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扶貧兩不誤看駐村書記李佩陽如何巧用大鵬讓村民在家門口脫貧

防疫扶貧兩不誤 看駐村書記李佩陽如何巧用大棚讓村民在家門口脫貧?


防疫扶貧兩不誤看駐村書記李佩陽如何巧用大鵬讓村民在家門口脫貧


受疫情的影響,今年的冬天似乎特別漫長。但是上蔡縣邵店鎮高李村的蔬菜大棚裡已經春意盎然,這幾天村裡的群眾們正在棚裡緊張作業,再過十幾天,棚裡的黃瓜就要上市了。“疫情期間咱也出不去,俺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還能照顧家。用勤勞的雙手創造著美好的生活,幸福都是幹出來的,好日子還在後頭呢!”正在棚裡工作的村民大姐說,她經常在大棚裡為黃瓜苗綁蔓,一干就是幾個小時,但一點也不累,因為她心裡高興。

防疫扶貧兩不誤看駐村書記李佩陽如何巧用大鵬讓村民在家門口脫貧


李佩陽(右一)經常去蔬菜大棚查看秧苗生長情況

高李村有種植蔬菜的傳統,可由於受資金限制,大多露天種植,產量低,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不足,收益很有限。河南省委宣傳部派駐上蔡縣邵店鎮高李村第一書記李佩陽經過調研發現,可以在村裡建設蔬菜大棚, 既可以發展蔬菜產業,也可以為村集體經濟帶來收入。她積極爭取河南省委宣傳部援建支持,投入資金100萬元,建設了7座高標準蔬菜大棚,由村裡的騰啟種植專業合作社統一承租。

騰啟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負責人李國松是村裡的技術能手,致富帶頭人,他用近10年的大棚種植技術,在自己發家致富的同時,帶領村民一起發展。2019年,在第一書記李佩陽幫助下,李國松發展成為了預備黨員。李國松說:“感謝佩陽書記對我們的支持,現在一個大棚可以有一千多斤的產能。工人的工錢是一天一結算,所以他們乾的非常有勁頭,也非常好。接下來我們想多學習好的種植經驗,能夠將大棚做大做好,發展綠色食品,帶領更多村民致富。”

防疫扶貧兩不誤看駐村書記李佩陽如何巧用大鵬讓村民在家門口脫貧


據第一書記李佩陽介紹,2018年,村裡大棚建好的時候,一直沒人敢接。她就去找了村裡的技術能手李國松兩口子,他倆一開始也猶豫,李佩陽就反覆去地裡,去棚裡,去家裡找他倆做工作,鼓勵他們。後來李國松兩口子終於下決心接下來。今年,蔬菜大棚已經種第三季了,李國松兩口子在自己發家致富的同時還帶動村裡30多戶群眾一起發展。特別是疫情期間,出不去村,村民在大棚裡就能掙錢,每人每天最低60元,當天結算,大家都很有幹勁。

疫情下,高李村裡的養殖業和種植業雖然受到衝擊,但李佩陽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想方設法幫助村民解決問題,努力將損失降到最低。“脫貧摘帽不是終點,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能看到村裡的鄉親們的日子越來越好,我真是打心眼裡感到高興,我將繼續扛起第一書記的責任,不懈怠,不鬆勁,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加油幹!”李佩陽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