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下一粒報恩的種子——《獅子和老鼠》導讀

經典繪本導讀系列-第358號

撒下一粒報恩的種子——《獅子和老鼠》導讀

閱讀推廣人 石頭

一、內容簡介

獅子睡著了,有隻老鼠跳到了他身上。獅子猛然站起來,把他抓住,準備吃掉。老鼠請求饒命,並說如果保住性命,必將報恩,獅子輕蔑地笑了笑,便把他放走了。不久,獅子真的被老鼠救了性命。原來獅子被一個獵人抓獲,並用繩索把他捆在一棵樹上。老鼠聽到了他的哀嚎,走過去咬斷繩索,放走了獅子,並說:“你當時嘲笑我,不相信能得到我的報答,現在可清楚了,老鼠也能報恩。”

二、繪本信息

書名:獅子和老鼠(別名《獅子和報恩的老鼠》)

原著:伊索寓言

文圖:傑裡·平克尼

適讀年齡:3-6歲(僅供參考,並非絕對)

獎項: 2010年獲得凱迪克金獎

選題策劃:森林魚童書館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術版

出版日期:2018年5月

三、繪本導讀

【封面】


撒下一粒報恩的種子——《獅子和老鼠》導讀

解析:

封面的大獅子傲慢向左斜視著小老鼠,讓人讀懂它在想什麼。而小老鼠在哪呢!原來在封底,這是一張整圖。

封面的書名和作者信息非常的小,且放置在上下的角落裡,而雄獅的頭部卻填滿整個畫頁,凸顯其力量與威猛。這樣文字的信息就最大可能的減少對整體畫面的衝擊感了,讓畫面更完整。

黃色的獅王卻沒有往日的威嚴,看著好像和小老鼠做著某種遊戲或交流,給人以溫暖當頭的感覺。顯然獅子和老鼠間的故事沒有了殺戮和侵害。

《獅子與老鼠》是作者根據《伊索寓言》裡獅子與老鼠的故事創作的一本精美的無字繪本。全書除了幾個形聲詞外,沒有文字,作者用畫的形式表達著故事的內容,這樣更容易讓孩子喜歡與接受,他們能看著畫講出裡面的故事,會讓孩子有更多的思維空間。

這是關於獅子和老鼠之間的故事,但這兩種動物之間有著巨大的差距,獅子威武龐大,而老鼠呢?弱小!

就是這樣的兩種動物之間,會演出什麼樣的故事呢!

【硬封】


撒下一粒報恩的種子——《獅子和老鼠》導讀

解析:

封面中看不到小老鼠的身影,在硬封中小老鼠和獅子卻平起平坐了。相同的空間,而外延的繩索也凸顯小老鼠的張力,而獅子卻被框在畫框中,有被困牢籠無可奈何的樣子。相反,小老鼠抱住粗大的繩子,站在繩結上,用牙齒正在咬著繩子,下邊的繩子已經被老鼠咬斷。比較誰強誰弱不能片面地下定義了。

獅子眼睛斜看著小老鼠,沒有了威嚴,而是另眼期待,小老鼠抓住繩子平視著獅子也不在緊張。平等的交流,相同的空間,小老鼠已經不再等閒視之。

真實的老鼠一般人不喜歡,但在影視和文學作品中,卻不一樣,比如影視中的米老鼠、料理鼠、邋遢大王中的老鼠;文學作品中小老鼠偷油的故事,老鼠嫁女的故事等,這些老鼠顛覆了它們真實的形象,讓老鼠這種奇怪的動物變得聰明、機智和可愛了。

【前環】


撒下一粒報恩的種子——《獅子和老鼠》導讀

解析:

環襯頁會看到一個廣袤無垠的野生大草原,一下就吸引住了孩子的眼睛,你會驚奇的發現很多熟悉的動物都在這裡聚集著。溫馨的獅子一家、穿著黑白條紋外衣的斑馬、高大的網紋長頸鹿、雄壯的非洲鴕鳥、成群結隊的大象、造型獨特的非洲角馬、特點突出的轉角牛羚、青腹綠猴母子、羽毛豔麗的珍珠雞等等。好多的動物在它們的世界了自由的活動著,大獅子慵懶的打著哈欠,要睡覺。

作者把故事背景放到非洲大草原上——坦桑尼亞和肯尼亞之間的塞倫蓋蒂大草原,一下子打開了整個故事的格局,使之不再侷限於侷促的空間中。那裡廣袤遼遠,植物茂密,野生動物繁多,大自然的綺麗壯美讓人頓生好奇與敬畏之心。

隨著故事的展開,你還會發現貓頭鷹、毒箭蛙和各種非洲鳥類。和孩子一起看一看、找一找,我們的另一個主角小老鼠呢?藏在窩中不敢出來了嗎?

