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站:诗意的回归—盆窑村

每每经过万全城

总是喜欢在城墙之下慢慢地走

轻抚斑驳的墙

静默间

感受岁月的流转

儿时曾经觉得普通的城墙

现在想起来

也是万分留恋的

一抹斜阳

一面城墙

块块青砖

勾勒出家乡的模样

微游万全 | 第四站:诗意的回归—盆窑村

万全村落的名字很有意思

有以姓名命名的

比如李受庄、李青庄

有以序列命名的

比如第七屯、第八屯

有以地理位置命名的

比如东柳林、西柳林

但以产业命名的村庄却很少

但盆窑绝对算一个

盆窑为什么叫盆窑呢

今天我们一起聊聊

省级旅游重点村

——盆窑的故事

微游万全 | 第四站:诗意的回归—盆窑村

600多年前,明朝廷建设万全右卫城,因筑城需要大量城砖,故派遣了一批技术高超的烧砖工匠驻扎到城西河对岸的山谷里,他们在这里筑起了砖窑,点起了炉火,烧起了城砖,他们那时候一定不会想到,这炉火一点便烧了百年。

这批工匠来自一个家族,都姓“贺”,这里便取名为“贺家窑头”。贺家窑头烧制的城砖以“规整、平滑、密实”著称,项羽周边,工匠们夜以继日地烧制,3年后,他们完成了朝廷赋予的使命。

微游万全 | 第四站:诗意的回归—盆窑村微游万全 | 第四站:诗意的回归—盆窑村

卫城建成后,贺氏工匠却早已融入了这片土地,便留在此地烧制盆、瓦、陶等生活用具,后来逐渐发展为村落,村民多继承此业,故而得名盆窑村。

微游万全 | 第四站:诗意的回归—盆窑村

村如其名

当你走进这里

便会发现

就像走进了主题公园一般

处处都体现着与陶艺密不可分的关系

微游万全 | 第四站:诗意的回归—盆窑村

入村

映入眼帘的便是100个小水缸

看似简易却暗藏玄机

当你走近仔细观察

每一个小水缸上边都有其特殊的符号——姓氏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

“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

微游万全 | 第四站:诗意的回归—盆窑村

这100个水缸沿路列起来的就是一条百家姓之路。每个人走进来,都可以寻找自己的姓氏根源。

同时,在每个水缸下面又精心设计了水系景观。每一种姓氏,想必都有其无法参透的寓意,所以这潺潺的流水,似乎也在流传着百家姓源远流长的故事。

微游万全 | 第四站:诗意的回归—盆窑村

盆窑村的智慧不仅如此

利用居民院落后墙

开辟出小镇的文化阵地

通过漫画、书法的形式

向每一个游客讲述着盆窑的故事

盆窑不大

但足够温馨

盆窑不偏

但格外静谧

与一些村庄比起来

这里少了一些杂乱

却多了些儒雅

巷口闲坐的老人

街上追逐的孩子

当夕阳落下时

就连路边巨大的陶缸也变得金黄

这就是盆窑

微游万全 | 第四站:诗意的回归—盆窑村

进了盆窑

沿着“百家姓”

你会发现一个文艺的小天地

这里就是艺陶小镇了

说是小镇

不如说是一个文艺的小部落

无论是懵懂孩童

还是文艺小青

再或者是花甲老人

在这里总能触到你的兴趣点

儿童乐园

文艺民宿

还有那满是历史沧桑的坛坛罐罐

微游万全 | 第四站:诗意的回归—盆窑村

陶艺文化是这里的图腾文化

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在此结合

迸发着不一样的激情

微游万全 | 第四站:诗意的回归—盆窑村

天正蓝

风正好

就这样

翻出你闲置的单反,压低帽檐

携爱人,伴父母,随朋友,牵子女

驾车享受久违的清风

走进艺陶小镇

我们在这里等你

微游万全 | 第四站:诗意的回归—盆窑村

这里展示了各个年代常见与不常见的陶艺制品,中华血脉里的那份自豪会让你对这里的一陶一罐都无比亲切,仿佛与曾经的工匠对话一般,静静的倾听如何选土、如何拉坯、如何烧制。

微游万全 | 第四站:诗意的回归—盆窑村

游倦了,走乏了

不妨到民宿区选择一个自己心仪的民宿歇息

艺陶小镇的民宿区

有古朴,有现代

花草庭院

总有一间合你的心意

伴随着孩童的嬉笑声

聊着小时候的故事

这不就是一直以来

你盼望的生活么

微游万全 | 第四站:诗意的回归—盆窑村

或许有人说

盆窑的炉火已灭

但我相信

当你来过后一定会发现

这团炉火

永远在人们心中燃烧着

如果来,那么请安静的来

将车停在村外

沿着小街徒步走

走到村的中央

它因卫城而生

也因卫城而荣

百年间它见证了太多

或许它在等一个人

或许是你,或许是我

排版:文旅张家口

微游万全 | 第四站:诗意的回归—盆窑村
微游万全 | 第四站:诗意的回归—盆窑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