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孔是怎么加工出来的

孔洞加工工艺

孔洞加工工艺痕迹鉴定,是整个工艺加工鉴定中的重点部位之一,希望每位玉友一定灵活掌握。

古代孔洞的形制,在工艺的概述里已经图示,这里再补充两种形制:对穿的隧孔(也称牛鼻孔)和“人字孔”。


古玉孔是怎么加工出来的


古玉孔是怎么加工出来的

牛鼻孔

红山文化玉器隧孔,因形似隧道或牛鼻而得名,主要作用是为了方便穿绳系挂。


古玉孔是怎么加工出来的

人字孔

这种孔洞出现较晚,比如汉代早期的玉翁仲,从顶端打孔,腰间或两袖口处打通,形成“人字孔”。唐宋以后佛珠中“佛头”上的“丁字孔”,也是异曲同工。

那么,古代加工孔洞的工具又是什么呢?古代玉器孔洞的加工,不外乎这几种方式:

a.桯钻加工(或杆式钻具);

古玉孔是怎么加工出来的


b.凿或是先凿后钻;

古玉孔是怎么加工出来的


c.先磨后钻;

d.管钻加工(比如玉璧、玉琮、玉钺等);

古玉孔是怎么加工出来的


e.线加工。


a.桯钻加工:或称杆式钻具加工,是以手持或是安装在砣机上的实心杆式工具加工玉器的各类孔洞。


古玉孔是怎么加工出来的

T字形桯钻


古玉孔是怎么加工出来的

石钻

桯钻加工,还有一种以线绳来回拉动为动力钻孔的形式,例如我们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还能见到的锔瓷锅、瓷盆用的工具就是。故宫博物馆藏,重达5.3吨的乾隆时期《大禹治水玉山子》,推测就是使用这种工具为主加工而成。


古玉孔是怎么加工出来的


古玉孔是怎么加工出来的

锯弓子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常见,锯瓷锅、瓷盆用的“锯弓子”


古玉孔是怎么加工出来的

石钻

以桯钻或是杆式钻具加工的孔洞,不论大小,皆具备以下特点:

古玉孔是怎么加工出来的


(a)包浆的统一性

也就是说,孔内任何部位的包浆,都和玉表面的包浆统一,这是鉴定的关键之一,也是我反复强调看一件器物上最小孔内特征的原因。如果生坑玉器孔内有灰皮或是墓土时,可以用干牙刷或棉棒清理一下再观察。


古玉孔是怎么加工出来的

孔洞里外包浆的统一性

边缘、上部、中部、下部、底部特征(旋痕)

我把孔洞的加工痕迹特点分为五个部位观察和分析,每一个部位的特点是不尽相同的。


古玉孔是怎么加工出来的

边缘:是指孔洞口沿和玉表的夹角部分。由于正、反转运动以及研磨砂的作用,往往这里会出现严重的磨损,变得圆润,就像机加工的倒角工艺。年代越是久远,这种现象越是明显。

上部:孔洞上口,整个深度的1/3处。这个位置同样由于研磨砂的反复进出、摩擦,孔壁相对比较光滑,几乎没有旋痕。年代越久远,特征越明显中部: 孔洞中间部位。这个部位相比上部而言,由于通道较窄,孔壁开始出现旋痕。但旋纹宽窄、深浅、疏密不一,比较杂乱。

下部: 孔洞下方1/3处。由于这个部位是孔洞最窄处,也是研磨砂积聚最多的地方,所以很容易在孔壁留下明显的旋痕。旋痕特点同中部是一样的,只是相对于中部要多一些而已。

但是,无论哪个部位存在旋痕,由于正、反转运动及研磨砂的不规则,孔壁永远不会留下闭合的旋纹,这也是鉴定的关键。


古玉孔是怎么加工出来的

清晰地看出杆式钻具加工孔洞的现象特征

沁色、钙化、土蚀土咬、灰皮、裂和孔内的相互关系

也就是说,孔洞边缘部位发生的任何入土特征,在孔洞内部都会有延续的发生和变化。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海浪说古玉”本着传播、传承古玉文化的宗旨,以提高古玉爱好者的鉴赏鉴定能力,促进玉文化的健康发展为目的,部分内容摘自互联网与各文献,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