這些圖片不只是單純的美,仔細看,你可以把這本書當成一本非洲動物圖譜來看。

故事就在這樣讓人敬畏的大自然中展開了。

【扉頁】


撒下一粒報恩的種子——《獅子和老鼠》導讀

解析:

在一片草叢中,驚現六個巨大的行走的腳印,小老鼠輾轉在一個個大腳印中,也許吃驚地想,好大啊,這是誰的?要是被它踩著了,那麼我還是一隻老鼠嗎?

這些腳印可是小老鼠的幾倍,小老鼠可以生活在大腳印世界裡嗎!

這應該是獅子的腳印,讓小老鼠與獅子這樣建立了關係。在環襯中沒有看到小老鼠的蹤跡,原來小老鼠在此站在獅子的腳印中陷入了沉思。

還有一隊搬運的螞蟻在腳印中無所顧忌的穿梭,沒有小老鼠的顧忌,瀟灑的走一回。倒是草窠中的青蛙看到小老鼠的猜疑與小螞蟻的瀟灑顯得更加慎重了。

獅子與老鼠就這樣在扉頁中相遇了,只不過是獅子的大腳印,一個腳印就大過幾倍的老樹,作者用這種形象的比喻來凸顯獅子與老鼠的強弱對比了。

【第1畫面】


撒下一粒報恩的種子——《獅子和老鼠》導讀

解析:

當月亮升上天空,大草原陷入短暫寂靜,夜行的動物們慢慢出來了。

故事一開始,在圖畫的左上角就有一個聲音由近及遠,“呼呼,呼呼呼呼”,字體越來越小,從月亮上傳向遠處。

這是誰在打呼嚕呢?草叢蓋住了動物的身子,我們看不到。旁邊的亂石堆上,一隻老鼠正望著枯木下的一個洞。它要幹什麼?

可別小看這些聲音,孩子可能聽不懂某個詞語的意思,卻能準確判斷聲音的歸屬。一種聲音代表了一種動物,在這個故事中,聲音的變化更是推動著故事的發展。

老鼠的警覺性非常高,從窩裡出來跳到高臺上,左瞧右看,有一種風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你看到老鼠身後窩裡的小老鼠了嗎?看到了幾隻?

老鼠一家成為畫面的主角,而隱藏在草叢中的動物卻成為老鼠安危的最不確定的因素。

【第2畫面】


撒下一粒報恩的種子——《獅子和老鼠》導讀

解析:

“嘶啦”聲從天而降,一隻大貓頭鷹展開雙翅俯衝下來,要捉老鼠。老鼠嚇得趕緊逃走,躲進了旁邊枯朽的樹洞中。

可失手的貓頭鷹剛飛走,小老鼠就竄了出來,頭部已經出了畫框,它急著要幹什麼去呢!

兇猛的貓頭鷹翅膀一展佔據了畫面的一角,張開的爪子有手到擒來的味道,可靈敏的小老鼠卻不懼怕它,逃之夭夭了。

這似乎是和貓頭鷹玩的躲貓貓遊戲,貓頭鷹剛一走就跑了出來。

力量和速度的對比小老鼠都不佔優,但小老鼠的小也是一個巨大的優勢,不管動物大小都有其生存的訣竅。

先期預演的大追小的遊戲,小老鼠勝利了。畫面中力量對比,畫面感的對比非常強烈。

老鼠雖小,但警惕性非常高,它們的嗅覺很靈敏,憑嗅覺就知道哪裡有什麼,夜間出來活動,白天藏匿。正是靠著老鼠的警覺性才讓它逃過了一劫。

【第3畫面】


撒下一粒報恩的種子——《獅子和老鼠》導讀

解析:

