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Germany 教育制度体系

德国 Germany 教育制度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教育经过“反法西斯改造”和结构改革后,逐渐在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包括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及职业和成人教育领域在内的完整教育体系。学前教育通常不作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

按《基本法》(即宪法)规定,国家负责监督整个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鼓励私人办学。国家实行九年普通学校义务教育(个别州为十年),对此后不满18岁的年轻人还规定了三年的职业学校义务教育期。

(一)教育行政

历史传统和联邦制的国体使德国的16个州在许多方面,特别是文化教育领域享有充分的自治和自主权。联邦除在高等教育原则问题和企业范围内职业教育及科研和学习资助方面有发言权外,在教育领域的权力有限。因此,德国没有全国统一的中小学校法,而是由各个州在《基本法》(德国宪法)的范围内独立管理发展其学校教育事业,州颁布各种专门的法规,规定各级学校的设立、维护和发展;师资的培训和进修;学校的监督和管理;家长和学生对安排学校工作与学校生活的参与;学生在学校中的地位,学费和教材费的减免以及教育补助等事宜。这导致各州间的学校教育发展各具特色。为保证全国教育的基本统一,各州文教部长组成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共同协商联邦和各州在教育方面的合作。

高等学校通常由国家,即州政府直接开办,普通中小学校一般由地方开办,私立学校比重很小(但有增长的趋势),多数是实施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公共教育系统内,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按其在教育领域的职能分配情况,共同承担经费。联邦政府提供经费的重点在促进科研,培训师资和职业教育方面。私立学校经费由所属组织(宗教团体,基金会,私人企业等)和个人提供。

(二)教育经费

根据《基本法》规定,教育事业由州管辖,即由州提供经费。这既涉及公立学校,也包括经国家认可的民办学校。联邦政府在高校建设、科研、促进学生学习和企业职业培训试点及高校教学经验推广等方面和各州政府一起提供经费。民间提供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各教会和工商大企业及财团,但国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

德国的公立学校不收学费,因为公众认为,公民已向国家纳税,所以其子女或本人有权免费上学,让公民接受相应的教育是国家的义务。

(三)普通教育

德国实行十三年制的义务教育,年满6岁的儿童必须依法上小学。小学学制四年(在柏林小学六年),四年小学后经过5年级和6年级的过渡阶段进入所谓“分流的中学阶段”,学生可以选择进入初级中学(又译主科或主体中学,包括5年级至9年级)、实科中学(5年级至10年级)、文理中学(5年级至13年级)或综合学校(包括上述几类学校)。

通常初级中学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开始职业培训,同时上职业学校,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在工业和手工业界作为专业工人就业。初级中学本来是德国中等教育的主要学校类别,其学生数在70年代还曾占中学生总数的70%多,但这类学校目前正处于萎缩阶段,学生数已降到约占中学毕业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家长们越来越希望其子女上更高层次的中学,如完全中学。此外,初级中学招收了大量的外国子女,教学水平每况愈下,这也是使德国家长们不让子女上初级中学的原因之一。萨尔州甚至已取消了这类学校。

实科中学学制六年,相当于中等教育程度,学生毕业后可进入技术学校和为以后进入应用技术大学作准备的高级技术学校学习,也可以在企业或国家公共机构作中级职员。约三分之一的小学生毕业后上实科中学。

九年制的文理中学(又称完全中学)是德国传统高级中学,后3个学年以讲座形式取代班级制。文理中学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高等院校。完全中学的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近年来有很大增长,从70年代的10%上升至目前的三分之一。随着学生数的骤增,完全中学的管理和教学水平日降,已影响到大学的招生质量,德大学校长们已多次呼吁加强完全中学的教学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学生德语、数理化等基础科目的教学。此外,完全中学的学制过长(加上小学共13年)也是德国公众批评的热点之一,德国东部多数州已将学制缩短到12年。

综合学校则集中了以上三种学校的形式,负责学生第5到第10学年的学习,象普通文理中学设立讲座形式一样,综合中学也设立高级阶段(直到13年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难度要求不等的讲座。和职业有关的课程也列入教学计划。综合中学是在“教育机会均等”思想下所设新型中学,其毕业证书在联邦各州都得到承认,但由于综合学校不便管理,教学比较混乱,一些州(如巴伐利亚州)反对继续设立此类学校。

(四)职业教育

德国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基础前提条件之一便是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国家和私人企业两方面的投入,使职业教育体系以其形式多样、注重实践、学生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等特点闻名于世,为德国经济输送着大量人才。

目前,德国约有30%的适龄青年人上大学,那些不能或不愿上大学的年轻人绝大多数(80—90%)则去接受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其中又以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为主(约为70%),也就是说,“双元制”培养的人员是德国技术工人的主要来源。正因如此,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被外界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整个培训过程是在私营的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进行,又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按“联邦制”特点,联邦制订在企业范围内职业培训的有关法律,培训条例和职业分类等关系国家职业体系“统一性”的有关制度;各州政府则主司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支付职业学校的费用;(企业方面的)培训条例和学校教学计划由专门的机构进行相互协调。具体的培训则通常由国家委托各地工商协会负责监督。

