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足聯研究減薪,中國足協需要跟進嗎?還是先理順聯賽再說

梅西主動減薪了,整個歐洲足壇都直面減薪,國際足聯也在研究此事。疫情迫使各國聯賽相繼停擺,各俱樂部都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難關,球員暫時減薪已成大勢所趨。

現在,中國足球人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國際足聯研究減薪,中國足協需要跟進嗎?還是先理順聯賽再說


3月30日,卓爾球員艾志波在社交媒體上公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更多人則是在私下裡討論。

涉及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不可能不考慮。不過,中國職業足球俱樂部的情況與歐洲不同,至少在眼下,中國足協還沒有把減薪問題擺在檯面上。

區別體現在外部環境和自身生存狀態兩個方面。

論外部環境,中國的疫情已經得到了較好的控制,部分省份已經開始復課。聯賽何時打響雖然還難以確定,但應該不會拖得特別晚。維持賽季的完整性的可能性較大。

即使考慮到中超還有4名外教、33名外援沒有回來,中甲也有部分外援尚未歸隊,整個賽季都因此報廢的概率依然很小。

論自身生存狀態,中國幾乎所有俱樂部都不具備良好的造血功能,基本上都是依靠母公司輸血。這並不健康,但在非常時期,給俱樂部帶來的影響反而較小。

歐洲俱樂部的商務運營非常成熟,來自於轉播、贊助商、票房、周邊產品的收入不是一個小數目。在聯賽停擺,而且重啟的時間很可能會比較晚的情況下,俱樂部損失慘重。

從目前情況看,歐洲聯賽能否保持賽季的完整性都很成問題。已經有很多人提出,如果在6月底之前還不能重啟,賽季有可能被取消。

兩方面的巨大差異決定著,中國足球在特定時期暫時減薪的可能性不會很大。


國際足聯研究減薪,中國足協需要跟進嗎?還是先理順聯賽再說


當然,從長遠來看,由於疫情不可避免地給全球經濟都帶來影響,中國各俱樂部的母公司可能也面臨著營收、利潤下降的問題,能夠給予俱樂部的資金將受到限制。

但那至少不太可能體現在本賽季中。

特定時期的減薪與足協倡導的降薪不是一回事。為了遏制金元足球,足協在過去兩年中接連出臺政策,嚴格限制俱樂部投入和球員薪水,力求保障聯賽安全。現在,聯賽可能只是面臨著推遲幾個月進行的問題,不至於出臺臨時決議。

何況,現在各隊都處於備戰期,降低正在工作著的球員、教練的薪水,不合情理。

這至少不是中國足協當前需要考慮的事。當務之急,是儘快理順三級聯賽。


國際足聯研究減薪,中國足協需要跟進嗎?還是先理順聯賽再說


自從1月15日部分中甲、中乙俱樂部沒能按時提交工資獎金確認表,足協兩次推遲截止期限依然不能解決問題,已經兩個月過去了,參賽俱樂部名單依然不能確定,這就有些尷尬了。

包括轉讓出去的天海,到底能不能通過准入審核?

足協現在要做的是,依照規則取消部分俱樂部的聯賽資格,儘早公佈參賽俱樂部名單。同時,也要從深層次探究,如何保障低級別聯賽在未來的日子裡能夠平穩運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