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困於利潤、渠道和售後,“老大哥”雅迪的日子也不好過

受困於利潤、渠道和售後,“老大哥”雅迪的日子也不好過

  出品 | 於見(ID:mpyujian)

  隨著復工復產的進程加快,公共出行方式的討論熱度不斷上升,公共出行交通工具的衛生消毒情況以及對可能面臨的傳染擔憂都成為了上班一族關注的問題。

  在此背景下,衛生健康專家以及多家媒體紛紛建議返崗人員出行儘量以步行或者騎車(自行車和電動車)為主,少乘坐公共交通。根據美團自行車的大數據調查顯示,在3月份的第一個工作周,全國騎行量比春節期間高出90%以上,並且絕大多數人選擇的是從起點到目的地的全程騎行。

  疫情的出現加速了出行方式的變革,也為電動車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藉著這股東風,在3月份就有3個品牌借勢推出了電動車新品。

  3月26日,70邁智能電動車在小米有品眾籌首發上市;3月18日晚,愛瑪電動車在線上直播平臺舉行了新品發佈會,在發佈會上,愛瑪推出了親子車品類出行工具——愛瑪袋鼠車;3月16日晚,雅迪在線上舉辦了2020春季新品發佈會,一口氣發佈了20多款新產品。

  而作為國內電動車行業的龍頭企業,雅迪最近的曝光率居高不下,不僅在銷量方面雅迪電動車遙遙領先,最近雅迪提出的“一人一車、安心出行”的倡議也受到了人民網、央視新聞的轉載點贊。不過,表面風光看似無限好,電動車“老大哥”也有它自己的“煩惱”。

  雅迪銷量雖好,淨利潤卻是個邁不過去的坎

  近幾年雅迪電動車在國內的銷量一直處於領先地位。2016年,全國電動自行車銷量在300萬輛以上的僅有雅迪和愛瑪兩家,到了2017年,雅迪年銷售量在400萬輛左右,一躍成為全國電動自行車銷量冠軍。

  2018年,雅迪全年銷量高達503萬臺,同比增長25%,2019年雅迪電動車完成600萬輛的銷售業績,並連續3年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電動自行車銷量的NO.1品牌。

  在3月16日進行的雅迪首場線上直播發佈會上,據悉,截至當天24時,雅迪線上直播招商共獲得137.2萬臺訂單,初步達成合作意向加盟商2177家。照著這個勢頭,雅迪定的2020年1000萬輛的目標,或許能順利完成。

  由此可見,雅迪的產品銷量確實可觀,但需要指出的是,淨利潤低一直是它邁不過去的坎。

  電動車的主要構成材料有電池、電機、充電器、輪胎、車架、電纜等等,電動車企業的普遍做法是從供應商處購買大部分的部件,只有一小部分會自己生產。

  正是因為這樣,雅迪在原材料定價方面的話語權相對薄弱,一旦原材料廠商對價格進行調動,必然會影響雅迪的產品成本和淨利潤。

  在雅迪的招股書中提到,2013年-2015年期間,如果電動車原材料的成本價格分別上調百分之五,那麼2013年雅迪的毛利潤將下降31.3%、2014年下降23.0%、2015年將下降19.6%。在其他因素都不變的情況下,雅迪的淨利潤將分別下降達117.5%、99.5%和63.6%。

  而與此同時,隨著國內電動自行車市場的競爭愈加激烈,為了搶佔市場,價格戰不可避免的成為了企業用來搶佔市場份額的營銷手段。這也導致雅迪的淨利潤被進一步壓縮。

  受制於“價格戰”的影響,雅迪電動車在售價方面的調整幅度也相當大。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雅迪一款電動自行車的平均售價為1140元,而此款電動車在2017年的價格為1231元,也就是說一年之內,這款電動車的售價就下降了7.4%。

  由此可見,雅迪用低淨利潤換取了高銷量,但我們無法保證如果價格戰繼續白熱化,在降低售價的同時,如果無法壓縮成本,雅迪是否會通過降低產品性能來換取銷量。

  

雅迪渠道混亂、售後缺位,投訴屢屢發生

  線上線下“各自為政”、各家門店“各掃門前雪”一直是雅迪的“痼疾”。

  為了實現快速擴張,雅迪線下門店的加盟條件並不嚴格,加盟商、經銷商只要繳納一定的費用就可以加盟開店,這也就導致不少門店特別是三四線的鄉鎮門店,其產品展示和內部管理都像是“小作坊經營”。

  品質參差不齊的加盟門店,導致了人員素質的不可控以及非法改裝事件頻發。根據相關報道顯示,多家雅迪分銷門店因為銷售違規車輛而被行政處罰,多個省市工商部門也曾因車速上限、制動性能、車輛質量等問題對雅迪分銷商進行處罰。

  與此同時,缺少了對門店的管理與約束,導致部分門店只願意對從本店售出的車輛進行售後,從而引起了眾多客戶的投訴與不滿。

  此前,有一位代駕司機就對雅迪的售後服務頗有微詞。投訴人表示,在雅迪官方商城買的電動車,使用2個月後出現故障,但到線下售後去維修時,門店服務人員詢問得知車輛並非從該門店購買後,表示不提供維修服務,讓投訴人非常不滿。

  無獨有偶,今年2月份,一位客戶購買的雅迪電動車在一個月內鏈條掉了78次,因為疫情耽誤了維修時間,等到3月份,客戶到修理店修理後發現,店家和維修人員的態度相當不好,也並沒有將鏈條維修好。在隨後的幾天內,鏈條又反覆出現掉鏈子的問題,對客戶的正常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線下渠道的管理混亂,直接帶來了售後服務的危機,而對原材料成本的不可控風險,讓雅迪在淨利潤方面吃了虧。即使雅迪的銷量連年增長,但受困於利潤、渠道、售後等問題,雅迪未來的路並不好走。更嚴重的是,隨著年輕消費群體的加入,個性化、創新等正成為年輕群體的關注點,小牛、70邁等注重科技創新研發的電動車品牌的崛起正在不斷威脅著雅迪的霸主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