目前德国约有160万年轻人在接受职业培训,他们在开始培训前必须和某一企业(雇主)签订培训合同,明确培训职业,内容及双方义务等内容。这些年轻人在通常为期3年至3年半的职业培训中每周约3—4天在企业里作为“学徒”受训,余下1—2天则到职业学校作为学生上理论课及一些文化课。企业内或跨企业培训中心所进行的培训活动的费用由企业负担,个别小企业(雇员不超过20人)可得到国家一定的补贴。

在德国,有近400种年轻人喜欢的技术工种,其中10种最受喜爱的职业集中了35%的男性在培者和55%的女性在培者,一般男性青年选择的技术工种有汽车机械师、电气安装师、商务员、粉刷工和木工等,受女性青年喜爱的则有理发师、售货员、商务员、医生助理和牙医助理师等。

除学徒和职业学校,即“双元制”培训以外,德国还有其它的可供年轻人选择的培训途径:一是为从事某一职业做准备的全日制技术专科学校,学制至少一年;另一条途径是为进入应用技术大学做准备的高级技术学校,这种学校招收具有实科中学毕业文凭的学生,两年后可以达到进入应用技术大学的水平。

(五)德国高等教育概况

德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最古老的海德堡大学成立于1368年。十九世纪,按洪堡精神成立的德国大学更是以其教学与科研统一及学术自由等特点被奉为欧美各国高校发展的楷模。在经历了法西斯统治时期的劫难后,德国高等教育在二战后得到恢复和进一步发展。据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最新统计数据,截止2008年9月,全德境内共有高校 353 所,其中综合大学(含行政、师范学院)109 所,应用技术大学 189 所,音乐艺术院校 55 所。国立高校有233 所,约占高校总数的66%,私立高校(民办80 所、教会办40所)约占34%。

(I)高等院校的种类

1、综合大学(Universität)

主要是指传统的多学科大学和工业大学,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至今仍是其最重要的部分。大学的专业领域通常是神学、人文科学、法学、经济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医学。工业大学原本只设理工学科,但是现在大多数工业大学已扩大其专业范围,也开设社会科学和医学等专业,已具有传统综合性大学的特点。

2、应用技术大学(Fachhochschule-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应用技术大学始建于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主要开设面向实践、应用性强的专业,如工程学科、社会事务学科、经济和食品等领域。应用技术大学是目前德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备受重视的领域,未来的目标是使应用技术大学的招生数占整个招生数的40%以上。

3、师范高校(Pädagogische Hochschule)

师范高校是在1945年以后由原来不属高校范畴的师范学校和师资培训机构发展而来,主要培养小学和初中师资,而完全中学和职业学校的师资则主要由大学的师范系培养。德国独立的师范高校很少,原本独立的也已逐步并入综合性大学,便于教学组织和管理。目前仅巴符州还保留有6所师范高校。

4、艺术学院(Kunsthochschule)和音乐学院(Musikhochschule)

 艺术学院主要开设造型、雕塑和建筑等专业。音乐学院主要培养从事音乐舞蹈职业的人才,也负责培养普通中小学音乐师资。

5、职业学院(Berufsakademie)

职业学院形成于70年代初,学院本身不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在德国也并不普及,主要集中在巴登符滕堡州。学院采取的是“双元制”校企合作模式,学生与企业签署培训合同,一部分时间在企业接受实践培训,另一部分时间在职业学院接受理论教育。由于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承认其文凭与应用科技大学的文凭等值,因此客观上使得职业学院享有高等院校的地位,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名副其实的高等职业教育。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的这一决定促进了职业学院在全德范围内的发展,据统计,德国目前有9个州设立了近30所职业学院。

(II)行政管理和经费来源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16个州在高等教育领域有立法和行政管理权,当然也要为此投资。为保证各州高教发展能基本协调一致,《基本法》于1969年赋予高等教学原则立法权。由此于1975年诞生了联邦德国第一部<>,确定了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框架。在这部法的范围内,各州相继调整了自己的高教法,以具体规定其高校的各项重要细节。2006年,德国通过了<>,取代了<>,增加了地方政府在高教领域的权限和责任,旨在保证德国高校的竞争力。

除总体立法权外,联邦在高教方面的发言权十分有限,参与范围主要是向学生提供贷学金,与有关州共同资助高校建设和促进高校科研及对外合作。除法律外,协调高校发展的主要机构有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大学校长联席会议及联邦和各州教育规划和促进科研委员会。高校发展的重要咨询机构是科学评议会, 有关高等教育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方针方案通常要由该机构事先从专家的角度做出评议,该评议会也经常主动就高教的重要问题发表意见和建议。

传统德国大学享有行政自治权和学术自主权,即高校根据其章程选举产生的管理机构可以就本校或本系的事务做出决定。德国高校的这种自我管理还表现在高校共同组成的咨询和学术管理机构方面,如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大学校长联席会议和德意志研究联合会等。这些组织在一定原则下自主地管理和使用经费,确定自己的工作内容和重点。

