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籌帷幄—管理者的進階之道

2020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洶洶來襲,使中國經濟遭受巨大的衝擊。新冠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我們能從17年前的SARS中汲取怎樣的經驗?中國經濟又能否從危機中找到轉機?


季亮老師與駱森松博士從數字化轉型與內部教練兩方面入手,對中國經濟進行全面的評估並提出積極的應對之策。


助手還是對手?AI時代下HR的數字化轉型


運籌帷幄—管理者的進階之道 | 深度觀點

季亮先生 Mr. Alan Ji 融創中國企業大學校長

2月中旬,教育部指定在線辦公軟件釘釘作為網課平臺,下載量超過了11億次;瀋陽的送餐機器人、青島的消毒機器人以及武漢的京東物流機器人在朋友圈刷屏;恆大率先啟動了網上購房,提供了VR看房、網上選房、網上購房的一站式服務。

在疫情的助攻下,大數據跟蹤、遠程辦公、AI機器人等一系列數字產品乘風而上迎來井噴式發展。塞翁失馬,誰能想到這場波及全球的危機之中同時蘊藏著轉機?

新時代,企業面臨的局面?

數據顯示,2019年倒閉的創業公司在新增創業公司的23%,相同的數據在2018年是6%。此外新增的創業公司的整體的總量也有所下降,截止到2019年年底,倒閉的創業公司已經是2018年的三倍。

在存量的時代,群雄割據的馬太效應是中國很多企業都面臨的生存法則。近年來很多企業都在強調人均效能,強調管理效率,因為接下來就是一個拼技術、拼管理水平的時代。

對於人力資源的從業者,在數字化科技已經到來的形勢下該走向何處?人力資源工作者應該加速植入預測和分析的思維模式,儘量把自己從瑣碎的、重複性的工作當中解放出來。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是:降本增效,洞察預見。

HR如何利用數字化科技提升效能?

我們首先來分享一個融創的案例:小A是一名負責校招的HR,他要怎樣才能找到合適的人才呢?首先小A藉助人才測評來識別出過往幾代校招生的優秀特質,不斷完善勝任力模型;然後再借助數據基礎,設計出相應的智能算法,讓小A能夠在面對上萬名候選人的過程當中,藉助AI智能預測的方式,來輔助面試篩選。

不僅如此,招聘、培養、各級評價這些數據都能在系統裡全程記錄,進行逐年的累積滾動,回傳到勝任力模型,再進行算法的升級,從而保證在將來系統能夠給出更加智能、更準確的AI預測的結果。

數字化人力資源管理的未來有六大趨勢

第一個趨勢是AI算法預測分析。上述例子很好的體現了通過高鑑別因子分析,隨機森林算法,進行AI算法預測分析,實現了數據驅動,算法優化,不斷迭代基礎模型。

第二個趨勢是情感計算與識別。在人工情感智能的幫助下,不必徵詢員工反饋,就能瞭解其學習與敬業度之間的關係。

第三個趨勢是聊天機器人智能諮詢。就像我們在電影《HER》中看到的那樣,機器人能夠打破時間、空間和成本的侷限,滿足用戶的多種需求。

第四個趨勢是VR/AR沉浸式體驗學習。通過無與倫比的交互性、沉浸性和暢想性,打破教學與實戰之間的界限,滿足教學與實戰之間的界限,同時還達到了節約成本的目的。

第五個趨勢是RPA——流程自動化機器人的應用。計算機基於規則的重複性流程自動化,模擬用戶操作與交互隨時隨地部署安全的數字化勞動力,將員工從重複性工作中解放出來。

最後一個趨勢是共享服務智能化。在節約人工成本等管理費用的同時還能實現服務質量與效率的提升。

數字化時代,人類的預測能力得到了數字和計算力的強大支持。藉助數字化科技手段,不但能讓校招生得到全面的幫助,也能讓HR以及業務部門全面升級,能夠更加精準、有效地去培養和管理部門內部的高強人才,為企業打造文化適配度更高的內生力量。

HR與數字化:相愛 VS. 相殺

技術的產生並不代表著工作崗位的大量減少,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工作種類的新增,人力資源和數字化之間的關係到底是助手還是對手?人力資源從業者又該如何利用好數字化這種威力絕大的武器,才能避免被科技所取代呢?總結起來就是:數字化賦能。

例如融創公司去年引入的4k勝任力模型,可以通過對關鍵知識、關鍵歷練、關鍵能力以及文化匹配進行數據收集和分析,從而更加精準地在招聘、晉升以及人才盤點時識別優質人才。