一隻小老鼠為了躲避貓頭鷹的追捕,鑽過樹洞,待貓頭鷹飛走,小老鼠從樹洞中跑出來,一頭撲進已是金黃的草叢。卻沒發現自己站在了獅子的尾巴上,然後又爬到了一隻正在睡覺的獅子背上。

老鼠沒想到,它爬上了一座山。老鼠沒想到,這不是山,是獅子的背!就是剛才那個像一個“世界”的大腳印的背。

這可真是站在無限風光上了,而這無限風光也可能正是無限的風險,所以你別太得意。

前後都是採用左無畫框的大圖與右有細邊框的小圖的局部特寫。無邊框的大圖讓讀者聯想到遼闊的草原,而有邊框的小圖讓讀者更關注小老鼠的一舉一動。

這裡看到的是獅子的一根尾巴和背部,卻沒有看到獅子的面部,獅子還在草叢中熟睡,小老鼠的到來擾動了它的美夢了嗎?

【第4畫面】


撒下一粒報恩的種子——《獅子和老鼠》導讀

解析:

小老鼠還沒有來得及得意呢,它就被那個腳印,被那個爪子,被那個獅子的大手,捏住了。

它哪裡知道,這就是那個大腳印的主人!它本來也許擔心被踩死,可是現在被主人捏在手掌間。不同的是,那個大腳印在地上時,是沒有動靜的,沒有力量,而現在變成了大手,它就幾乎是世界第一力量之手了。

從獅子的眼睛裡我們能看見什麼?看見一些嘲笑:“哈,你怎麼敢爬到我的身上來風光無限?”從獅子咯咯咯咯的笑聲中,我們看到一種輕蔑。

圖中的獅子,懶洋洋地躺在地上,爪子拎著小老鼠的尾巴,它斜睨著老鼠,咧著嘴,一副不以為然的逗弄的樣子。老鼠閉著眼睛,捂著頭,嚇得不知所措,發出“吱吱”的哀求聲。

一個大跨頁,斜躺的獅子佔滿了畫頁,相對小老鼠來凸顯獅子的碩大與力量。毀滅小老鼠就在一念間的一反手。

繪本每一頁的畫都展現出了插畫家高超的繪畫水平,獅子和老鼠逼真的造型,讓人眼前一亮。

【第5畫面】


撒下一粒報恩的種子——《獅子和老鼠》導讀

解析:

獅子又把小老鼠捧在掌上,仔細端詳,老鼠請求饒命,並說如果保住性命,必將報恩,獅子輕蔑地笑了笑,似乎在說我需要你報恩,你又怎麼能報恩呢!

最終也許是百獸之王的驕傲讓它不屑於吃掉一隻小老鼠,“哈,小東西,你挺可愛!”便把它放走了。

一個特寫鏡頭,把輕蔑笑中的獅子和鼓掌間鎮定的老鼠展現給讀者。

【第6畫面】


撒下一粒報恩的種子——《獅子和老鼠》導讀

解析:

看見獅子的慈愛:“走吧,小傢伙,去玩你的。”

大獅子放走小老鼠時,只要輕輕攤開手掌就可以,不費絲毫氣力。

原來小老鼠在草叢中以小心翼翼地穿行著,可是還是不小心碰到了獅子,大獅子眯著眼睛一把抓起了它。小老鼠嚇壞了,心想這下小命不保了。在小老鼠的哀求下沒想到的是獅子猶豫了一下,竟然放了老鼠。

草尖上的蜻蜓和蝴蝶都為小老鼠的逃生而慶幸。

作者用精緻細膩的線條和微妙的色調,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幅大自然的美麗圖景。不管是故事開始前那張各種動物的全景圖,還是故事展開後,獅子或老鼠的單張圖畫,每幅圖上的動物、植物和周圍的環境渾然一體,都美得可以當風景照。

明亮的黃色透明水彩坐底,加上不透明的米黃、土黃來表現臉部和雙腳的部分,並用紅色粗狂的蠟筆線條劃出蓬鬆的鬃毛,而背景則用暗綠來描繪叢林、花草,充分襯托出獅子的勇猛威武,而腳邊的老鼠又相對地顯得很渺小的感覺。