(III)高校招生  

德国没有全国或全州的高校统一入学考试,13年制或相当13年制完全中学的毕业生在其中学毕业的同时即获得普通大学入学资格。按各州达成的协议,高校有义务接受所有取得这一资格的年轻人上大学。不过近年来,各高校为了提高新生的质量,开始以不同的方式对求学者进行测试。不久的将来,高校实行自主招生必将得到普及。目前,有三分之一的适龄青年上大学,每年新生人数在35万人上下。

(IV)改革

1、学制改革

随着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要求教育、学术体系一体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1998年5月25日的 “索伯纳声明(Sorbonne Declaration)”和1999年6月19日的 “博洛尼亚声明(Bologna Declaration)”都强调高等院校在欧洲文化发展中的重要角色以及建立欧洲高校共同体的必要性。这两份声明的主要内容是:引进简单明了并且相互可比的学位体系,引进学士和硕士学位体系,引进欧洲学分转换体系,促进质量保证方面的欧洲合作等等。2003年9月19日的“柏林公报(Berlin Communique)”决定在2010年建成欧洲高校共同体。鉴此,德国传统的硕士(Diplom, Magister)学位体系将让位于学士、硕士(Bachelor, Master)两级学位体系。目前,德国高校已经开设了2985门学士课程和1945门硕士课程。学士阶段的学习时间一般为三至四年,硕士阶段的学习时间为一至两年,两者合计不超过五年。

2、学费

德国大学的免费教育,作为其社会福利国家一面引以为自豪的旗帜,已执着飘扬了近半个世纪。自从60年代德国社民党(SPD)执政时期,提出"大学门前不分贫富"的口号,实施大学免费教育以来,这一体制历经了风风雨雨数十载,其间政府虽几度易主,但这一免费体制却一直保持下来。而到新世纪之初,德国社民党重新执掌政府大印之际,在大学教育经费面临重重困难,德国大学“高龄”毕业生在人材市场越来越失去竞争力的情况下,它不得不考虑"改变初衷,革新旧制"了。2005年德国宪法法院裁定高校收费不违反联邦宪法,这为德国高校向学生收取学费开启了绿灯。不过由于德国实行的是联邦制,教育主权在各联邦州,因此各联邦州政府出于其政治信仰等原因,对高校收费与否,如何收取等作出了不同的决定。已决定终结“免费教育”的联邦州有巴符州(从2007年秋起)、巴伐利亚州(从2007年夏季学期起)、下萨克森州(从2006年秋起)、北威州(从2006年秋起)以及萨尔州(现行的法律已经允许收费),学费的额度一般控制在每学期500欧元。即使在那些尚未决定收费的联邦州,如果学生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业,则需要交纳学费。

3、德国精英大学评选计划

德国精英大学建设是在施罗德政府时期,由联邦教研部提出并开始实施的。2005年6月23日,德国联邦和州政府共同签署了《精英倡议》(die Exzellenzinitiative),精英大学建设正式启程。该项计划的目的在于打造德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发展高校尖端科学研究,提高尖端科研水平。精英资助计划从2006年开始,为期五年。到2011年,德国的高等院校将共可获得19亿欧元的支持,其中,联邦政府提供75%的资金,州政府提供25%的资金。它是未来若干年德国教育与研究发展的强有力保障,是联邦政府鼓励创新政策的一项重要措施。

德国精英大学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 博士生院(Graduiertenschulen)建设

联邦政府每年出资4000万欧元,资助建设约40个博士生院,使作为学术后备力量的博士生能够在最好的条件下学习、研究。每个博士生院年均可获得约100万欧元的经费。

(2) 精英科研机构(Exzellenzcluster)建设

联邦政府每年出资1.95亿欧元,资助建设约30个精英科研机构,通过对大学优质研究中心的投入,增强大学和研究机构科研的可持续性。每个精英科研机构年均可获得经费约650万欧元。

(3) 精英大学(Zukunftskonzepte:未来理念)建设

成为精英大学的前提条件是,每所大学至少有一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精英科研机构和一个博士生院入选。联邦政府计划每年出资2.1亿欧元,通过项目,促进大学的尖端研究建设,打造约十所精英大学,使其尖端研究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每所精英大学年均资助额为1300万欧元。

2006年10月13日,倍受关注的德国精英大学首轮评选结果终于揭晓。3所大学、18个博士研究生院和17个精英研究机构在第一轮激烈竞争中率先入选。3所胜出的大学分别是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和卡尔斯鲁厄大学。这3所大学分别在巴伐利亚州和巴符州,均在德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南部。第二轮评选结果于2007年10月19日最终公布,共评选出6所精英大学、 21个博士生院和20个精英研究机构。此次胜出的6所精英大学分别是:亚琛工业大学(北威州)、柏林自由大学(柏林州)、弗赖堡大学(巴符州)、哥廷根大学(下萨克森州)、海德堡大学(巴符州)和康斯坦茨大学(巴符州)。而进入第二轮初选名单的波恩大学和柏林洪堡大学则落选。从地域分布来看,位于德南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巴符州是最大赢家。经过历时两年、前后共两轮的激烈角逐,总共评选出9所精英大学、39个博士生院和37个精英研究机构,至此,德国精心打造的精英大学蓝图终于完全浮出水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