人作為萬物之靈長,顯然是不會輕易被科技所取代,但我們仍舊需要緊隨時代、提升自我。最後用一句話與大家共勉:迴歸本質,終身學習;完善體系,創想未來。

管理也需與時俱進:內部教練

運籌帷幄—管理者的進階之道 | 深度觀點

駱松森博士 Dr. Andy Lock 港大ICB人資管理系系主任 Webster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在分享開始之前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企業到底應該怎樣更有效地處理“人的問題”?今天我們將順著這個思路,按圖索驥地找到管理與時俱進的密碼。

企業需要更好的團隊合作

新的工作,面臨新的工作要求,現在的工作比以前更復雜,要求更高。根據《哈佛商業評論》(2018)和《2019德勤全球人力資本趨勢調研》顯示,大部分受訪者認為團隊制的運營模式對績效表現有顯著的提升。因此企業需要更好的團隊合作,需要更靈活和以用戶為中心的團隊,來提高速度和減少響應時間。

員工需要內驅動力

員工,特別是人才,是企業的重要資源,能夠有效地吸引、激勵與保留人才是企業的重要競爭優勢。優秀的員工需要創新、靈活和獨立工作,

管理者不能獨斷專行地控制他們,而要提供幫助和使用非控制的方法,從而激發他們的內驅動力。

根據《全球職場環境調研報告》顯示:投入度高的員工創造更好的工作氛圍,在世界一流企業中,敬業員工的比例遠遠高於其他企業,可以說有投入的員工就有一流的企業。但要營造這樣的良好氛圍,首當其衝需要做出改變的,其實不是員工而是管理者。

管理者需要改變角色

管理者需要根據自己團隊的情況做出改變,現在團隊中的成員都具有自我管理意識,能夠“自我承擔”,可以很好的管理、負責、領導和學習自己的工作,這時管理者的角色需要從以前的計劃、溝通、監督、評估轉變為計劃、促進、協調與支持,一種全新的、更有效的管理方式正在企業當中廣泛應用,這就是內部教練。

內部教練的定義

什麼是內部教練?其實就像電影中的教練員,通過不斷的加油和鼓勵,激發運動員的鬥志,從而贏得比賽。內部教練是一種幫助員工發現的過程和方法,目的是幫助員工提升,有更好的表現。

幫助員工發現有三個重點內容:一是幫助員工樹立目標,無論是職業目標還是生活目標;二是幫助員工認識自己的現狀,瞭解自己的問題、優勢、機會、威脅、侷限等;三是幫助員工突破自己的盲點,發現新的視野,實現新的發展。

因此內部教練的特徵也是圍繞這三個重點服務的,它是一種自下而上的領導風格,強調與下屬建立平等關係,重視在溝通與互動中啟發員工而非替代員工解決問題;不僅關注下屬能力的提升,更關注下屬心智模式的改善和潛能的開發鼓勵下屬去嘗試,並能包容下屬的過失。

內部教練的戰略和戰術

管理者在戰略上要致力於成為員工的“首選僱主”,通過彈性任務、客戶服務、績效付薪等方式來留住人才。要相信員工的能力,並鼓勵他們發展團隊的協同效應,提升團隊的整體業績。

從戰術層面,管理者也應該具備一些小技巧。例如良好的社交智商和態度,充分了解員工的想法和感受等。作為管理者,我們的地位和工作能力有時會不自覺地讓自己對員工頤指氣使,這時我們應該更謙虛一些,保持“空杯”心態,不要讓員工覺得我們聽不進他們的意見。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根據環境來調整方法,從“推”和“拉”兩個維度來影響員工。

挑戰

回到我們開始時提出的問題:企業到底應該怎樣更有效地處理“人的問題”?引用阿里巴巴公司的一句話,“所有業務問題背後都是管理問題,所有管理問題背後都是人的問題”。如果CEO和高管做好人力資源(員工)的選用育留工作,所有管理問題就能解決,所有業務問題也能解決。管理者在成為內部教練的路上往往面臨著許多挑戰,比如我們總是首先發現負面的信息而忽略正面的內容,又比如我們重視工作多於員工的培訓或幫助等等。

但是作為管理者,只要拿出同理心,從心出發,決定每一位員工的選用、去留,去關注每一位員工的成長,最終都會收穫企業管理的巨大成功。

無論你我是否做好準備,中國經濟的數字化時代已經來臨。無論你是用數字化科技提高效能先行者,還是致力於成為員工內部教練的引路人,作為管理者都需要不斷提升,運籌帷幄找到屬於自己的進階之道。


運籌帷幄—管理者的進階之道 | 深度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