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巴基斯坦的國父阿里真納?

白髮布衣的藏地讀行


阿里·真納是一個頗有爭議的歷史人物,他即使被尊為巴基斯坦的“國父”,又被視為“分裂印度母親”的始作俑者。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知道,建立巴基斯坦這個穆斯林國家的真納,以前也為印度的團結作出了巨大貢獻。


接受自由主義思想教育的穆斯林

阿里·真納全名穆罕默德·阿里·真納,出身於一個穆斯林家庭,父母錢都信仰伊斯蘭教。真納在年輕時去英國留學,深受西方自由主義思想的感染,在回到印度的時候已經是一副英國人的派頭了。他不但無視伊斯蘭教義喝酒、吃豬肉,而且也不去清真寺,所以他反對當時全印穆斯林聯盟的教派主義政策,這一政策的實質就是要求印度教徒與穆斯林必須按照雙重標準區別對待。

資料圖| 年輕時期的真納


團結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使者

為了團結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真納像很多接受過英國教育的精英一樣加入了印度國大黨。真納因為自己的民族主義立場受到了很多人的追隨,他成了印度人民心中“團結印度教徒與穆斯林的使者”。在1930年的時候,全印穆斯林聯盟的領袖伊克巴爾在會議上提出建立聯邦制下單獨的穆斯林國家的主張,但是真納沒有在大會上提到這一點。在1933年,在劍橋學習的拉赫馬特等三名穆斯林學生再次提出了建立獨立於印度之外的“巴基斯坦(P代表旁遮普,A代表西北邊境省,K代表克什米爾,S代表信德,TAN來自俾路支斯坦)”的主張,而真納只是斥責“這是一個不能實現的美夢”。

資料圖| 真納在會議上斥責提出建立巴基斯坦的提議者


真納態度的轉變

但是在1940年,真納卻提出了“兩個民族理論”,他強調印度教徒與穆斯林是存在巨大差異的兩個民族,認為印度的民主體制已經不能適應這兩個民族的發展。而這一理論的實質就是把印度劃分為兩個民族分開治理的國家,讓穆斯林建立起一個獨立的國家。真納甚至在這一年的演講上發誓:“世界上沒有什麼力量能阻擋巴基斯坦的建立”。

態度轉變的原因

真納從一位“堅定的民族主義者”轉變為“分裂印度母親的始作俑者”,與被印度人民尊稱為“聖雄”的甘地分不開。甘地與真納同屬於國大黨,也是非常好的朋友,但是當甘地發起“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之後,真納認為甘地是一個印度教復興主義者。因為甘地的非暴力主義哲學很大程度上都是來自印度教的教義,而且甘地認為伊斯蘭教只是印度教的分支,是改宗了的印度教教徒。再到後來,國大黨通過了將《母親萬福》作為國歌的決議,這首歌裡面含有明顯的反穆斯林內容,從此,印度斯坦成了印度教徒的國家。

資料圖| 發起“暴力不合作”運動的甘地


巴基斯坦的建立

在二戰之後,英國霸主地位衰落,對殖民地的控制能力減弱,印度次大陸的獨立運動高漲,迫於這一壓力,英國不得不放棄對印度的殖民。而如何解決當時印度的民族主義矛盾成了一個難題。後來英國最後一任印度總督蒙巴頓提出了“印巴分治”,簡述起來就是穆斯林多的地區歸為巴基斯坦,印度教徒多的地區歸為印度,這也就有了後來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的建立,現在的克什米爾爭端也是從這時候就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資料圖|印巴分治時期的宣傳海報



然而在巴基斯坦建國一年多後,真納就因病去世了,這個病在最後兩年急劇惡化,沒有治療的可能了。曾經有印度人感慨,如果讓英國在多殖民兩年,就不會有現在的印巴問題了。蒙巴頓在真納去世之後也遺憾的說:“如果早知道真納患有不治之症,那麼我一定會想方設法拖到真納去世後再放棄對印度的殖民。”

資料圖| 巴基斯坦的紙幣


真納雖然讓巴基斯坦從印度分裂出去,但也不能單純的批判他為歷史的罪人。他曾經也是堅定的民族主義者,但是由於複雜的政治、宗教環境,他才與印度漸行漸遠,也成了後來的“巴基斯坦之父”。無論認為他是巴基斯坦的英雄還是印度的罪人,他都能稱得上是歷史的巨人。