【第7畫面】


撒下一粒報恩的種子——《獅子和老鼠》導讀

解析:

大獅子放走了老鼠,各自回家。小老鼠們見到安全歸來的老鼠媽媽,大家高興地“吱吱”叫做一團。有幾隻小老鼠呢!就有幾個“吱吱”的叫聲。

通過透視的手段,遠方的獅子扭身看著老鼠一家團聚的這一幕,似乎變得渺小。團聚的力量遠勝於孤獨兇猛的獅子。看到此,這種家的味道感染了獅子,獅子起身也回家了,母獅和小獅子出現在雄獅的身後。

小老鼠告訴孩子們,獅子對自己有恩,以後如果獅子遇到困難,一定要去幫助它!

老鼠的尾巴罩住了獅子的身軀,是暗示老鼠能夠保護或幫助獅子嗎?

天亮了,獅子高昂著頭巡視著自己的領土。

長頸鹿群和大象群都出來覓食,盯著長嘯的獅王來展示自己的領地。

大象旁邊出現一輛大卡車,這是巡視的還是打獵的。

【第8畫面】


撒下一粒報恩的種子——《獅子和老鼠》導讀

解析:

一輛大卡車“噗嗒嗒”“噗嗒嗒”地開進大草原——獵人來了,車頂帶著獵網,車身變成一個囚籠,遮布高高捲起,就等獵物入籠了。

長頸鹿跑開了,飛鳥被驚飛騰在空中,倒是猴子把身體倒掛在樹上,表現出好奇心

美麗和諧的自然,豐富神奇的動物,讓人有一種美的享受。然而,人類的介入打破了這種和諧。人類進入草原是為了索取、盜獵,他們佈置下各種陷阱,獵取動物,滿足私慾。

作者一定對這種行為充滿厭惡和憎恨。在書中,他甚至沒有給這些偷獵者一個正臉,只是畫了他們低頭佈置繩索的畫面。他們的行為應該受到每一個有良知的人的譴責和唾棄(此處應有標語:愛護動物,人人有責)。

【第9畫面】


撒下一粒報恩的種子——《獅子和老鼠》導讀

解析:

在樹上佈置了繩子做的捕獸網,兩邊的重物已經伺機而為。

俯瞰下的鏡頭,不明就裡的獅子不小心闖了進來,兩邊樹上的猴子不安地來回走動,一定也是發出叫聲,擔心這場危機的出現,樹杈上的小鳥倒是大聲鳴叫著,在警示獅子。

但獅子聽到了小鳥的叫聲,歪頭看著它們卻不做理會,意在說我是林中之王,誰能把我如何?獅子頭部紅色的毛髮暗示不在乎的心態。

斑駁的樹葉、蜿蜒的樹枝、青腹綠猴母子的神情,讓整個事態處在一觸即發中,也敲擊著讀者的心靈。

右圖一個特寫鏡頭,獅子的前腿觸碰到了繩索,右下角的索結暗示獅子被鎖住了。

巨大的前掌在老鼠面前是覆手為雨的利器,但在捕獵者眼中卻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闖入者。

【第10畫面】


撒下一粒報恩的種子——《獅子和老鼠》導讀

解析:

獅子落入了獵人的繩網,偌大的獅子被更大的網罩住了。獅子憤怒的“啊啊啊啊啊”嚎叫著,儘管揮動四腳猛力拉扯繩索,卻是越掙扎越緊!最後吊在了半空中,動彈不得。

獅子被捆在繩網中掙脫的樣子,不只色彩鮮活,獅子的眼神、張嘴的表情、以綠色壓底,用粗細銳利的直線構成的密密網線,更強化了獅子被捆的痛苦情境!

還時猴子圍著現場發出恐怖的“吱吱和唧唧”叫聲,兩隻灰斑巨鳥也被獅子哀嚎的叫聲驚飛在空中。但他們沒有任何辦法,只是在周邊遊走。

猴子和巨鳥的反應代表著動物的彷徨,它們也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同伴被人類捕食,兔死狐悲的命運不免會降臨到自己的頭上。

【第11畫面】


撒下一粒報恩的種子——《獅子和老鼠》導讀

解析:

這時,吱吱吱,小老鼠們出現了!

