敢表現。不過,每個人在團隊中的角色不同,家長千萬不要強行讓孩子非要“領頭”,而是讓孩子通過嘗試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積累經驗。

此外,家長記得多跟孩子說,“做錯沒關係,再試一次”,幫助孩子疏導心理壓力。

想要培養孩子的領袖氣質,家長牢記這5個“秘訣”


4、讓孩子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能精準表達自己的想法,是領袖氣質的突出表現。一個唯唯諾諾、說不清話的人是無法在團隊中產生凝聚力的。平時家長應當珍惜孩子的自我表達,多留一點說話的機會給孩子。

切勿隨意評判孩子的想法,認為孩子“很可笑”、“很幼稚”,或是隨意打斷孩子說話,打擊孩子表達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想要培養孩子的領袖氣質,家長牢記這5個“秘訣”


5、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

孩子對世界的認知都是從自我意識開始,團隊精神的培養格外需要家長的介入與配合。應當讓孩子明白,與他人合作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就,但需要相互的配合與妥協。

在遊戲中家長可以設置一些依靠個人無法完成的關卡,讓孩子產生對團隊的需要感;可以讓孩子擔任團隊中的不同角色,理解相互配合的含義和價值。


想要培養孩子的領袖氣質,家長牢記這5個“秘訣”



領袖氣質是個人魅力的集中體現,也是團隊執行力和影響力的關鍵所在。推動孩子變得更勇敢、更寬容、更善良,無論在哪一個團隊中都能與他人互相成就,這才是培養孩子的領袖氣質真正價值所在。


想要培養孩子的領袖氣質,家長牢記這5個“秘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