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名後脫粉嚴重,她還能有什麼新招數?

去年一檔S級超級網綜《我是唱作人》以高水準、高質量的內容贏得了無數觀眾的好評,如今,這檔節目再次強勢來襲,首發陣容依舊讓人澎湃。

最近節目公佈了陳粒、霍尊,GAi、馬頔、鄭鈞等以唱作人的身份參加該節目。幾位音樂人的風格各不相同,也印證了節目的核心:“無關流派,無關咖位,拋開一切標籤與束縛,迴歸音樂最本質的模樣。”

成名後脫粉嚴重,她還能有什麼新招數?

很多歌手都希望自己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屬於自己的標籤。

但是,這位近些年來不斷給我們驚喜的原創獨立音樂人陳粒,卻是想不斷掙脫大家對她認知的那個人。

成名後脫粉嚴重,她還能有什麼新招數?

陳 粒

“她想要的不多,只是和別人的不一樣”

成名後脫粉嚴重,她還能有什麼新招數?

“冷豔決絕又靈動自然,不同的風格交織在一起成為了今天的唱作人@陳粒_,在她的音樂裡有太多的奇思妙想與出其不意,因此也擁有她特立獨行的魅力。”

陳粒的音樂是帶有生命力的,她隨意灑脫,歌裡會為我們構建出一個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有不羈的江湖,有奇妙的童話,還有自由而灑脫的流浪。

人們最初認識陳粒,或許是因為《奇妙能力歌》和《易燃易爆炸》,這兩首歌在音樂平臺紅極一時,在留言區我們可以看見10W+的評論量。

成名後脫粉嚴重,她還能有什麼新招數?

隨著這幾首歌空降般的爆火,關注她的人自然也隨之增多,或許是因為她獨特的唱腔,遊離、豪放、而自由,給人一種未曾見過的瀟灑之感。

後來,在音樂平臺我們會發現還有一個叫“粒粒”的歌手,其實,這是陳粒為了讓她的歌都“有家可歸”而設立的一個虛擬人設。

成名後脫粉嚴重,她還能有什麼新招數?

“萬一隨著粒粒發的歌越來越多,她的形象形成,慢慢也走上了一條有壓力的路怎麼辦?”,

“嗯,我想過了。那時候她就該死了,再新出來一個人。”

成名後脫粉嚴重,她還能有什麼新招數?

她的音樂,從一開始就沒有特定的標籤,雖然大家稱她為“民謠界第一老公”,但是她卻有自己想做的音樂,從未被框架所束縛。

在蝦米音樂分類中,陳粒直接給自己貼了個Anti–folk的標籤。

她說:“我覺得用標籤歸類這個東西,反而會誤導人,給人錯誤的引導,所以我覺得我是反標籤而不是反民謠。”

成名後脫粉嚴重,她還能有什麼新招數?

《小夢大半》開始,有的早期歌迷就覺得她變了,認為她丟掉了自己原本的“生命力”,變得平庸,變得流行化,不再特立獨行。

成名後脫粉嚴重,她還能有什麼新招數?

在她的第三張專輯《在蓬萊》中,混合了迷幻搖滾、爵士融合、器樂即興等元素。專輯中7首原創新歌是她對音樂進行的全新探索。

成名後脫粉嚴重,她還能有什麼新招數?

創作期間,陳粒在填詞部分參考了德魯多爾夫•洛克爾編寫的隨筆《六人》,講述了六個世界名著主角的不同人生之路。

她濃縮了書中感興趣的解讀角度,加入到歌詞中。她的歌曲,有了另外一種打開方式。

成名後脫粉嚴重,她還能有什麼新招數?

雖然她保持著高產的創作,以及不斷注入新鮮的音樂元素,嘗試與突破自己,但是很多粉絲並不買單。

例如《洄游》這張專輯,只被打上了6.4分,很多網友甚至沒有聽說過陳粒的這張專輯,甚至很多人還停留在《如也》上。

成名後脫粉嚴重,她還能有什麼新招數?

有人說“原生的粗勁沒了”,

也有人說“花裡胡哨都是為了在工業製作下實現最初的氣質組分”,

總之,概括而出的是“她變了”。

陳粒曾在採訪中回應:“對我來說的話,我覺得沒變,我也懶得去揣測大家到底是什麼思路。其實後來發的很多歌,都是我前期寫好的。包括在大學時期,我就聽過很多類型的音樂。”

成名後脫粉嚴重,她還能有什麼新招數?

但是,我們最初喜歡的陳粒不就是特立獨行的她嗎?

如果僅僅是把她當成一個唱民謠的獨立歌手,那就是對她最大的誤解。

其實通過《洄游》和《在蓬萊》這兩張專輯,我們不妨拋開對陳粒以前的印象,去尋找新專裡屬於她的味道。

就像她曾經在微博裡寫的那樣:“不趕什麼浪潮 也不搭什麼船 我自己有海”

這一次她將在《我是唱作人》的舞臺上帶來她的音樂與故事,無論是演繹以前我們所熟知的經典曲目,還是全新而未知的奇妙旋律,我們一起期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