作者採用四聯拍的連續鏡頭,把小老鼠觀察、奔跑、想辦法和篤定的神態絕好的表現出來。

不遠處的小老鼠聽見了,急忙跑了過來,矮小的身材得以施展踩高蹺的手段才能看到遠方發生的事情。

看到獅子被困後,它想到了自己的承諾,飛快地沿著枯樹倒在草地上的橫枝跑向現場,後退騰空,尾巴筆直,身上泛起的紅潤,看出小老鼠焦急的心態。

小老鼠迅速來到獅子被捕的大樹下,直立身體仰望高高的樹冠。只能看到樹幹的畫面來凸顯小老鼠的弱小和現實的困境。

小老鼠順著樹幹爬到了樹杈上,看著盤繞在樹杈上的繩索,思考著救助之道。畫面上方一排獅子迫不及待的哀鳴聲,讓小老鼠不能在憂鬱。

除了插畫,我們能從書上看到的為數不多的幾個文字就是象聲詞了。作者在插畫手記中寫道,他住在一個自然保護區附近,“周圍樹林中的各種聲音入耳,就像大合唱似的,時常令我沉醉其中”。所以,他用各種聲音串起了整個故事。

【第12畫面】


撒下一粒報恩的種子——《獅子和老鼠》導讀

解析:

小老鼠下到獅子的頭部對獅子說,我來救你了,不要恐慌。可獅子微微撇著的嘴角和瞪大的左眼似乎還是不信,弱小的老鼠能救自己。但此時的獅子已經無計可施了,神情暗淡,失去了往日的威風,既然老鼠這樣說,就讓老鼠試試吧!

右圖中的小老鼠對著一根繩子,發出了“嚓嚓嚓”切咬繩子的聲音。這個特寫的鏡頭,看到小老鼠四肢握繩,急迫地施展著自己特有的技法。

老鼠雖小,報恩的行動很是偉大。說到就能做到,不食言、不放棄,勇敢而為。

《獅子和老鼠》也被稱作《獅子和報恩的老鼠》,本意是想告誡人們要懂得報恩,不要忘記幫助過自己的人。小老鼠的決心和努力讓人敬佩!這個點很對!

【第13畫面】


撒下一粒報恩的種子——《獅子和老鼠》導讀

解析:

又是一個連拍的鏡頭,三個切斷繩索的畫面,表現出小老鼠的決心和毅力。切斷一根,馬上移到另一根,還不時安慰被困的獅子。畫面中左下角露出的紅色鬃毛可聯想到獅子被困的窘態。

大獅子放走小老鼠時,只要輕輕攤開手掌就可以,不費絲毫氣力。可是小老鼠咬斷那粗繩子卻是力氣用盡!小老鼠盯住那粗繩子看,它是可以望而生畏的,可是它沒有。它的生命是獅子給的,它也要給獅子生命!獅子放走它不費一絲氣力,可是如果獅子要捏死它,吃了它,也是不費一絲氣力的!所以,它費盡氣力,也要還給,也要報答,也要必須做到。

人也是這樣,你很大時,有無限力氣無限風光時,手掌輕輕攤開,已經幫助了別人。你很小很弱時,被幫助過,那麼雖然後來你仍舊不大,或者後來你的背脊也成為山坡了,那麼別忘記報答,別忘記花力氣咬繩子,你要記住,不是任何事情只說一個“謝謝”就夠的,如果小老鼠只是跑到獅子面前說“謝謝”“謝謝哦”,那麼獅子還是在網裡。

要用力氣的,甚至要用很多!直到把繩子咬斷!這就是人間道理。這就是人的樣子。這就是小老鼠講給我們聽的情感。這也是梅子涵讀出來的味道。

【第14畫面】


撒下一粒報恩的種子——《獅子和老鼠》導讀

解析:

