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診:不切脈就不算是真正的中醫

古云:“中醫難,難在識證”。而識證的關鍵在於脈診,脈診可以定性、定位、定量、定勢。脈診在四診中是比較抽象難懂的,初學者難以把握,“望聞問切”,脈診雖然排在最後,但對疾病的診斷至關重要,也往往能反映出一箇中醫水平的高低。

脈診歷來中醫都特別重視,很多來看病的人,也把脈診看得最神,所以請中醫診病都要看脈。


脈診:不切脈就不算是真正的中醫

“什麼叫做脈診?”


脈診,又叫做切脈、候脈、持脈、按脈、診脈等等,在古代有種種提法。在臨床中,醫生用手指對病人一些身體特定部位的動脈進行切按,然後通過醫生體察這個脈搏跳動的情況,給它形成一個脈象——跳動的形象,根據這個形象來了解他的病情。總體來說,脈診是根據“脈象”的觀察,判斷證情的一種診斷方法

很多人說西醫也摸脈啊,西醫也有一個測脈搏,這個和中醫的脈診是兩回事。西醫摸摸脈、量量體溫,數它一分鐘多少次,僅僅是看脈搏跳多少次數。而中醫從脈診裡得出的信息可多得多了。

中醫在切脈上有非常豐富的經驗,考察的內容非常多,並且形成了非常完整的理論體系,是中醫診病的最常規的方法。中醫在給我們切完脈後,往往會有一個總體的評價,比如脈象平穩,脈象遲等等。這裡所說的脈象說的是醫生指感下脈動應指的形象,是脈搏所顯示的脈位(淺、深)、脈數(頻率、節律)、脈形(長短、大小)和脈勢(有力、無力)各方面的綜合形象。

現在臨床確實就有發現不看脈的,不切脈就不算是真正的中醫。脈診應該是中醫診病必不可少的、常規的方法,即使危急的情況下也應該要看一下脈。


“脈診的原理”


這個我們在《中醫基礎理論》裡講過,我們人有皮、肉、筋、骨、脈。我們指的這個脈是指的脈管、脈道,是血液匯聚之處,氣血運行的通道。脈搏或者中醫叫脈氣,是心臟跳動的時候,推動血液在血管裡面運行所產生的一種波動。

為什麼醫生根據他脈跳動的情況就能夠判斷、診斷疾病呢?

1、心脈是形成脈象的主要臟腑

心主血脈,在宗氣和心氣的作用下,心臟一縮一張有節律地搏動,推動血液在脈管中運行,使氣血流佈全身。同時,脈管隨之產生有節律的搏動,形成“脈搏”。《靈樞·邪客》說:“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素問·五臟生成》說:“諸血者,皆屬於心。”《素問·六節藏象論》說:“心者……其充在血脈。”這些論述說明,脈動源於心,脈搏是心功能的具體表現。因此,脈搏的跳動與心臟搏動的頻率、節律基本一致。

心血和心陰是心臟生理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心氣和心陽主導心臟的功能活動。心陰、心陽的協調,是維持脈搏正常的基本條件。當心陰、心陽調和時,心臟搏動的節奏和諧有力,脈搏亦從容和緩,均勻有力。反之,可出現脈搏的過大、過小,過強、過弱,過速、過遲,或節律失常等變化。

脈是氣血運行的通道,《靈樞·決氣》說:“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說明脈管兼具有約束、控制和推進血液沿著脈管運行的作用。脈管自身彈性所產生的舒縮功能,也是產生脈搏的重要條件。所以,脈管的功能正常與否,可直接影響脈搏,產生相應的變化。作為脈搏跳動,形成脈象,它的組織器官來說,主要是心臟和脈管。一個是靠心臟的跳動,心臟如果不搏動,脈搏就不會跳動,所以脈動是源於心,“心動應脈,脈動應指”,心臟跳動就反映在脈搏上,脈搏的跳動情況我們人手就可以體會到,所以心臟這是一個動力。

2、氣血運行是形成脈象的基礎

氣、血是構成人體組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脈道依賴血液以充盈,因而血液的盈虧,直接關係到脈象的大小;氣屬陽主動,氣為血帥,血液的運行全賴於氣的推動,脈的壅遏營氣有賴於氣的固攝,心搏的強弱和節律亦依賴氣的調節。因此,氣的作用對脈象的影響更為重大。脈象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氣血的狀況。若氣血充足,則脈象和緩有力;氣血不足,則脈象細弱或虛軟無力;氣滯血瘀,可出現脈細澀而不暢。

3、臟腑協同是脈象正常的前提

脈象的形成不僅與心、脈、氣、血有關,同時與臟腑的整體功能活動亦有密切關係。

比如說肺主氣,肺和心臟都在上焦,肺氣是宗氣形成的重要的條件。宗氣——是肺呼吸的氧氣和水谷之氣相結合,形成宗氣。因此,肺和心,主要功能上,一個是主氣,一個是主血,心和肺都居於上焦,它們是君相的關係,君和相好比是皇帝和宰相的這種關係。肺具有朝百脈,它也能夠推動血液運行,幫助血液運行這樣一個作用。

血為物質基礎,那麼血是從哪裡來的呢?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因此,脾胃的功能情況怎麼樣,和血、和脈搏有關係。同時,脾還有統血的功能,脾的功能旺盛,有約束力,就能夠控制血液運行,沿著一定的道路運行,所以脾和脈搏有關係。

我們講肝的主要功能主疏洩,它能夠貯藏血液、調節血量,人臥著血歸於肝,動則血行諸經。活動的時候,肝臟就相當於肝竇裡面原來貯藏了一些血液,把它釋放出來,參加到血液循環裡面去;如果需要減少的時候,它又貯藏起來了。所以它能夠貯藏血液、調節血量。