國際視角淺說


(全文大約1500字,結尾處三張配圖)

穆罕默德·阿里·真納(;1876年12月25日- 1948年9月11日),律師,政治家,巴基斯坦國創始人。真納從1913年到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獨立,一直擔任全印度穆斯林聯盟的領導人,然後擔任巴基斯坦的第一位總督,直到他去世。

他在巴基斯坦被尊為Quaid-i-Azam(“偉大領袖”)和Baba-i-Qaum(“國父”)。他的生日後來成了是巴基斯坦的法定假日。

真納出生於卡拉奇,曾經在倫敦的林肯酒店接受過律師培訓。回到英屬印度後,他進入孟買高等法院(Bombay High Court)學習,並對國家政治產生了興趣,最終走上了律師職業。

真納在20世紀頭20年的印度國會中聲名鵲起。在他政治生涯的早期,真納提倡印度教和穆斯林的團結,幫助國會和全印度穆斯林聯盟在1916年達成了勒克瑙協議(Lucknow Pact)。

從此,真納成了全印度自治聯盟的主要領導人,並提出了一項14點的憲法改革計劃,以保障穆斯林的政治權利。然而,1920年真納辭去了印度國會議員的職務。

1940年,真納開始萌發印度次大陸的穆斯林應該有自己的國家的思想。那一年,真納領導的穆斯林聯盟通過了拉合爾決議,要求建立一個獨立的國家。

二戰期間,聯盟贏得了穆斯林保留的大部分席位。最終,因為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無法達成一項權力分享方案,最終,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別成了兩個國家。

作為巴基斯坦第一任總督,真納致力於建立這個新國家的政府和政策,並幫助從印度獨立出來的新國家獨立後移民到巴基斯坦的數百萬穆斯林。

真納於1948年9月去世,享年71歲,當時巴基斯坦剛剛脫離英國獨立一年多。他在巴基斯坦留下了深刻而受人尊敬的遺產。世界上無數的街道、道路和地方都以真納命名。

巴基斯坦的幾所大學和公共建築都以真納的名字命名。據他的傳記作者斯坦利·沃爾伯特說,他仍然是巴基斯坦最偉大的領導人。

真納的家庭是古吉拉特伊斯梅爾人的背景,真納生前遵循什葉派的教義;不過晚年的真納皈依了遜尼派。真納出身富商家庭,父親是商人。

真納父母都是古吉拉特邦人,七個孩子們也會說庫奇語和英語。真納的母語古吉拉特語和烏爾都語都怎麼不流利,而他的英語卻很流利。

1892年,腓特烈·李·克羅夫特爵士(Sir Frederick Leigh Croft)為年輕的真納提供了一份倫敦學徒的工作。儘管母親反對,但是真納還是接受了這個職位。

真納來到倫敦後不久就放棄了從商的學徒生涯,轉而學習法律,後來這位志存高遠的大律師加入了林肯律師事務所。

西方世界不僅在真納的政治生活中啟發了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的個人喜好,尤其是在穿著方面。真納放棄了當地的服裝,改穿西式服裝,在他的一生中,他在公共場合的穿著總是無可挑剔。

真納的遺產是巴基斯坦這個國家。換句話說,真納就是美國的華盛頓;真納就是印度的甘地。

卡拉奇的國際機場被稱為“真納國際機場”,是巴基斯坦最繁忙的機場。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最大街道之一,以真納的名字命名;伊朗德黑蘭也有一條“真納”高速公路。

伊朗在政府在1976年發行過真納誕生百年紀念的郵票。在芝加哥,德文大街的一部分被命名為“真納之路”。在紐約布魯克林的科尼島大道上,也有一條紐約也被命名為“真納之路”,以紀念巴基斯坦國的創始人。

真納贏得了印度民族主義政治家的欽佩,如拉爾·克里希納·威納尼(Lal Krishna Advani),不過他的評論在印度人民黨(BJP)當中卻引起了軒然大波。

巴基斯坦有一位著名的歷史學家這樣評價真納:

很少有個人能夠改變歷史。很少有人修改世界版圖,很少有人能夠創造了一個單一民族國家。不過 穆罕默德·阿里·真納完成了這三件事。

(圖一為真納標準像,圖二是青年時期,圖三是他的陵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