小老鼠咬斷繩索,把獅子放回草地,驚嚇了青蛙不說,那兩隻小鳥可顯得非常的高興。

此時的獅子已經露出笑容,讓它絕對沒有想到的是一個小老鼠竟能解救自己於危難之中,這讓獅子改變了自己固有的看法,謝謝小老鼠時當然的。

我們稍微換一個角度,對獅子來說,老鼠無疑是卑微而渺小的,他要吃掉小小的老鼠是不費吹灰之力的。獅子捉住老鼠時,它是理所當然的強者。可是,當獅子掉進更“聰明”的人類的捕獸網時,卻無計可施,只有大聲呼救。老鼠憑著自己的尖牙咬斷繩索,救出獅子。此時,兩個動物的強弱就互換了,老鼠變成了強者,獅子變成了弱者。事物是發展變化的,誰能說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呢?強弱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第15畫面】


撒下一粒報恩的種子——《獅子和老鼠》導讀

解析:

獅子從繩索中逃脫出來,站起威猛的身軀,低頭看著樹樁上的小老鼠,獅子重新煥發出威嚴的神態,但在小老鼠面前變得慈祥。小老鼠還是那個小老鼠,但小老鼠在危難中把獅子解救出來,內心也強大起來。

小老鼠把繩子咬斷,獅子獲救了!小老鼠還把繩結帶回家給自己的孩子當玩具玩耍。

人類的捕獵手段能夠置獅子於死地,但又被小老鼠玩於手掌間。人類、獅子和老鼠誰更勝一籌要看具體的選項了。

獅子一直翹尾巴是自信、驕傲,而捲曲的尾巴則是心態複雜的表現。這次遇難讓獅子對小老鼠重新刮目相看,在小老鼠面前不再驕傲自信而是平等以待了。

兩個連續的小圖,老鼠吊著繩結拿回家給自己的孩子玩,也讓它們替自己高興。小老鼠在窩邊俯瞰著洞內,小尾巴卻不停地扇動,可見其內心是何等的興奮,回報了獅子的不殺之恩,也贏得了獅子的尊重。

畫面之外的三個老鼠拖著繩結奔跑的畫面是興奮、是自豪,恨不得趕緊讓自己的孩子知道,就跳出畫面往家飛奔了。

【第16畫面】


撒下一粒報恩的種子——《獅子和老鼠》導讀

解析:

小老鼠們歡呼慶祝,“吱吱”大叫。

老鼠和自己的9個孩子圍成一團分享一根繩結的樂趣,發出了10個不同大小的聲音,這也是它們交流的訊息。

看,變化多端的聲音,讓非洲大草原熱鬧起來,給大小讀者一種強烈的代入感,也給無字繪本的親子閱讀帶來一種別樣的閱讀體驗。

看著自己的孩子玩弄著繩結,這也是對人類捕獵行為的諷刺,一個小小的老鼠就能替林中之王解圍,更為能贏得獅子的尊重而高興。

【後環】


撒下一粒報恩的種子——《獅子和老鼠》導讀

解析:

後環襯中,獅子一家漫步在草原上,老鼠一家坐在獅子背上,儼然變成好朋友!珍珠雞和懸掛的猴子也安然無憂地加入這溫馨的隊伍中。

小老鼠和它的孩子們站在了大獅子的身上,這回是真無限風光了,未來生命有了最安全的臂膀,大和小是可以這樣在一起的,小和大也是可以這樣搭救和搭乘。所以大和小,小和大,究竟誰大誰小?有的時候強者大,有的時候弱者大,每個大都會小,每個小也都會大。

自然界的生物很神奇,人類獵殺動物,動物獵殺比它更弱小的動物。可是不起眼的小老鼠卻救了大獅子一命。他們從此成為了朋友,大獅子和它的家人馱著小老鼠一家,在森林裡悠閒的散步。

在作者看來,他對兩個動物都很欣賞,因為它們都有一顆寬厚的心:“老鼠何其勇敢,而獅子超越了獸性,放了他的小獵物。”在他的眼中,不論是叢林之王的獅子,還是弱小的老鼠,二者之間是平等的,都是草原上的一員。因此,他把兩個動物畫得都很有存在感。在故事的最後,得救的雄獅回到了家人身邊,還和老鼠一家成了朋友,任由它們在自己的背上嬉笑玩耍。草原又恢復到像蝴蝶頁上的那種寧靜與祥和,甚至更富有情感和生機。

【硬封底】


撒下一粒報恩的種子——《獅子和老鼠》導讀

解析:

