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金華這個地方的瓜果皮剩飯菜搖身一變成了“搶手貨”,怎麼做到的?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在我市金東區,不光是“落紅”,就連平時的吃剩的瓜果皮、爛菜葉之類易腐垃圾,也都能成為高質量的“護花春泥。”

昨天上午,金東區源東鄉鄭宇翔家庭農場,幾位工人正在將一大袋一大袋的有機肥抬到山上,倒在桃樹下。據工人介紹,到時候會沿著樹挖一圈坑,然後把這些肥料埋進去作為基肥。記者看到,這些有機肥呈黑褐色,並沒有特別濃的臭味,仔細聞一下,還有一股類似橘子的味道。

厉害了!金华这个地方的瓜果皮剩饭菜摇身一变成了“抢手货”,怎么做到的?

“有橘子的味道很正常呀,這些肥就是我們平時吃剩的瓜果蔬菜製成的,源東最多的就是橘子、桃子之類的水果。”農場主鄭宇翔告訴記者,這個農場佔地100多畝,種有桃子、枇杷、橘子、獼猴桃等多種水果,以前都是到外面廠家買有機肥,今年受疫情影響,有機肥產量跟不上,正好聽說鄉里的陽光房出肥了,就趕緊去要來了16噸,“這些有機肥質量比買來的好,氮磷鉀含量都很高,拿來種蔬菜水果特別好,改善土質效果顯著,農戶都搶著要的。”

鄭宇翔“搶”來的這批肥料,來自源東鄉的陽光堆肥房,此次有近100噸,均用在了當地農場、果園。

記者瞭解到,為處理每天收集的生活垃圾,源東鄉建立了18個陽光堆肥房,實現易腐垃圾就地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就近還山還田。源東陽光堆肥房引進了高溫好氧堆肥技術處理技術,並在通風管道、溫溼度控制等方面進行了改造,縮短堆肥週期,改善成肥效果、臭氣狀況。1噸易腐垃圾進入陽光堆肥房,“搖身一變”能成為0.2噸~0.3噸滋養瓜果蔬菜的有機肥料。村民都用這種肥料來種蔬菜瓜果,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也大大提高。

厉害了!金华这个地方的瓜果皮剩饭菜摇身一变成了“抢手货”,怎么做到的?

當然,利用陽光堆肥房將易腐垃圾變廢為寶並不止在源東鄉。

記者從金東區垃圾分類辦瞭解到,繼2014年該區在全國率先啟動農村垃圾分類工作,生活垃圾按照“會爛”、“不會爛”、“可賣”、“不可賣”“兩次四分”後,將分揀出的“會爛垃圾”(易腐垃圾)因地制宜採取陽光輔助堆肥或微生物堆肥技術,以一村一終端為主,鼓勵“多村合建”“村企聯建”和“村校共建”,全區已建成陽光堆肥房306座、微生物發酵器5座,大量垃圾不出村就能就地處理,產出物由專業公司或農業合作社收運,用於製作有機肥或直接還田增肥。

據測算,該區分類較好的村近50%的生活垃圾留在堆肥房,另有10%~15%的垃圾得到資源化利用,剩餘需要轉運處理垃圾只佔原來的30%~40%,大大減少了垃圾清運和處理成本。與此同時,農村生活垃圾基本實現日產日清,堆放、轉運、處理等環節造成的二次汙染明顯減少,人居環境整體改善,蒼蠅、蚊子變少了,臭味沒有了,原先“一場大雨、一河垃圾”的現象得到有效根治,乾淨整潔的農村美景吸引了八方遊客。

記者: 陳月丹

編輯:周悅 商務合作:paipai666999

厉害了!金华这个地方的瓜果皮剩饭菜摇身一变成了“抢手货”,怎么做到的?

—— THEEND——

-823741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