和腎有什麼關係?腎藏精,為元氣之根,是臟腑功能的動力源泉,也是全身陰陽的根本。腎氣充盛則脈搏重按不絕,尺脈有力,是謂 “有根”。可見,正常脈象的形成,有賴於臟腑整體功能的協同、配合。

脈診:不切脈就不算是真正的中醫

“脈診的意義”


我國古代醫家很注意脈診在臨床上的意義,認為通過切脈可以瞭解病的屬性是寒還是熱,機體正氣是盛還是衰,以及測知病因、病位和判斷預後。正如《靈樞·經脈》所說:“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這就是說,脈診可以判斷病人的生死,處理百病,調理虛實。《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又說:“善診者察色按脈,……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

在臨床中,尤其是一些說不出症狀來,或者是症狀羅列很多,或者這個人症狀一點都沒有的情況下,脈診定性、定位、定程度、定勢的“四定”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首先定性。證與脈符合時,證虛脈虛,熱則脈數,寒則脈遲,這就是對疾病性質的判斷。尤其對一些危重、病情複雜,或症狀很少、缺少辨證依據的病人,或症狀特多,令人無從著手的病人,更要依據脈診來判斷。

定病位。症狀在上,病位在下,或症狀在下,病位在上,更須以來脈診進行判斷。比如,一人頭痛4日,別無他症,隨診的徒弟以為外感而予辛涼解表劑,而師父診其脈尺浮,此為相火旺,淫於膀胱,沿經上灼而後頭痛,改用知柏地黃丸而愈,就是定病位的實例。

定病勢。比如外感病,一開始感受的是寒邪,隨著這種寒邪深入,脈由初起感寒脈緊而轉為浮數脈,還有轉的為變弱了,這就是一個病勢的判斷。

脈無假,關鍵在於是否識脈。任何一種脈象的出現,都有其必然的生理和病理基礎,反映了一定的生理和病理改變。

“診脈的部位”


診脈的部位歷史上有多種認識。《素問·三部九候論》有三部九候診法;《靈樞·終始》提出人迎寸口相參合的診法;《素問·五臟別論》有獨取寸口可以診察全身狀況的論述。東漢張仲景借鑑人迎、寸口脈相比較的方法,在《傷寒雜病論》中常用人迎、寸口、趺陽或太溪的診法。“獨取寸口”的理論,經《難經》的闡發,到西晉王叔和的《脈經》,不僅理論已趨完善,方法亦已確立,從而得到推廣運用,直至現在仍是中醫臨床重要診查方法之一。

1、遍診法(三部九候診法)

遍診法,又稱為三部九候診法,出自《素問·三部九候論》。遍診法是遍診上、中、下三部有關的動脈,以判斷病情的一種診脈方法。上為頭部、中為手部、下為足部。上、中、下三部又各分為天、地、人三候,三三合而為九,故稱為三部九候診法。《素問·三部九候論》曰:“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虛實,以除邪疾。”這是一種古老的診脈方法,其用意是何處脈象有變化,便可以提示相應部位、經絡、臟腑發生病變的可能,而不是用一處或幾處脈象來測知全身情況。

遍診法診脈部位及臨床意義

脈診:不切脈就不算是真正的中醫


2、三部診法

三部診法,見於《傷寒雜病論》,即診人迎、寸口、趺陽三脈。其中診寸口脈候臟腑病變,診人迎、趺陽脈分候胃氣。也有去趺陽加診太溪以候腎氣者。現在這種方法多在切兩手寸口無脈或觀察危重患者時運用,診察人迎、趺陽、太溪,以確定胃、腎之氣的存絕。例如兩手寸口脈象十分微弱,而趺陽脈尚有一定力量時,提示患者的胃氣尚存,尚有救治的可能;如趺陽脈難以觸及時,提示患者的胃氣已絕,難以救治。


脈診:不切脈就不算是真正的中醫

診人迎脈

脈診:不切脈就不算是真正的中醫

診寸口脈

脈診:不切脈就不算是真正的中醫

診太溪脈

脈診:不切脈就不算是真正的中醫


診趺陽脈

3、寸口診法

寸口診法是指切按橈骨莖突內側一段橈動脈的搏動,根據其脈動形象,以推測人體生理、病理狀態的一種診察方法。

(1)寸口分部

寸口脈分為寸、關、尺三部。通常以腕後高骨(橈骨莖突)為標記,其內側的部位為關,關前(腕側)為寸,關後(肘側)為尺。兩手各有寸、關、尺三部,共六部脈。寸、關、尺三部又可施行浮、中、沉三候。《難經·十八難》說:“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由此可見,寸口診法的三部九候和遍診法的三部九候名同而實異。

脈診:不切脈就不算是真正的中醫


寸口脈寸關尺示意圖

(2)寸口分候臟腑

關於寸、關、尺分候臟腑,文獻記載有不同的說法,現在臨床上一般是根據 《黃帝內經》“上竟上”、“下竟下”的原則,即上(寸脈)以候上(身軀上部),下(尺脈)以候下(身軀下部),來劃分寸口三部所分候的臟腑:左寸候心,右寸候肺,並統括胸以上及頭部的疾病;左關候肝膽,右關候脾胃,並統括膈以下至臍以上部位的疾病;兩尺候腎,幷包括臍以下至足部的疾病。


脈診:不切脈就不算是真正的中醫

對文章有什麼看法可留言或者私信堂主,覺得對您有所幫助,可以轉發給身邊朋友看一看!

記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