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當第一重要嗎?

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


誰當第一重要嗎?


人到中年,該見的都見過了。

有時候也想問,憑什麼老大不能是我?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這裡面有命運的不公,也有投胎技術的修煉,當然後天努力也有用。

但也得建立在認清現實的基礎上。


33歲了,終於有機會操盤一份自己的事業。

高郵雖然小,但總比沒有強,曾經的夢想眼看就要實現,心裡刺撓,那就幹吧。

元至正十三年,張士誠在高郵建立大周,自稱“誠王”。

元朝大軍轉眼殺到,為什麼,鋒芒太盛。

羽翼未豐就追求虛名,害了自己,也害了相信自己的人。


要不是元朝內訌,那一仗,高郵城將灰飛煙滅。

三年後,朱元璋問朱升,以後咱們往哪走?

朱升給了他三句話: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


名次不重要,笑到最後最重要。

誰當第一重要嗎?

2020年,武漢萬眾矚目。

2月,武漢隔離區出現了免費發放煲仔飯的攤位,賣飯者公然不戴口罩。

誰這麼大膽?走近看一看。

配餐的是幾個機器人,24小時無人,全自動運作。

誰當第一重要嗎?


它們有個實用的名字——煲仔飯機器人,由碧桂園千璽機器人餐飲集團自主研發。

機器人來做飯,是一股清流。

看似缺乏了一點想象力,但是在疫情期間,機器人餐飲的好處也顯而易見:乾淨、衛生、標準化。

最重要的是,實用。

千璽機器人餐飲集團自主研發機器人設備及軟件系統80多種,其中61款已經投入使用,涵蓋火鍋、中餐、快餐、煲仔飯等等等等。

截至今年3月,機器人餐廳已有5家實體門店正式對外營業。


做機器人,碧桂園是認真的。

誰當第一重要嗎?

碧桂園另一家機器人子公司——博智林機器人於2018年7月成立,到2019年底,累計遞交專利申請1843項。

眾所周知,專利從提交申請到獲得授權,需要經過較長的時間,短則6至10個月,長則3年甚至更久。一般的發明專利需要經過受理、初審、公佈、實審和授權公告等階段。

但是博智林在成立僅一年半的時間裡,已經獲得授權327項。

不同於千璽餐飲機器人集團,博智林機器人公司的成果集中於:建築機器人、智慧建造體系、醫療機器人、機器人關聯技術方面。

其中建築機器人方面,地面整平機器人、地面抹平機器人、混凝土預製構件(PC)內牆板搬運機器人、PC內牆板安裝機器人、地磚鋪設機器人、外牆噴塗機器人、室內噴塗機器人等累計32款產品投入工地測試應用,填補了行業空白。

其中,外牆噴塗機器人代替了傳統施工中的高空作業,安全性大大提升,且工效比人工提高了 4-6 倍。預製內牆板搬運機器人,一次可以搬取3塊單塊重量約180公斤的牆板,安全性和工作效率都大幅提升。

截至目前,樓層清潔機器人、室內噴塗機器人的作業面積突破2萬㎡;地面整平、外牆噴塗機器人的作業面積超過1.5萬㎡;天花打磨機器人、測量機器人的作業面積超過8000㎡。

這些技術就是碧桂園給自己建立的城牆,造高牆需要人才,截至2019年底,博智林共招募國內外優秀研發人才超過3000名,千璽餐飲機器人集團核心團隊中博士和碩士佔比達87%,

招攬人才需要糧食。

誰當第一重要嗎?

碧桂園不僅手裡有糧,種糧的速度也很快。

2020年3月27日,碧桂園年報發佈。

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碧桂園可動用現金餘額約2683.5億元,達到公司有史以來最高水平。

在持有龐大現金量的同時,碧桂園的淨借貸比率較2018年同比下降3.3百分點,僅為46.3%,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誰當第一重要嗎?


在負債中,需於一年以內償還的短期有息債務為1163億元,僅佔總有息負債的31%。這還不到手裡現金的一半,著實不用慌。

錢變多了,借的錢少了,說明一點,碧桂園賺錢了。

2019年碧桂園僅納稅額高達702億元。

營業收入約為4859.1億元,同比增長28.2%。淨利潤約為612億元,同比增長26.1%。

這些還不包括已售未結收入,預售制規定,必須要等到完成竣工驗收、向購房者交付物業之後,已售未結轉收入才能在財務報表中成為確認收入。

截至2019年12月底,碧桂園錄得不含增值稅的已售未結收入7158億元。

根據財富中文網統計,在上榜世界500強的房企中,碧桂園的淨資產收益率排名首位。

誰當第一重要嗎?


廣積糧,高築牆的同時,碧桂園卻對行業第一的地位興趣乏然。

誰當第一重要嗎?

自2018年7月起,碧桂園僅公佈權益銷售數據,不再公佈全口徑銷售數據。

以全口徑進行業績披露,將集團連同合營、聯營公司所有項目計入業績,不考慮是否操盤及實際股權佔比,是行業中的普遍做法,最起碼可以讓業績好看。

與全口徑銷售額相比,權益銷售額是企業按項目持股比例應占的銷售額,擠去“水分”後的數據,能更真實地反映房企的經營情況。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碧桂園共實現歸屬公司股東權益的合同銷售金額約5522億元,歸屬公司股東權益的合同銷售面積約6237萬平方米,分別同比增長10%和15.2%。

如果擺在一起看,全口徑業績披露的前兩名,並沒有比僅統計權益銷售數據的碧桂園高多少。

誰當第一重要嗎?

(Top3房企2019年全年銷售數據,數據來源:企業公告)


碧桂園並不想當第一名。

誰當第一重要嗎?

作為一家在行業中翻騰28年的老房企,韜光養晦是極為難得的品質,虛名一點都不重要。一家上市公司能不能賺錢,股民們最清楚。

2019年,碧桂園實現基本每股盈利1.85元,同比增長14.9%。3月27日,董事會建議派發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幣34.25分,同比增長13.0%,全年合計每股派息人民幣57.12分,同比增長17.0%,全年派息總額為124.38億元,佔本公司股東應占核心淨利潤的31%。


誰當第一重要嗎?

在韜光養晦的同時,碧桂園小步快跑,已經悄悄地築起了一道又一道的“高牆”

業務涵蓋從規劃設計、材料供應、建造,到園林、裝修、營銷、物業、酒店、學校、商業、醫療等各個環節,其中設計、教育、物業等不少業務板塊在行業均處於領先地位。

例如,廣東博意建築設計院,擁有4000多名設計師,具備建築工程設計甲級資質;廣東騰越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具備房屋建築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博實樂教育集團,即原碧桂園教育集團,是全球領先的K12教育集團,已於2017年5月在美國紐交所主板上市;碧桂園服務已於2018年6月登陸港交所,是目前市值最高、盈利能力最強的物業管理企業。

2018年以來,碧桂園又圍繞地產主業,先後佈局機器人建築、機器人餐飲、現代農業、新零售等新業態。

再過幾年,我們再看碧桂園,還會用“一家房企”來稱呼他們嗎?我表示懷疑。

誰當第一名,確實不重要,笑到最後才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