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萬年薪招人、還要發射首個“人造月亮”,這是吹還是真硬核?

近日,

  天府新區全面啟動“逐夢雲端 才聚天府”

  2020空中雲招聘活動,

  提供IT互聯網、金融等各類

  近700個工作崗位,

  其中有家公司開出了

  高達200萬元年薪的職位。

200萬年薪招人、還要發射首個“人造月亮”,這是吹還是真硬核?

  這麼厲害的?

  發現這家公司還有個

  神奇的“超級人造月亮”計劃!

  哇哦~

  聽說過人造衛星

  可真沒聽說過“人造月亮”!

200萬年薪招人、還要發射首個“人造月亮”,這是吹還是真硬核?

  早在2018年這家公司

  就提出了“人造月亮”計劃

  並表示2020年將在

  四川西昌發射首個“人造月亮”

200萬年薪招人、還要發射首個“人造月亮”,這是吹還是真硬核?

  這到底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我們先來看看它的名片吧

200萬年薪招人、還要發射首個“人造月亮”,這是吹還是真硬核?

  董事長

  武春風

  名字

  航天科工微電子系統研究院有限公司(2019年10月17日改,原成都航天科工微電子系統研究院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

  2017-01-18

  註冊資本

  30,000萬(元)人民幣

  出資單位

  中國航天三江集團公司、湖北航天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所、北京控制與電子技術研究所、湖北三江航天險峰電子信息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武春風,2007年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光學工程專業獲博士學位,先後參加及主持國家863項目2項,武器裝備重點基金項目2項,國防基礎科研資金項目1項。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地址

  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市天府新區天府新經濟產業園B區湖畔路北段269號

  該公司以微電子技術為主要發展方向,在芯片與器件、微感知、微對抗、微控制、微動力、微納製造、基於微系統技術的無人裝備、5G通訊、物聯網與大數據等方面陸續進行建設和發展。該研究院落戶成都市天府新區興隆湖畔,這標誌著科工軍民融合企業在蓉起航!

  政府引進項目時,給研究院的定位是成都天府新區十大工業研究院之一,研究院將重點打造”平臺需求牽引+公司技術推動“的軍民融合雙引擎,按照”一院N司“的模式,將研究院本部打造成一個創新創業的平臺,向下衍生數個微電子系統產業鏈公司。隨著技術研究方向不斷孵化出企業,到2022年,團隊預計達到1000人。

200萬年薪招人、還要發射首個“人造月亮”,這是吹還是真硬核?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這家公司的編年史

  航天科工微電子系統研究院受邀參加2017中國—成都創新創業交易展覽會。

200萬年薪招人、還要發射首個“人造月亮”,這是吹還是真硬核?

  2017年5月10日-12日

  2018年

  2018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成都主會場地方特色活動—“創響中國”天府新區軍民融合創新創業專場活動在天府新區新經濟產業園舉辦,會場上最亮眼的莫過於“人造衛星”項目了,該項目旨在解決夜間照明不足的問題。

  “這個創意是在天府新區萌生的,目前技術上已經成熟。”成都航天科工微電子系統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武春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顆人造月亮有望在2020年通過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航天科工微電子系統研究院受邀參加參加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博覽會。

200萬年薪招人、還要發射首個“人造月亮”,這是吹還是真硬核?

  2018年11月6日

  2019年1月3日

  成都航天科工微電子系統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武春風榮獲2018成都十大年度“蓉漂之星”獎項。

200萬年薪招人、還要發射首個“人造月亮”,這是吹還是真硬核?

  天府英才發展促進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暨成立大會在天府英才中心召開。

200萬年薪招人、還要發射首個“人造月亮”,這是吹還是真硬核?

  2019年8月2日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醫用外科口罩、消毒酒精、護目鏡等防疫物資,更是十分緊缺。四川天府英才發展促進會知悉此情況之後,立即行動起來,號召促進會專家成員捐款捐物。截止2月17日,促進會一共收到武春風、龍援青、李成龍等70名專家人才捐款222600元。用於採購K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護目鏡、酒精、醫用防護服等防疫物資捐贈至武漢一線醫院及天府新區醫院、街道等。

200萬年薪招人、還要發射首個“人造月亮”,這是吹還是真硬核?

  看了這麼一長串

  還記得“人造月亮”嗎?

  但它確實是真的

  不信你看

  據網絡公開資料顯示,“人造月亮”的構想最早源於一位法國藝術家:在地球上空掛一圈鏡子做成的項鍊,讓它們一年四季把陽光反射到巴黎的大街小巷。俄羅斯也曾在1999年實施了代號為“旗幟”的一系列計劃,試圖用特製的鏡子從太空反射陽光照耀地面。

200萬年薪招人、還要發射首個“人造月亮”,這是吹還是真硬核?

  為何要將這一項目重提?相較之前,如今打造“人造月亮”的時機是否成熟,技術上能否實現?武春風介紹,如今的月亮亮度,不足以滿足夜晚的照明。“人造月亮”設計產生的亮度將是現如今月亮亮度的8倍。有了“人造月亮”,街道可以不需要安裝路燈。“人造月亮”可以控制照明範圍,照明直徑未來可以控制在十公里到七八十公里,指定的照明精度範圍可以控制在幾十米之內。武春風認為,雖然“人造月亮”項目在多年前就有嘗試,但並未取得推廣應用。而相較20年前,如今的技術有了很大發展,技術上已經成熟。

200萬年薪招人、還要發射首個“人造月亮”,這是吹還是真硬核?

  在民用領域,“人造月亮”充分利用太陽光,與夜間的路燈照明形成互相補充,節約了大量基礎設施用電消耗。在日照時間短的冬季,“人造月亮”提供照明,可起到適當讓黎明提前、黃昏延長的作用。

  “以對成都50平方公里區域提供照射為例,每年可節約電費開支約12億元。在地震等自然災害導致的停電區域,也可以用‘人造月亮’空間照明實現舒緩恐慌、有光救援、便捷安置等。”武春風說。

200萬年薪招人、還要發射首個“人造月亮”,這是吹還是真硬核?

  雖然這個“人造月亮”聽起來有些懸

  但可以實現

  只是目前研發進度還不得而知

  我們拭目以待吧

  (本組稿件由新蓉商記者 劉江濤 王梅現場採寫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