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腾与存在感

如今疫情还没有结束,虽然各地都有了各个年级学生开学的初步时间表,但最后的日期,很多地方还没有最后确定。纵观整个延期开学期间,各个学校班级都有自己的微信群。班主任老师会定期安排本班同学,每天要做一些打卡,仔细看这些打卡内容,种类之怪异,内容之繁杂,简直令人咋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觉得就是我们所有的人,在孩子不能上学期间,都要刷足存在感而已,虽然有的是主动的,有的是被动的。

1教育主管部门费劲心思的刷存在感。

学生不能上学了,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不能闲着,要让社会知道,我们是做了工作的。因此,教育主管部门会定期的给下属的学校发各种各样的任务,今天健康打卡,明天网课打卡,后天预习打卡,就是为了证明我们工作了,我们每天都很忙的。

折腾与存在感


2.老师不遗余力的刷存在感。

每个班主任老师都不想搞这么多名目,有那闲工夫做点别的有意义的事不好吗?比如:可以学习现在的培训机构,可以在不能上学的阶段,给孩子线上讲讲课本内容,让孩子不至于落下那么多的课。可是不行啊,领导的任务能不完成吗?所以,每天忙的焦头烂额,统计督促家长完成打卡,一天忙的够呛,啥有用的事也没干。

折腾与存在感


3.家长身心疲惫的刷存在感。

现在很多城市都已经复工复产,每个学生家长在社会中也有自己的角色,不能成天都围着孩子转吧。要上班,要赚钱,要养家糊口的。很多孩子放在家里,可能都是老人在看管。很多老人对电子产品本来就不太会操作,又录像,又发语音,又唱又跳的,你让他们怎么完成。很多家长实在没办法,晚上下班把明天要发的先录好,第二天再电话让老人来发,一天忙的不亦乐乎.

折腾与存在感


4.学生被逼无奈的刷存在感。

学生不开学,不等于就不用学习了,我们家长一直都秉承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原则。不上学每天也得预习,各门功课都不能落下,每天上班前都会给孩子布置作业,晚上还要考核。孩子每天还要上网课。真是忙的头都大了,再加上每天五花八门的打卡,感觉比上学还累。

教育环节中的每一个个体,俨然都成了教育这台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你不刷一下存在感,不折腾一下,我们的主管领导就不自在。劝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要务实一些,花架子的东西尽量少搞一些,不然虚空的形式主义迟早真的会害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