小老鼠在眾多的動物中有了一席之位,儘管它很弱小但內心很強大。

俗話說:“言為心聲。”無字繪本因為沒有文字的限制,反而給廣大讀者留下更廣闊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間。這些解讀,有些孩子可能想不到也可能不理解,都沒關係,不必強求。

這本書本來就是作者對原有寓言的再創作,而這些解讀也是我在閱讀這本書時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和作者產生的某些共鳴。閱讀是很私人的事情,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只要不偏離文本本身,都可以找出富有個性的解讀點。

這大概就是很多人反對在做語文閱讀理解題時必須按標準答案寫的原因吧。每個人的生活環境、所受教育、情感經歷都不同,在讀一篇文章時,又怎麼會有整齊劃一的理解呢?

無字繪本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用客觀的畫面展現事情發生的場景,至於理解和感悟,就留給讀者去細細品味吧!每一種解讀都是一個全新的故事,解讀越多,說明故事內涵越豐厚,不是嗎?

【封&底】


撒下一粒報恩的種子——《獅子和老鼠》導讀

解析:

繪本首尾呼應,又給人們展現了一幅美麗大森林自然和諧的景象。讀這樣的繪本不僅讓孩子的視覺審美提高,同時繪本的故事寓意也滋養著孩子的心靈。

《獅子和老鼠》也被稱作《獅子和報恩的老鼠》,出自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

這部作品原本的故事是這樣的——獅子睡著了,有隻老鼠跳到了他身上。獅子猛然站起來,把他抓住,準備吃掉。老鼠請求饒命,並說如果保住性命,必將報恩,獅子輕蔑地笑了笑,便把他放走了。不久,獅子真的被老鼠救了性命。原來獅子被一個獵人抓獲,並用繩索把他捆在一棵樹上。老鼠聽到了他的哀嚎,走過去咬斷繩索,放走了獅子,並說:“你當時嘲笑我,不相信能得到我的報答,現在可清楚了,老鼠也能報恩。”

古希臘人伊索創造了寓言,寓言裡的動物通常代表擁有某種主要性格的人,例如獅子代表王者,蛇代表惡毒,狼代表殘暴,驢子代表愚蠢等等。

寓言陪伴著我們長大,大家都記得龜兔賽跑、北風與太陽的競爭,和弱小的老鼠救老虎的故事,直到現在,這些膾炙人口的短篇,已成為一種世界性的共同寓言。愛聽故事是人類的天性,父母老師可以從教孩子讀寓言開始,發揮想象力和思考力,與實際生活經驗相印證,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更多的智慧。

從本書中,我們可以學習到:小老鼠靠著耐心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救出了獅子,小老鼠做到了大獅子沒法做到的事情,動物之王獅子也不能小看一隻小老鼠的力量。不要嘲笑弱者,山不轉路轉,人有旦夕禍福,得饒人處且饒人,強者有時也會遇到有需要弱者幫助的時候。

用寓言故事代替正面的說教,潛移默化,其中所蘊含的道理,讓孩子在多年後都不會忘記。讀完本書,孩子也間接享受了一場知性的閱讀之旅。

四、作者信息

傑裡·平克尼在童年時期最喜歡看的書便是《伊索寓言》。《獅子和老鼠》這個小故事帶給他的不僅僅是故事本身的寓意——弱者如何勝過強者,而更是故事中兩個相互對立的主角之間關係的神奇變化。對於傑裡而言,他很讚賞老鼠的無畏和知恩圖報,同時也很欣賞超越了與生俱來的獸性施放了小老鼠的獅子。它們的博大胸懷帶給了他莫大的感動。

《獅子和老鼠》是美國的插畫家傑裡•平克尼創作的一本無字繪本書籍。此書獲得凱迪克金獎。是一部關於友誼與感恩的傑作,氣勢恢宏,華美大氣。作者傑裡•平克尼是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童書插畫家之一。他6次榮獲凱迪克獎,作品分別是《獅子與老鼠》《諾亞方舟》《醜小鴨》《米蘭迪和風哥哥》《約翰•亨利》《會說話的蛋》。而譯者費方麗是資深美女編輯,翻譯了很多優秀的外國繪本書籍。在一次童書分享會中有幸認識她。近距離聆聽她關於繪本的欣賞、孩子的教育問題很是受益匪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