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獵撿到一個蛋,養大竟是一“怪蛇”,咬死同僚兒媳,惹下大禍

古史新談/文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科學不發達,信息不暢通,許多現在看來是常識的問題,在古代都很難理解。有的是在某些地區的常識,在其他地區卻無人知曉。

明代有個人叫計宗道,柳州羅池人,他的高祖是明朝洪武年間的一個巡檢。名叫計家砦,武人嘛,沒事就愛舞刀弄槍,彎弓打獵。有一次打獵的時候,意外撿到一個蛋,這個蛋比尋常的的雞蛋,鴨蛋要大多了,他也不知道是什麼動物的蛋,懷著強烈的好奇心,他把這顆蛋帶回了家,放在雞窩裡,讓家裡的母雞孵化,想看看到底是什麼。

過了一個多月,這顆蛋竟然真的孵化了,孵出來了一個奇怪的動物,長的像條蛇,長有一尺多,渾身蒼黃,卻又有四個腳,長滿了鱗甲。走起路來到像個野獸,頭仰起來,身子聳起,挺有意思的。


打獵撿到一個蛋,養大竟是一“怪蛇”,咬死同僚兒媳,惹下大禍

家裡人開始用米湯餵它,後來發現它不愛吃,愛喝豬血羊血,最後就每天餵它豬血。過了幾個月,這個東西慢慢長大,養熟了,大家發現它很有靈性,計家石去哪,他就跟著去哪,計家砦一叫它,他就飛快的跑過去。家裡人都把它當作寵物,非常喜歡。

因為它的長相很像傳說中的龍,大家就給它起了個小名叫小龍。有時候計家砦睡覺,小龍就躺在他旁邊,計家砦像摸小狗小貓一樣摸著小龍,感覺小龍,渾身冰涼,堅硬如鐵,手感很特別。

百餘日,乃產一物,狀類蛇,四足,蒼色,鱗甲遍體,其長不盈尺,行則昂首竦身,殆若獸走。家人以米汁飲之。數月,漸大,好飲生血,每刲割羊豕,則取血啖之。


打獵撿到一個蛋,養大竟是一“怪蛇”,咬死同僚兒媳,惹下大禍

計家砦養小龍的事慢慢在外邊傳開了,有的說他養了個怪物,有的說他養了一條龍,傳言很多。還有很多人慕名而來,要看一看他養的小龍。

計家砦心想不要因此招災惹禍,不管是養怪物還是養龍,讓官府知道了,都沒有什麼好事。於是,計家砦把小龍放到了自家附近一條小溪的深潭裡,告訴它,沒事不要出來,更不要回家,否則就把它殺掉。小龍俯首帖耳,好像聽懂了一樣。

自此之後,小龍就住在了深潭裡,計家砦每天讓人去給小龍送豬血。他有時也去看看小龍,如此過了很久。

有一天一個婦女,去溪邊洗臉,到了深潭邊,因為她穿的一身紅裙。小龍誤以為是給它送的豬血,畢竟是動物智商不足,就撲上去把這個婦女給咬死了。


打獵撿到一個蛋,養大竟是一“怪蛇”,咬死同僚兒媳,惹下大禍


這個婦女的公公也是當地的一個官員,還是計家的同僚,出了這事,大怒,要去上告他“飼養怪物,咬死人命”,這弄不好就是一個妖人的罪名,要家破人亡的。

計家苦苦哀求,賠了一大筆銀子,才把這個事給擺平了,但是自此,他就恨上了小龍。想要把小龍除掉,一了百了。有一天計家帶了一把劍,帶著豬血來到深潭邊。小龍看到豬血和計家石,愉快的過來用餐。

計家看著體型龐大的小龍,心裡也是緊張無比。等到小龍用餐的時候,計家石揮劍就要把它砍死,但是因為太過緊張,砍到了尾巴上,把小龍的尾巴砍斷了一截,小龍驚慌而逃,鑽到了潭底不出來了。

持刃至潭,仍置血以誘其出,因投刃斫之,蛇驚而匿,僅斷其尾尺餘。自是不復出,亦不知其存亡。


打獵撿到一個蛋,養大竟是一“怪蛇”,咬死同僚兒媳,惹下大禍

計家砦跑回了家,自此之後,再沒有人見過小龍。還有人說某天晚上,電閃雷鳴,他看到潭裡一天龍飛天而去,想必小龍是化成龍飛走了,這當然是無稽之談。

其實以我們現在的知識判斷,小龍顯然是一條鱷魚。長的像蛇,有四隻腳,體型龐大能咬死人,可以在水裡生存,還渾身冰冷,是個冷血動物,又是卵生的,這一切足以判斷小龍的身份,就是一條鱷魚。

鱷魚在古代也叫豬婆龍,很多地方都有,只是柳州這塊的人沒有見過,還誤以為是怪蛇,甚至認為是蛟龍,這顯然是個誤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