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熱,盜墓熱,留下的是冰冷的盜洞

在漫長的原始生活中,古人發現曬乾的泥巴被火燒之後 ,變得更加結實、堅硬,而且可以存水,於是陶器就隨之產生了。陶器的發明,揭開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與自然作鬥爭的新的一頁。馬家窯文化彩陶於1923年在甘肅省臨洮縣馬家窯村發現,故稱馬家窯文化彩陶。是仰韶文化向西發展的一種分支,距今有3000多年的歷史,主要分佈於黃河上游地區的甘肅中南部、青海東北部、寧夏南部等地。

彩陶熱,盜墓熱,留下的是冰冷的盜洞


馬家窯文化彩陶因其紋飾精美,線條流暢生動,富有想象力,深受人們喜愛。有需求就有市場,馬家窯文化彩陶隨著收藏市場的推動,價值連年上漲,筆者近期在某拍賣網站看到:一件普通的馬家窯文化彩陶,拍賣價高達888888.00元;某衛視一檔鑑寶節目中,持寶人一件馬家窯文化彩陶被節目組專家鑑定為真品,並且估價50000.00元。馬家窯文化彩陶是出土於3000至4000年前的古墓,非常珍貴,為何頻頻出現在拍賣網站和鑑寶節目中呢?甚至有人因孩子要考研,就可以去古董店淘一件回來送給孩子的導師,討其歡喜。也有人為了職位升遷,去文物交易黑市弄一件回來,送給他的上級領導!這麼多、這麼珍貴的彩陶是從哪裡來的呢?馬家窯文化彩陶收藏繁榮後面是驚心觸目的盜墓黑洞。

彩陶熱,盜墓熱,留下的是冰冷的盜洞


筆者翻閱了有關資料,從中獲知:2010年7月,蘭州某地發生了200餘名盜墓賊參與的盜挖古墓案,公安民警當場抓獲盜墓者有33人,繳獲馬家窯文化彩陶11件。一位從事古董生意的老闆說,盜墓者盜出的陶器只有1/3左右是比較完整的,而2/3的陶器是在盜挖過程中破損。這位老闆還告訴筆者,價值一萬元的馬家窯文化彩陶被盜墓賊不小心弄碎後,被人200元收購回去,花費200――300元的價錢進行修補,修補成功後可以賣到2000元――3000元,真是一筆不錯的生意。據說,有人靠修補馬家窯文化彩陶破碎罐買了小車,住上了樓房。

彩陶熱,盜墓熱,留下的是冰冷的盜洞


如今,馬家窯文化彩陶收藏火了,盜墓者也慢慢散去,留下的是“傷痕累累”的山頭、田野,散落墓地的碎陶片,挖出墓穴的白骨……面對如此慘烈的場景,我們只有默哀、無語、痛心,清明時節雨紛飛,時值清明,送給遠古墓主的只有一束束鮮花!據文物部門統計,留存下來未挖掘的古墓有50%的已被盜墓賊盜空。古墓的挖掘,只有文物部門考古工作者以以法進行,其他行為的挖掘、收藏都屬於違法偷盜行為。馬家窯文化彩陶大多都是古人用來祭祀的冥器,只有少數是當時生活中的器具,如果將其置於案頭書架把玩,一是有損文物長期完好保存;二是古墓出土的東西放在家裡,晚上很難入睡。

彩陶熱,盜墓熱,留下的是冰冷的盜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